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蘇聯歷史上迎來一次重要變化,這次變化就是赫魯曉夫上臺。對於赫魯曉夫的評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過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正如赫魯曉夫的墓地一樣黑白分明,後人對他評價也這樣。不能否認赫魯曉夫的功績,也要記住赫魯曉夫所犯的錯誤。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對於赫魯曉夫相關資料,有時間可以搜尋來看。今天主要了解一下斯大林去世後,蘇聯對華關係的重大改變。透過這個改變,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政客對華態度,當然透過他們的態度,也能看到蘇聯對華的戰略。

對華不友好?

1954年,已經掌握大權的赫魯曉夫對於蘇聯代表團參加我國建國5週年的計劃予以否決。赫魯曉夫為什麼否決?

赫魯曉夫認,中國作為最大鄰國,經常派領導人到蘇聯參加各類活動,為什麼蘇聯沒派過元首到中國參加重大活動呢?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赫魯曉夫說的很對,蘇聯當時派人參加我國一些重要活動的,除了一些大使,再就是蘇聯副外長級別的。赫魯曉夫把時任遠東司的司長庫爾久科夫叫到辦公室,他當時有些激動對庫爾久科夫喊道:“中國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兄弟國家,而且是大國,每次他們都派最高領導人到我們這來,我們領導人為什麼沒運過中國,而且一個也沒去過,現在怎麼派部長去?”

庫爾久科夫沒想到赫魯曉夫會對這件事重視,因為從以往的工作來看,對於中國重要活動,蘇聯並不派什麼高官過去,這似乎成為慣例。庫爾久科夫要解釋時,赫魯曉夫隨即又說,他要去中國慶祝國慶。

隨後蘇聯外交部遠東司,按照赫魯曉夫的要求,對此次去中國的工作進行了相關準備。從歷史資料來看,赫魯曉夫準備給我國帶來“4份大禮”:一是把旅順基地移交給我國,並把蘇聯駐軍撤走。二是蘇聯在駐華大使展出的禮品全部送給中國。三是加強中蘇兩國科技合作協議。四是把蘇聯與中國曾經合作專案中蘇聯股份讓給中國。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但對於這份“大禮”,遠東司列出來後,還要報蘇聯外交部審批。赫魯曉夫沒想到會在蘇聯外交部遇到阻礙。當時第一副部長葛羅米柯直接就反對第一條,他不同意移交旅順基地。外交部其他副部長都同意葛羅米柯的意見。

隨後葛羅米柯又向蘇共中央上報了一份關於參加我國國慶5週年的報告。不僅把第一條去掉,而且沒有提代表團規格級別提高的事。

赫魯曉夫看到這個報後大怒,他立即指示米高揚,讓他負責蘇聯代表團有關事宜,外交部要聽從米高揚的行動。葛羅米柯被赫魯曉夫晾在一邊。

不友好原因

赫魯曉夫的給中國的四份大禮,為什麼身為副外長的葛羅米柯敢於拒絕呢?在這裡我們首先要來了解葛羅米柯這個人,此人是白俄羅斯人,後來成為外交官,純粹感謝莫洛托夫,一不小心成為駐美國的使節,而且還受到斯大林的賞識。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1952年,葛羅米柯被任命為蘇聯駐英國大使,而且斯大林親自召見他,說明對英國外交的重要性。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葛羅米柯被召開莫斯科,擔任蘇聯副外長。

赫魯曉夫雖然是蘇共領導人,但赫魯曉夫此時並沒有實權在握,也沒有全面否定斯大林。而葛羅米柯可是斯大林身邊的紅人,而且深知斯大林對外策略。

從葛羅米柯拒絕赫魯曉夫準備的“大禮”來看,首先是赫魯曉夫權力還沒有鞏固,其次是能看出,蘇聯並不想撤出旅順基地,也不想幫助我國發展科技,更不願提高代表級別。這些都是斯大林時期形成的策略,還依然有“老子第一”的想法。蘇聯對待其他社會義國家也這樣,老大心態一直伴隨蘇聯解體。

另外,葛羅米柯認為,蘇聯幫助我國發展科技,就會提高我國實力。蘇聯在斯大林時期就不願幫助中國,赫魯曉夫反對斯大林的做法,所以他決定援助中國。由此可見,葛羅米柯對華不友好,實際上摻雜了蘇聯很多戰略和策略。後來他被赫魯曉夫晾在一邊,並沒有真正被棄用,1958年擔任蘇外長後,時間很長達28年。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外交政客

葛羅米柯是一位老牌蘇聯政客,他成長於斯大林時代,經歷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見證蘇聯輝煌,也看到蘇聯晚期的衰弱。

1985年,葛羅米柯辭職,謝瓦爾德納澤接任。又幹了三年主席團主席,1988年才辭職退休。1989年7月2日,葛羅米柯病逝。

赫魯曉夫執政後,曾加大對中國援助,為何當時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葛羅米柯能長久擔任蘇聯外長,足見他的外交能力。他在擔任外長期間,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從來不帶稿件,而且口若懸河,對答如流。有人稱他是“蘇聯計算機”。

但這樣一個老牌外交政客,一生致力於蘇聯與西方國家的往來,但對蘇中關係改善,葛羅米柯並沒有貢獻多大力量。這或許與他拒絕赫魯曉夫給中國大禮包一事就能看出,他骨子裡並非一個是對中國友善的政客,而是我國有著很強警惕性的政客,這與時任元首戰略有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