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此人家族九世同堂1000人同時吃飯 皇帝為其寫下“百忍義門”

郭曉 蜂蜜哥講故事

此人家族九世同堂1000人同時吃飯 皇帝為其寫下“百忍義門”

百忍堂(網路圖片)

眾所周知,中國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其中有2000多年的時間都處在皇權社會的統治時期。而由於當時的社會因素,那時的人們非常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所以往往在15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談婚論嫁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古代就經常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情況發生。而在唐朝的時侯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創造出了極為少見的九世同堂盛況。雖然此人並沒有作出治國、平天下的豐功偉績,但是卻在治家儀式上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而這位老者就是當時著名壽星張公藝,是“禮讓齊家”的典範。

此人家族九世同堂1000人同時吃飯 皇帝為其寫下“百忍義門”

壽星張公藝(網路圖片)

張公藝是西漢著名大臣張良的第22代孫。他家最多的時候有1000多口人,每餐只能打鼓娶齊吃飯。他的家族是一個歷經三代110年的大家庭,也受到了北齊、隋唐四帝的肯定和讚揚。公元550年,北齊皇帝高洋給了張氏家族一塊“雍睦海宗”的匾。公元588年,隋文帝向張氏家族贈送了一塊名為“孝友可師”的匾。公元635年,唐太宗向張氏家族贈送了一塊“義和廣堂”牌匾。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受到多位皇帝的稱讚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情。張公藝對外界也很慷慨,他家的農具和糧食借給別人,還與不還並不計較,甚至拿去變賣也不會有半句指責。

在唐高宗年間,李治路過鄆州經過張家宅邸。張公藝向唐高宗介紹了他家的一些情況,我們家九代共有900多人分享餐飲。每頓吃飯時間用鼓作為命令,分組坐在廳裡,男人和女人分開坐在餐桌旁,老人坐在最上面,年輕一代坐在最下面,孩子們擺好桌子和凳子。每個人都有禮貌,仁慈,和諧。於是唐高宗想測試一下這個張公藝管理家庭的能力是否像他耳聞的那樣厲害,所以他故意拿了兩個梨,看他是如何分發給900多人的。張公藝讓家人用石臼把梨碾碎放進罐子裡注水,之後用鼓把全家人召集一起,並告訴每個人只用小勺喝一口梨汁。

此人家族九世同堂1000人同時吃飯 皇帝為其寫下“百忍義門”

九世同堂刻像(網路圖片)

這樣全家人就都能品嚐到這兩個梨,對此李治非常佩服,這個故事至今仍記在“百忍堂”的牆上。這個大家庭不僅整個家庭井井有條,就連牲畜也一樣。他們家有100多隻犬,如果其中一隻不見了,其他的犬在沒有找到丟失的犬之前都不吃東西。這就是“張公藝家的狗缺一不食”。經過多方面的觀察,唐高宗李治非常欽佩這個家庭,因此便向張公藝打聽家教有方的秘密。張公藝寫了一首《百忍歌》獻給李治,並解釋道:恪守本分,做人仁慈寬厚,雖沒有什麼才幹卻要懂得如何以誠待人等等。唐高宗聽後深受感動,寫下了“百忍義門”來肯定張公藝。

此人家族九世同堂1000人同時吃飯 皇帝為其寫下“百忍義門”

唐王訪賢(網路圖片)

這個故事被稱為“唐王訪賢”,傳為佳話。當時的才子,唐代“草聖”張旭也寫了一首詩來誇讚張公——“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公元676年,九十九歲的張公藝去世了,張氏族人為了紀念這位以忍、孝治家的先賢,為他修建了“百忍堂”,並把“忍”作為祖訓代代相傳。至今,海內外張氏族人的祠堂屋宇常常刻有“百忍成金”、“百忍傳芳”、“百忍貽慶”等牌匾,告誡家人要以和為貴,相互忍讓。忍,是一種智慧,不是懦弱,是一種寬容,不是心機。漫漫人生路不爭高低,不賭輸贏,得饒人處且饒人,能讓一步是一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