首頁/ 歷史/ 正文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河南省新鄭市雙洎河旁,有一個三十多平方公里的高臺。

5000多年前,黃帝在此誕生、建都、創業,

這個地方就叫軒轅丘。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軒轅臺

談到黃帝,大家都有兩個印象:

(1)他是炎黃子孫的始祖,著名的涿鹿大戰後,他便開始統一華夏;

(2)《黃帝內經》,這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大作,它們形成了炎黃子孫獨有的博大文明起始。

黃帝是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之一,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黃帝

依據古代文獻記載和傳說考證,

皇帝大概生活於距今約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肇始時期

。他是少典部族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居住在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少典部族以熊為圖騰崇拜,又稱有熊氏。

黃帝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

傳說,黃帝出生十幾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

當時的天下共主炎帝神農氏,發明農耕和醫藥,但是已經衰落,各部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到了再一次統一爭霸的時刻。

時勢造英雄,聰明、霸氣、富德的軒轅黃帝走上歷史舞臺。黃帝透過征戰,統一中原各部落,建立起統一的華夏部落聯盟。

從此,華夏各民族在大一統的格局下向前演進。

阪泉之戰·炎黃結盟

軒轅黃帝生活的時代,聲名顯赫的神農氏的後代開始走下坡路,雖然也稱炎帝,但其實力卻在下降,各部落之間互相攻伐,神農氏卻沒有能力征討。老百姓在戰火中流離失所,逐漸強大起來的有熊國首領軒轅皇帝,堅決改變這種局面。

黃帝部落開始從涇水流域沿黃河向東擴張,與其他部落聯盟之間開始了衝突和戰爭。

平定一些小部落之後,黃帝又和炎帝進行了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這次大戰影響到中華民族整個發展方向,歷史上稱這次戰爭為“阪泉之戰”。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阪泉之戰

經過在阪泉的三次角逐,炎帝敗北,承認了黃帝對黃河流域的領導權。黃帝得到各個部落的擁戴,而炎帝敗得心服口服,甘願稱臣,發誓不再與黃帝抗衡。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炎黃結盟

阪泉之戰,是部落方國時期雙頭領導體制向文明時代一元領導的一個轉換,是一種政治制度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變革。

征戰蚩尤·為統一而戰

炎、黃兩個部落合併後,對蚩尤部落的安全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威脅,蚩尤是個英勇善戰的人,便想主動進攻,征服黃帝部落。

雙方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展開激戰。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涿鹿之戰

蚩尤擁有八十一個兄弟(部落),還有風伯和雨師等幫手,而公孫軒轅也擁有應龍、女魃等部落的幫助。

蚩尤戰敗被殺,他的部落群龍無首,向黃帝投降。從此,他們的地盤納入到了黃帝的管轄範圍,部眾中老實本分的人併入黃帝的部落;頑抗到底的,就四處流散,演變為後來的三苗。

涿鹿之戰結束後,黃帝便統一了華夏各部族,從此揭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大幕。

史書曾記載:蚩尤姓姜,原本是炎帝神農氏的一支後裔。中華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包括所有被稱為蠻夷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朝代或國家等,其實都是炎黃華夏族、甚至他們之前更久遠的共同祖先的後代或分支,都是正宗的“炎黃子孫”。

征戰四方·統一華夏

哪裡有反抗,哪裡有不歸順,黃帝就去征討,所向披靡。

黃帝滅了蚩尤以後,又四處征伐不服帝命的諸侯,大小共經歷了五十二戰,他們終於歸順了黃帝,黃帝威名震驚四海。

《史記》記載:

“黃帝將作亂的蠻族葷粥驅逐到最北方後,與大軍在釜山合兵符,設宴慶功,天下大統。被驅逐到北方的葷粥發展成為了日後的匈奴部落。”

從此,天下大定,華夏族的疆域空前廣大。凡是當時的人可以到的地方,沒有不臣服的。黃帝取得了中原盟主的地位,所以被後人尊為“華夏的始祖”。

建都有熊·治理天下

戰後,黃帝回到故里,在西泰山(今河南省新鄭市)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建都有熊。

自此,黃帝在炎帝之後,成為天下的共主。

炎帝五行屬火,在五行生剋中,火生土,黃帝接替了炎帝,因而五行屬土。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

優越的地理環境,也是黃帝選擇在有熊建都的一個重要原因。5000前,有熊國四面環山,中間還有溱水和洧水流過。這是一個風景秀麗、森林茂密、野獸成群、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的,非常適合部族生存和發展的地方。

有學者考證黃帝建都的日期是公元前2698年,這應該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形成華夏部落的圖騰:“龍”

傳說,軒轅黃帝在統一了諸多氏族部落之後,準備建立一個統一的沒有互相征戰的理想王國。

當時,每個原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飛禽走獸,各式各樣。黃帝為了統一各部落的認識和信仰,結合各部落的圖騰特徵,用熊頭、馬嘴、蛇身、魚鱗、鹿角、虎掌、鷹爪等,最終形成了“龍”圖騰。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龍”圖騰

“龍”圖騰是各個部落圖騰的融合。在這種民主和諧的方式下,各部落統一到了這面旗幟下,互相融合依存,開創了輝煌的華夏文明,而子孫後代也因此成了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設立官職·治理國家

黃帝在有熊建立都城後,設定官職,管理國家。如:

設定左右大監,監察各諸侯國。

任命能人風后、力牧、常先等人能治理民眾。

順應天地四時規律,推演陰陽變化,講解生死,國家存亡,按照四節氣播種百穀,馴養鳥獸。

觀測太陽執行,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時日。

設立史官,史官的記錄不僅僅是現在流行認為的帝王作為乃至起居,最關鍵的是君王與上天、與神溝通的相關記載,以及相關天象、天地異象等。

……

黃帝文化成為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源頭

黃帝時代,各個行業都進入快速發展期,第一次實現了各個部族、各個部落的融合,建立起統一的華夏部落聯盟。從此,華夏各民族在大一統的格局下向前演進。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中國黃帝城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黃帝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黃帝內經》

在政治制度上,黃帝建立古國體制,提出“以德治國”,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設計到農業、手工業、建築、兵器製造、交通、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茨山,是中嶽嵩山的餘脈,被稱為始祖山,當年是黃帝統一華夏集團的重要軍事基地,黃帝文化遺蹟隨處可見。如今,這裡是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海內外的華夏兒女前來祭拜。

中華民族的初始:黃帝統一華夏

具茨山

黃帝在位時間很長,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數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都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相傳三月初三是黃帝誕生的日子,我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節都是今人祭祀黃帝的日子。

近期熱文:

幾千年來,他的陵墓,盜墓賊從未得手,考古隊也不敢挖

你真的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嗎?

韓熙載夜宴:南唐貴族的夜生活

蛇妖的美豔與誘惑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