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諸葛亮要藉助司馬懿之手,除掉已經歸降蜀漢的孟達呢?

孟達(?-228),可謂是三國時期最為反覆無常的小人之一。但當時孟達不是要投降蜀漢?是怎樣的原因讓諸葛亮放棄了他,並借司馬懿之手除掉了孟達?我們可以來簡單分析一下。

為什麼諸葛亮要藉助司馬懿之手,除掉已經歸降蜀漢的孟達呢?

1、精緻利己

孟達就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從自身出發。一生三次背叛就足以說明問題。

一叛益州。孟達是扶風郿人,建安初年,與同郡的法正一起依附劉璋。孟達早期的資料有限,可以猜測作為異鄉人,他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用,於是便有了他與法正、張松謀劃獻出西川的密謀;

二叛蜀漢。歸降劉備之後,孟達得到了一定的重用,但也是有限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後繼續進攻上庸,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擔任,於是命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領孟達的軍隊,與孟達會合於上庸,由此孟達佔據了戰略要地上庸。後來關羽包圍樊城、襄陽時,曾要求劉封和孟達發兵,自行援助。但劉封、孟達沒有答應,後來形勢急轉直下,孟達也是袖手旁觀。關羽死後,孟達因畏懼被治罪,再加上跟劉封不和,於是投降曹魏;

看看孟達的履歷,就是常人也會對此人加以小心,何況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呢,而孟達的一系列操作,也讓諸葛亮準備借刀殺人。

2、首鼠兩端

為什麼諸葛亮要藉助司馬懿之手,除掉已經歸降蜀漢的孟達呢?

孟達其實並沒有馬上叛魏投蜀,因為他知道他所鎮守的新城郡對魏、蜀、吳來說達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洩其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如何利用好這一優勢,獲取最大的利益這才是他首要考慮的,因此孟達如意算盤是在關鍵的時刻,他能發揮關鍵的作用,並獲取最有利於自己的結果。所以孟達在近兩年的時間裡他一直在等待和觀望著。

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蜀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晉書》

於是諸葛亮也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達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洩其謀。——《晉書》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熟知了,司馬懿千里奔襲,八日後,魏軍就到了上庸城下。孟達最終被斬殺並傳首京師。

有人覺得諸葛亮這麼做有點損人不利己,其實不然,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3、坐收漁翁

諸葛亮的意圖就是坐收漁翁之利,只不過沒達到希望的目標而已。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自己率大軍攻祁山。早在兩年前,諸葛亮就開始與孟達書信溝通,期待他能夠投降蜀漢,但孟達的首鼠兩端令其十分不滿。於是諸葛亮便有意洩密,讓曹魏內部不穩。

諸葛亮的意圖很明顯,從司馬懿發兵到新城郡起碼要一個月,如果與孟達交戰,也需要很多天。如果孟達害怕,就會投降蜀漢,如果不成,也可以牽扯曹魏的主力軍隊,讓自己這一戰線的壓力不那麼大,讓曹魏陷入雙線作戰中。

結果司馬懿一邊寫信安撫孟達:

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殪易知耳。——《晉書》

一邊兵貴神速,八天就到了新城郡,圍困十六天後,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孟達大勢已去。這也導致諸葛亮的目標沒有實現。

為什麼諸葛亮要藉助司馬懿之手,除掉已經歸降蜀漢的孟達呢?

孟達最後的下場,就是自己作的。他的個人品行既沒有得到曹魏的信任,也沒有得到蜀漢的信任。諸葛亮深知,孟達坐擁要地,未來還是會左右搖擺,還不如一了百了的借他人之手解決掉孟達,自己還可能獲利。

所以說,諸葛亮的選擇沒有錯,只不過他也沒有運氣,馬謖失街亭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的失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