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在中國歷史上,軍事學領域的著述雖有很多,但僅有七部被視為“經典”,統稱為“武經七書”,它們是《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吳子》《司馬法》《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其中,《孫子兵法》知名度最高,有“兵學聖典”的美稱,它的作者孫武也被譽為“百世兵家之祖”“兵聖”,而《六韜》則顯得相對冷門,真正讀過它的讀者可能並不是太多。基於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些簡單介紹:這部書的作者是誰?書名為什麼叫“六韜”?具體內容都有什麼呢?想真正讀懂它,有沒有權威的版本可以推薦呢?

1

《六韜》的作者是姜太公嗎?

對於很多讀者來說,該書似乎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首先一點,就是它的作者是不是傳說中的那個手持“封神榜”、隱居渭水之濱釣魚的姜太公。

《六韜》的內容,相當一部分是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之間的對話,於是,有人認為作者就是姜太公。姜太公何許人也?俗稱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既是西周的開國功臣,又是齊國的始祖,因為電視劇《封神榜》和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作者為姜太公這一說法由來已久,如《隋書·經籍志》於“《太公六韜》五卷”下有這樣的註釋:“周文王師姜望撰。”唐代的魏徵、顏師古等人也都將該書歸在了姜太公的名下。有這些大咖站臺,這一說法倒也吸納了相當多的粉絲,至今仍有一席之地。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電影《姜子牙》

與此同時,也有學者認為,《六韜》的作者根本不是姜太公,它也不是商末周初的作品,而是一部地道的偽作(即假借姜太公之名而作),真正的作者已經無從考證,持這一觀點的人有很多,如晁公武、葉適、王應麟、焦竑、胡應麟、姚際恆、姚鼐、崔述、錢大昭、沈欽韓、王先謙、梁啟超、張心澄、蔣伯潛等等,他們對偽書一事雖言之鑿鑿,但究竟是何時、何人而作,卻只能說出一個大概:為戰國至魏晉時期的作品。

當然,還有一個折中派,即作者不太可能是姜太公,但記錄的內容沒有問題,就是那個時代的東西。這一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孫星衍和餘嘉錫了,孫星衍認為是“周史傳述太公之言”,餘嘉錫則認為是姜太公親自寫的,但“有後人增加之文”。

要徹底搞清這個問題,恐怕極為困難,需要有足夠的文獻作為支撐,我們姑且不談。但從文獻學的角度講,說該書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學術價值巨大的兵學經典,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能因為它可能不是姜太公所作、可能不是先秦時期的作品,就忽視了它的史料價值。

2

為什麼用文、武、龍、虎、豹、犬為題?

其神秘性,除了作者因素外,還表現在“六韜”這個書名,著實無法讓人“顧名思義”。

相對來說,“六韜”的“韜”字還算容易理解。該字從韋從舀,“韋”是皮革,引申為皮套,“舀(yǎo)”是像搗臼(jiù)那樣向下擊打,合在一起,就是刀劍像木杵入石臼那樣進入皮套,即深藏不露、韜光養晦,引申為韜略權謀之義。“六韜”中的“六”,根據各卷標題,是指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的具體所指,就是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左右滑動檢視目錄

那麼,作者為什麼用文、武、龍、虎、豹、犬作為各卷題目呢?這要從各自的內容說起。

該書卷一即為“文韜”,卷二則為“武韜”,這裡的“文”“武”,指的不是“文王”“武王”,而是文事和武備。明代學者黃獻臣稱:“文事先於武備,故《文韜》先焉。”(見《武經開宗》)也就是說,之所以如此排序,隱含了古人的治國思想,有大義存焉。《文韜》的核心思想“本於道德”,講述的是治國圖強之道;《武韜》的主要內容雖是講伐滅強敵、奪取天下的韜略,但也主張“不可輕用其兵”。

卷三為“龍韜”,主要陳述軍隊治理、軍事行動部署和綜合保障。因為龍有變化多端、不可測度的特點,所以,主張軍事行動也應該像龍那樣“多心計,善藏奇”(黃獻臣語),詭秘莫測,如此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卷四為“虎韜”,講的主要是武器裝備及戰法。《武經七書匯解》的作者,清康熙年間學者朱墉認為,萬物之中,勇猛威武者,沒有比得過老虎的,因為這篇主要將“耀武奮威”之事,所以稱為“虎韜”。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卷五為“豹韜”,歸納各類戰場環境中的戰術實施。我們知道,豹這種動物,非常隱忍,善於在危險情況下隱藏自己,或者捕獲獵物,或者躲避危險,《古列女傳》卷二《陶答子妻》中有這麼一段話:“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通俗地說,就是南山的黑豹,在霧雨天可以七天不吃東西,為的是潤澤它的皮毛,使它變成黑色的斑紋,從而方便隱藏自己遠離危險。豹的這一特點,正好吻合了這卷所講“多深入藏微脫險之局”(黃獻臣語)這樣的事實。

兵家權謀之祖:《六韜》是本什麼樣的書?

最後一卷為“犬韜”,講到了車兵、騎兵、步兵等不同兵種的協同作戰。犬者,狗也,這種動物,既能奮擊馳走,又善於趨避,而且有團隊精神,冠於此篇,再合適不過了。

總之,文、武、龍、虎、豹、犬這一“六韜”之名,既蘊含了古人以德為本、以武為輔的治國理念,又彰顯出古人對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並最終將所觀所想運用到戰爭實踐中去。

3

為什麼說《六韜》是一部古代軍事學的百科全書?

今天,我們見到的《六韜》傳本,為六卷六十篇,雖然只有兩萬字左右,但內容涉及戰爭謀略、作戰型別、作戰指導原則、排兵佈陣、兵器製造等後勤保障、軍事人才的培養等方方面面,為讀者系統全面地瞭解古代軍事知識,提供了一條非常便捷的途徑,被稱為古代軍事領域的百科全書。該書內容之完備,在相同篇幅的古代軍事學著作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從六十篇篇名上,對此有個初步瞭解。

卷一《文韜》,共12篇,為文師、盈虛、國務、大禮、明傳、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

卷二《武韜》,共5篇,為發啟、文啟、文伐、順啟、三疑。

卷三《龍韜》,共13篇,為王翼、論將、選將、立將、將威、勵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徵、農器。

卷四《虎韜》,共12篇,為軍用、三陳、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壘虛。

卷五《豹韜》,共8篇,為林戰、突戰、敵強、敵武、鳥雲山兵、鳥雲澤兵、少眾、分險。

卷六《犬韜》,共9篇,為分合、武鋒、練士、教戰、均兵、武車士、武騎士、戰車、戰騎、戰步。

總之,本書被讀者冠以百科全書這一美譽,是實至名歸的。

4

想真正讀懂《六韜》,我們推薦《六韜集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