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曾征服了半個世界的蒙古鐵騎,征服過歐亞40多個國家、700多個民族,卻始終未能征服一個書生!即使是兩朝皇帝親自勸降,也難折其志。這就是一箇中國士子的氣節,他真正踐行了儒家仁義之道。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文天祥

少年立誓做忠賢

文天祥的名字有個由來,其父曾夢見一兒乘紫雲而下,接著又開始上行,所以後來生了兒子,就起名雲孫,字天祥,又字履善。文天祥祖籍成都,1236年生於江西吉水(今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鄉文家村)一富庶之家。其父文儀為當地名儒,藏書甚豐,設法聘名師為天祥兄弟授課,督促他們朝夕苦讀。母親曾德慈,出身詩禮之家,教子有方。

當時廬陵疫病流行,很多人病死,文家本來備了很多木材準備蓋房子,見街頭暴屍無錢下葬,文儀便立刻將木材打造成棺材,免費安葬窮人。有農民租種文家土地,荒年欠收,文儀也“不忍直於有司”。

在敦厚家風的影響下,文天祥博覽群書,多才多藝,常讀聖賢之書,愛覽忠臣之傳。因父親經常禮佛參禪,廬陵青原山又是禪宗聖地,文天祥從小也深受佛家思想的薰陶。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一次去廬陵學宮遊覽,見祠堂內供奉著被朝廷諡為“忠”的三位鄉賢:歐陽修、楊邦、胡銓,少年文天祥心慕之,便發誓說,將來如果不能成為這樣的英雄,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20歲高中狀元

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第一名,後入白鷺洲書院讀書,中選貢士,隨父前往臨安應試。殿試上,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他言萬餘不為稿,以史為鑑,一揮而成,表述了經世濟國的抱負,被贊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宋理宗皇帝親自選拔,文天祥從601名進士中脫穎而出,高中狀元,當時他只有20歲。理宗見其名曾曰:“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故文天祥又字宋瑞。不久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

宦海浮沉 歸隱賦閒

服喪三年期滿後,文天祥被任命為寧海軍節度判官,時國運見衰,蒙古軍威逼,宦官董宋臣提出遷都,百官皆不敢反對,唯文天祥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朝廷未採納,幾次得不到迴應,文天祥便主動請求任閒職。

從1259年到1274年的十五年裡,文天祥出任過瑞州知府、江西提刑、安徽寧國知府、湖南提刑等職,因剛正不阿,勇於直諫,他五度被罷官,二度退回家鄉文山。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壯年回鄉後,文天祥興建了歸隱的山莊,他寄情山水,不問世事,“以功名富貴為飄風”。當時文天祥以才華與風雅聞名,且相貌堂堂,《宋史》描寫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身為一介書生,文天祥還習得一身好武藝,體魄健壯,尤擅游泳,會下盲棋。然而,一場驚天國難,改變了他瀟灑倜儻的閒適生活。

書生本弱 國破則剛

1275年,元軍入侵,宋軍防線崩潰,朝廷下詔各地組織兵馬勤王。國難當頭,當時只有張世傑及39歲的文天祥響應。有人勸止文天祥,謂之“羊虎相拼”,文天祥說,國家危急,卻無一人一騎入衛京師,甚感遺憾痛心,所以不自量力,以身殉國,望天下義士,由此而奮起。那時每談國事,文天祥就痛哭流涕,撫案感慨:“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他人憂慮的事情,以他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他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文天祥為自己平日的奢華而自責,立捐全部家財以充軍資,招募抗元義軍三萬餘人,義無反顧地執干戈以衛家國。其母曾氏深明大義,支援兒子毀家紓難,並隨子輾轉各地遊擊。文天祥認為,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紛紛出逃。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至元營與元將伯顏談判時被扣留。見大勢已去,謝太皇太后抱著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軍投降。

伯顏試圖誘降文天祥,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到北方。途中,文天祥冒險脫逃,一路歷盡艱險輾轉到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趙昰任命為右丞相。他與張世傑、陸秀夫堅持抗元,三人被稱為“宋末三傑”。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成功收復了十四個州縣。

宋末三傑盡忠敗亡

後端宗病亡,陸秀夫等再擁立6歲的小皇帝,文天祥被加封信國公。忽必烈命元將張弘範征討南宋小朝廷。1278年12月,文天祥義軍寡不敵眾,兵敗五坡嶺(今廣東海豐),文天祥吞下隨身備用的冰片自殺未遂,昏迷中被俘。元兵捆綁文天祥至張弘範軍營,以槍矛威脅他叩拜張弘範,文天祥拒不下拜。張弘範為其不阿所動,給文天祥鬆綁,以客禮相見。

張弘範請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範一再逼迫,文天祥遂將自己寫的《過零丁洋》抄錄給他。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張弘範歎服其忠義及詩才,不再強逼文天祥了。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崖山海戰

1279年2月,張弘範向宋軍所在的崖山發動總攻。其時,張世傑已指揮宋皇室及全體軍民搬到千艘海船上。海戰慘烈,絕境中陸秀夫將國璽繫於腰間,揹負7歲少帝跳入大海,其他宮眷、大臣和將士等十萬人也紛紛投水殉國,幾天後,海上浮屍數萬。張世傑突圍後,遭遇颶風,也溺水而亡。至此,建國三百多年的大宋徹底滅亡。

