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開州漢豐古城的千年之謎

開縣,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的地方。特別是三峽工程啟動後,因為搶救歷史文物,開縣的眾多人文資源才被陸續挖掘出來,不少專家、學者開始關注開縣,研究開縣。2003年以來,我縣一些學者在研究開縣早期歷史時提出,開縣曾是秦巴文化的重要流佈地,這與吳濤、柳春鳴等眾多專家考證漢豐古城門的結論不謀而合。

開縣漢豐古城門,2003年儲存地段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海拔高程165米。其城牆為明代建築,屬古城址的一部分。明代以前,開縣城池營造情況不詳,詳細的記載始於明代。明初“城牆土築,週二裡許”。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砌石甕城,“計三百六十丈,城高一丈兩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城垣,開鑿護城河,“深廣各一丈”,將四門城牆增高加厚,並修建門樓。乾隆三十二年重修磚城,“高一丈二尺,週二裡許,計三百七十三丈”。嘉慶三年,白蓮教義軍攻開啟縣,縣城城境狹小,居民避難,蜂集城中,城狹不能容,及增築外城,以夯土築外城,向東、南、西三處擴建,這樣,形成內外城制,但內、外城的北部有重疊。嘉慶十三年,因外城土牆舊基改砌石城,“高一丈二尺,週四裡許,計七百四十五丈”,闢東門一、南門二、西門一、北門一,共計五門,另設四座北門,加上內城三門,全城共計12門。道光二十二年,補修內城牆。咸豐三年,補修內外城牆,疏浚內外護城河,在城週四角添築炮臺。1956年擴建環城公路和1957年修築南河大橋時,拆除外城牆,內城牆現僅存縣委附近(原西城東城牆)和縣政府後側(原內城北城牆)的一部分,城牆磚築,上設女牆,高0。4米,寬0。4米。至2008年初,還存有城牆殘長近80米。

開縣地處平壩,其內城乃是因明以前舊基所築,雖歷有補修,但基本格局一直未動,平面較為規整,為東西橫長的長方形,丁字街佈局,這種規整的佈局明顯表現出受中原地區古代城市格局的影響,其內城牆磚築法式,與現存三峽地區中的石砌城牆有別,其內外城制,也僅見於開縣,其中挖護城河的作法,有別於川東地區的其他古城,而使人更多地考慮到它與中原古城的關係。開縣古城為何具有中原文化元素,史無記載,至今無從考證,成了千古之謎。但漢豐古城,對於考察三峽地區古代地方性城市的規劃建設,提供了一個較為重要的例項,給我們研究秦巴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研究開縣文明史和建築文化也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