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豪格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為皇太極長子,正值壯年;第二,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閻崇年

從上述的介紹來看,作為皇太極長子的豪格,應該是滿清的第二位皇帝。可是,為何後來的結果卻不是如此呢?甚至於他晚年還被多爾袞下獄,妻子被霸佔。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曲折。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皇太極不幸去世,滿清陷入權力爭奪的危機中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因寧遠之戰失敗抑鬱而逝,他生前沒有確定好繼承人,使得後金政權陷入爭奪的漩渦。所幸,在諸多的皇子中,皇太極眾望所歸。

“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這便是當時諸多皇子給皇太極的評價,而皇太極則“辭再三,久之乃許”,就這樣他登基稱帝,成為了後金的第二個皇帝,也是大清朝的第一個皇帝。

皇太極在位的時間很短,但是他做出的貢獻卻非常大,為後來擊敗大明朝、入主關內埋下了伏筆。其一,皇太極為後金的未來制定了一個很長遠的戰略,那就是聯合蒙古等諸多部落的力量,如此才能夠擊敗明朝。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因此,皇太極在位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與蒙古諸多部落結盟,亦或是擊敗他們,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後金在皇太極的治理下,軍事和政治勢力逐漸壯大。

皇太極所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不斷學習明朝的禮儀文化,在此之前努爾哈赤基本是靠著殺戮震懾別人,但皇太極卻改變了以往的方式,他提出了“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

他讓人不斷翻譯儒家文化,積極學習漢人的知識,就連自己與自己的孩子都在“被學習”中。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短時間內,後金的凝聚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不久後,皇太極又學著中原王朝的國號,將後金改為了“大清”,改元崇德。不要小看這種軟文化的力量,它會在無形中影響著一個人滿足的信心與自豪感。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假如說,上天能夠多給皇太極一些時間,第一個打入山海關的滿清皇帝就不會是順治,而是他的父親皇太極。公元1643年,51歲的皇太極去世,可笑的是,一年後大明朝就滅亡了。

不過,在明朝滅亡之前,滿清也迎來了一場危機,由於皇太極也是猝死,所以他也沒有確定自己的繼承人,清朝再一次奪權危機,主角便是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豪格本有最大的可能登基稱帝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他從小就比較的優秀,少年之時就開始跟著皇太極四處征戰,可以說是一位少年英才。皇太極在統一草原的過程中,征討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等,豪格都曾立下大功。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在與明朝對戰的時候,豪格也經常一馬當先、奮勇殺敵,多次戰役都展現出了不凡的一面,詮釋了何為“虎父無犬子”。他是嫡長子,又才華橫溢,當滿清的下一任皇帝綽綽有餘。

從年齡上來看,多爾袞雖然是豪格的叔叔,但是前者僅僅只比後者大三歲,完全沒有年齡上的壓迫感與差距。可以說,在主觀條件方面豪格絲毫不輸。

除此之外,客觀條件上,豪格還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滿清朝廷一共有8個旗的兵力,其中豪格原本就是正藍旗的旗主,這是他的第一個旗的軍力。

作為皇太極的長子,父親去世後,他又繼承了正黃、鑲黃兩個旗的兵力,這樣算下來豪格就有了3個集團軍的支援。然而,這還不是豪格的全部。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當時,正紅和鑲紅兩旗被代善父子掌控,皇太極在世的時候與代善的關係很不錯,而多爾袞與代善又是兄弟,自然有很多的利益衝突,二人的關係不怎麼好。

可想而知,在這場權力的爭奪戰上,代善的兩個集團軍自然是支援豪格的。截止到此時,豪格手中差不多已經有了5個旗的兵力支援,比多爾袞正白、鑲白兩旗的實力大得多。

將才方面,多爾袞手下雖然猛將如雲,但支援豪格的人也基本都是實力干將,比如濟爾哈朗、大臣索尼、鰲拜,鰲拜更是敢於直接和多爾袞硬剛的一位將領。

看到了這裡,我們不免發現,在滿清這場權力爭奪戰中,豪格有很大的機率會獲勝。可是,回看清朝的歷史卻與之相反,多爾袞成了攝政王,豪格最後則身死道消,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豪格的自討苦吃

怎麼評價豪格這個人呢?用現在一句直白的話來說,就是“喜歡裝”。奪權之爭本就十分的殘酷,按道理說,有這麼多人的支援,豪格強勢一點直接登基就可以了。

然而,機會就擺在面前,甚至於八成的人都贊成了,結果他卻說了一句“德小福薄,難以承擔”。在豪格看來,自己像父皇皇太極一樣“三辭”之後再登基,似乎更加顯明,典型的是想當梟雄還要立牌坊。

然而,豪格卻不知道他所處的環境與皇太極不同,他的優柔寡斷、在那裡裝,可是多爾袞卻不給他退一步的機會。早在努爾哈赤時期,為了讓後金更加強大,便奠定了立賢不立長的繼承製度。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豪格的話與這一祖宗制度成為了多爾袞手中的砝碼,按照多爾袞當時的意思,既然你自己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換一個人來當,直接將豪格的路給堵死了。

一時間,局面陷入微妙之中,後來經過商議便由順治皇帝登基,豪格完美地錯過了大好的局面。順治登基,作為叔叔的多爾袞自然成了輔政大臣,豪格什麼好處都沒撈到。

多爾袞主政後,先是將原先支援豪格的人一一罷免、調離,等於是架空了他。後來,他又找了一個理由構陷豪格,以起用罪人為名將其下獄,就這樣豪格被軟禁。

大勢已成的多爾袞,當時根本沒有人敢反抗他,諸多豪格集團、順治集團的人也只能忍受。豪格不久在監獄中去世,而他的妻子等人也被多爾袞霸佔,可悲可嘆。

大清悲劇的皇子:本可以入關當皇帝,卻被親叔殺害,福晉也被強佔

話說,若是豪格不那麼裝的話,或許歷史的局面就不會這樣了,不具備父親的影響力,卻還要做父親做的事,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看看三國時期的曹丕,他知道自己不如曹操,乾脆直接取而代之,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這才是辦大事的人該有的行徑。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