被困於元軍船上的文天祥,欲蹈海而死,為元軍所阻,只能向南慟哭,抗元三傑,如今只剩身為俘虜的文天祥了。

張弘範擺酒慶功,向文天祥敬酒說:“如今宋朝已亡,作為臣子,您已竭盡忠孝,應該問心無愧了。誰還給您記錄?如您能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豈不非你莫屬?”文天祥說:“國亡而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商朝滅亡時,伯齊叔夷義不食周粟,其義節不因國亡而改變。作為一臣子,我就是竭盡自己的努力,談什麼記錄不記錄?”張弘範為之動容,感其仁義,心生敬佩。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宋末三傑

從此,張弘範在生活上優待文天祥,並上書忽必烈,詳陳不可殺文天祥的諸多理由,忽必烈感慨說:“誰家無忠臣”,命以禮相待文天祥,將之押往大都。幾個月後,張弘範派人護送文天祥北上,行前他訓誡下屬,不許折辱文天祥。進入江西地界時,文天祥開始絕食,他計劃以死殉國,埋骨家鄉。期間文天祥被強行灌食,他拒不張口。絕食8天后,身體並不見衰竭,而船已駛過盧陵了,想到自己不能死於故土,文天祥便放棄了絕食。

輪番逼降 堅辭不屈

10月初,輾轉萬里的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帶至接待賓客的“會同館”,“供帳飲食如上賓”。文天祥的錚錚鐵骨,使忽必烈甚是欣賞,他希望降伏文天祥。第一個來勸降的,就是跟文天祥一樣中過狀元的留夢炎,他是南宋丞相,危難時棄位逃走,不久就投降了元朝,任元朝禮部尚書。一見留夢炎,文天祥便厲聲斥罵,留夢炎只得愧窘退下。

曾經的小皇帝宋恭帝降元后,被封為瀛國公,當時也被元朝逼迫前來勸降。見是小皇帝,文天祥鄭重行臣子大禮,面北而跪,伏地痛哭,他對小皇帝只重複“乞回聖駕!乞回聖駕!”四字,以示自己殉國的決心,恭帝無由啟齒,怏怏而回。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元朝平章政事阿合馬也召見了文天祥。見文天祥長揖就坐,阿合馬喝問:“見宰相為何不跪?”文天祥說:“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憑何要跪?”後阿合馬默然離去。

元朝宰相孛羅決定親自出馬,他先下令讓文天祥嚐嚐坐牢的滋味,文天祥被戴上木枷,捆綁了雙手,關進了兵馬司的牢房。入獄十幾天後,文天祥才被鬆了手縛,又過半月,才給他褪下木枷,頸上還繫著鐵鏈。

不久文天祥被押上樞密院堂審問,他泰然站定,不跪。孛羅叱左右按倒他,被拽倒後,文天祥拼死坐地不跪,又數人上來掰他的腿,強制他做跪狀。文天祥說:“現唯有一死,不必多言!”孛羅喝道:“你要死,我偏不叫你死,要把你關起來!”文天祥答說:“我以義死,何懼監禁!”最後孛羅只好命獄吏把文天祥帶回牢房。

忽必烈親自勸降

元朝一直不殺文天祥,主要因為包括忽必烈在內的元朝君臣,對文天祥的忠貞都很敬仰。張弘範多次請求忽必烈善待文天祥,病危之際,張弘範仍關心文天祥,諫言說文天祥是忠貞之士,又是奇才,不可殺之。

狀元宰相文天祥:宋亡臣盡忠,是對還是錯?

前朝大臣曾聯名請求忽必烈釋放文天祥,安排他到道觀做道士,留夢炎卻堅決反對:“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

1283年1月8日,忽必烈召文天祥來,親自勸降。身為階下囚的文天祥,仍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風範,他長揖為禮,不卑不亢。左右武士強制讓他對皇帝行跪拜禮,以金棒敲擊他受傷的膝蓋,但文天祥挺立不動。忽必烈見狀,也不強求他跪拜。

忽必烈勸他不必固執,“你在這裡也待了些時日,如能夠改變心意,以盡忠宋朝那樣來效忠我,我可以讓你做丞相。”

文天祥回答:“深受宋朝的恩惠,我作為宰相,如何能侍奉二姓?國家滅亡,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

元世祖又問:“那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說,“如果你真對我好,望賜一死,我就滿足了。”忽必烈知終不可得其心,無奈應允,文天祥依禮拜謝了忽必烈的成全,他終於可以一死盡忠了。

引頸就戮從容赴死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帶出牢獄,他非常從容地對獄吏說:“我的事完結了。”刑場設在柴市口(今北京東城區交道口)。監斬官問:“丞相還有什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有什麼可說?”監禁日久,文天祥已不辨東西,他問左右的人:“哪邊是南方?”旁邊的人指了方位,但見寧折不彎的文天祥端正衣冠,莊重地面南跪拜,大聲道:“臣報國至此矣!”遂引頸就戮,圍觀的人無不涕淚。

不久,元世祖派使者送救命詔書制止行刑,但文天祥已身首異處了,終年47歲。忽必烈後來痛悔道:好男兒,惜不為朕所用!

明洪武九年,在當年囚禁文天祥的地方,建立了文丞相祠(北京東城區府學衚衕),內有一株棗樹,相傳為文天祥手植,此樹枝幹均傾斜朝向南方,似乎感應了文天祥的忠義節氣: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生而無虧、死而無愧,百折而不悔,正所謂: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