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在許多古裝影視作品中,每當主角遇到危險時,我們總能夠看到“尚方寶劍”、“免死金牌”之類的“神器”出現,然後主角便逆風翻盤成功保命。

而丹書鐵券其實就相當於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免死金牌,是皇帝賜給功臣的一種特權憑證,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獎狀、榮譽證書。

丹書鐵券最初版本是用丹砂書寫,券體以鐵製成,所以獲名丹書鐵券。或許是因為後來丹書鐵券上的字被改用為金字,所以其又有了免死金牌的別稱

不過,這所謂的免死金牌當真有電視中的那麼神奇嗎?是否只要有了這丹書鐵券,就連皇帝也無法輕易將持鐵券者處死了呢?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始於西漢,最初並無免死之能

現在所知的丹書鐵券最早出現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據史料記載:

“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漢高祖在奪權後為籠絡朝臣而首創這丹書鐵券,以示嘉獎和承諾。不過這時候的丹書鐵券還沒有後世的免死之能,只是承諾了要許給這些獲得券者及其子孫後代安享榮華富貴。

那是不是說丹書鐵券在漢朝雖然不能保命,但是好歹也能庇護持券者一世榮華,減免一些罪行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僅僅在丹書鐵券頒發不過幾年後,劉邦就開始卸驢殺磨,慢慢清算曾經的功臣,絲毫沒有顧忌曾經給過他們的承諾。韓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當初跟著劉邦出生入死,結果劉邦地位一穩固他就成了人家的“眼中釘”,處理起來可是毫不手軟。

除此以外,還有許多獲得丹書鐵券的功臣們及其子孫後代一一獲罪甚至被處死。所以說,這鐵券在漢朝是沒有免死特權的,甚至就其所承諾過的榮華富貴大多也沒有實現,就真真正正和張獎狀無甚區別。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南北朝時期初獲免死權,唐代以後逐漸發展為常制

丹書鐵券首次被賦予免死效用應該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的。北魏時期,孝文帝就經常會給自己看重的臣子發放丹書鐵券以示皇恩。之後到了唐代,丹書鐵券似乎從皇帝的恩賜變成了一種常制,但凡開國元勳、立過大功的重臣,甚至於皇帝寵幸的宦官都會活得此券。

我國現存唯一的丹書鐵券就生於唐昭宗時期,昭宗年間,因吳越國主錢鏐討伐董昌有功,皇帝特賜了這丹書鐵券予錢鏐。此券千年間幾經波折,現被收藏於國家博物館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以前,丹書鐵券雖有免死之能,但是大多都只有一次兩次,最多也沒超過三次。但是到了唐代,丹書鐵券最高予以持卷者乃至其子孫後代高達十次免死之權。不過,這個免死權也只是相對的,若是得罪了皇帝,有多少次免死權也沒用。

就比如唐朝的開國功臣劉文靜,功勞何其高,結果是死是活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直到劉文靜被處死也沒幾個人敢向皇帝提起他曾獲得過丹書鐵券,有多次免死之權的事情。

可見,唐代的丹書鐵券雖說看上去特別好使,但如果皇帝想要殺的話那它就只是一個廢券,一文不值。但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對其趨之若鶩,畢竟只要不觸及底線、惹怒皇帝,那麼這丹書鐵券就可保獲券者一生無虞,家族榮光不斷。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後世沿襲,柴進家的丹書鐵券確有依據

看過《水滸傳》的人應該還記得柴進家就有御賜的丹書鐵券吧,關於這段內容,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柴家確實獲得過趙匡胤給的丹書鐵券。

話說宋太祖趙匡胤當年“黃袍加身”,從柴家手裡搶過了江山。為了維護形象、穩定民心,趙匡胤又賜給了柴家丹書鐵券,承諾將厚待柴家後世子孫,即便是柴家後人犯罪可不受審訊,不處死刑。

而柴進之所以會有牢獄之災也是因為這丹書鐵券無法上達天庭,皇帝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由此也可見,丹書鐵券還是有一定侷限性的,無法直接到達皇帝面前的話,鐵券很有可能就無法兌現了,這樣一來,它的免死功能也無法實現。

明朝改變機度,清朝直接廢止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因為過去的個人經歷而非常注重對權力的把控,他在位期間曾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制,將集權發揮到極致。所以對於丹書鐵券這種特權象徵的頒授,朱元璋是非常謹慎的。

在承襲了前朝丹書鐵券制度的基礎上,朱元璋還另外定製了不少條件用於限制丹書鐵券的頒發和使用。首先,丹書鐵券只能頒發給立有重大軍功或是有爵位在身的重臣。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此外,丹書鐵券還分了七等,等級越高的鐵券體積越大,免死的次數也在上面寫得一清二楚。為了防止有人偽造鐵券,朱元璋還專門規定要在券上標註獲券人的功績,然後將鐵券一分為二,除了御賜那份還要留一份放在內府存檔,如果想要使用丹書鐵券必須確保兩券合一,相當於每個丹書鐵券都是定製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這裡,丹書鐵券的使用範圍也有了一些變化:所有的丹書鐵券上都多了這樣一句話:

“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

也就是說,鑑於前朝的一些前車之鑑,朱元璋規定,丹書鐵券的免死之能在謀逆之罪面前無效。於是,許多得到過朱元璋頒授的丹書鐵券的肱骨之臣及其子孫沒能真正得到丹書鐵券的庇護,甚至對於部分人來說,這丹書鐵券成為了催命符一樣的存在。

由於朱元璋的忌憚,那些曾跟隨著他一起打過天下的開國元勳大多都沒能逃脫一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朱元璋藉著一些事端,比如著名的胡惟庸和藍玉兩案中,朱元璋就趁機拔出了不少“眼中釘”,其中不乏一些無辜受牽連的人。因為被套上了謀逆之名,即便是丹書鐵券也不能起到絲毫作用。

我們都知道,與前朝相比,清朝的君主集權達到了帝制時代的最高峰。清朝的統治者相當注重自己的權威和權力的絕對性,所以丹書鐵券在清朝時直接被廢除掉了的。

不過相對應的也有“鐵帽子王”、“黃馬褂”這樣類似的恩賜,不過其作用也與丹書鐵券類似,只要觸及帝王的底線或是被帝王猜忌,曾經再鄭重的承諾也不算一回事。

是保命的秘密武器,還是推向深淵的“催命符”

看到前面各朝代中丹書鐵券的地位以及作用以後,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這丹書鐵券到底是保富貴長生的天賜恩德,還是背後隱藏著帝王忌憚的催命符呢?

丹書鐵券:古代特權階層的獨有之物,它真的擁有免死特權嗎?

筆者認為,在社會比較動盪的時期,丹書鐵券可以是收買大臣、穩固統治的秘密武器。但是當社會逐漸步入正軌、統治者的權力也得到鞏固之後,這件曾經的秘密武器就成為了膈應君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對於一個在封建王朝中的最高統治者來說,丹書鐵券的免死權已經超脫了自己控制範圍,嚮往絕對統治權的帝王自然會想要除掉這些威脅。

所以總的來說,這丹書鐵券在動亂時期算是保命的利器,但是在和平年代或許就成了催命符。並且它也的確是有免死特權的,只不過前提是不觸碰到帝王的敏感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