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王安石為什麼要實行保甲法

宋神宗以前宋朝實行募兵制度,士兵分為禁兵、廂兵、鄉兵,藩兵四種

禁兵 是天子的衛兵,宋初趙匡胤把天下最精銳勇猛計程車兵,選送到了京城充當禁軍,以此削弱藩鎮勢力。

廂兵 是地方上計程車兵,禁軍挑選剩下的充當廂兵。戰鬥力比較差,士兵素質也不行。平時也很少訓練,地方多用 廂兵幹畜牧、修繕、水運和陸運一類的力氣活。

鄉兵 是從民間挑選出來的,以及民間自願應招入伍的民兵,用來駐守邊防。河北、河東有“神銳”、“忠勇”、“強壯”,河北有“忠順”、“強人”,陝西有“保毅”、“寨戶”、“強人”、“強人弓手”,河東、陝西有“弓箭手”,河北、河東、陝西有“義勇”,麟州有“義軍”,川峽有“土丁”、“壯丁”,荊湖南、北有“弩手”、“土丁”,廣南東、西有“槍手”、“土丁”,邕州有溪峒壯丁

藩兵是歸附宋朝邊疆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

王安石為什麼要實行保甲法

《文獻通考》記載宋太祖時期士兵總共37萬8千,禁軍有19萬3千;宋太宗時期,士兵總共66萬6千,有禁軍35萬8千;宋真宗時期,士兵總共91萬2千,禁軍馬步43萬2千;宋仁宗時期,總共有士兵125萬9千,禁軍馬有82萬6千。宋英宗時期有士兵160萬二千,禁軍有66萬3千。

禁軍士兵人數越來越多,國家財政負擔越來越重。而這些禁軍戰鬥力越來越弱,宋遼長時間和平以後禁軍沒有實戰經驗。禁軍士兵每天就是領工資混飯吃,他們自己不去皇宮值班,而是僱人替自己值班。禁軍發糧食的時候,他們不自己扛回家,卻僱人替自己扛著。不能吃苦貪圖享受,軍紀也差,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夠作戰。

《文獻通考》記載到了宋仁宗時期過去養三個士兵的財政,現在只能養一個士兵,河北一路士兵軍費就要1020萬緡,軍費佔當地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三。陝西路一年的軍費開支要1500萬緡,佔當地財政收入的一半,國家還要出一部分錢。河北、陝西二路軍官增加了160名,騎兵一個指揮級別的軍官,一年就要支付43000緡的工資。一個步兵一年就要支付32000緡的工資,總共支出的 軍費要上千萬緡。

王安石為什麼要實行保甲法

到了宋神宗時期,他見冗兵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節省國家財政支出,想要改變宋朝的募兵制度。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

保甲法規定:十家是一保,選其中有領導能力的人當保長,五十家是一大保,選出一個人擔任大保長。十個大寶是一都保,選出大家信任的人擔任都保正,還有一個副保正。《水滸傳》晁蓋擔任的就是保正一職,保正管理五百人。每一大保夜裡出五人巡邏捕盜賊,抓獲盜賊有獎勵。同一保內有人犯強盜、殺人、放火、強姦、拐賣人口、傳邪教、下毒,知情不告發的,按照律伍保法處罰。保甲的武器弓箭需要保內百姓自己置辦。保甲法從熙寧三年(1070年)提出,開始只在都城開封附近州縣試行,到熙寧五年(1072年)才正式實施。

王安石提出的保甲法效法的是商鞅的連坐制度,其目的一是變募兵制為義務兵制,減少國家軍費財政支出。二是 為了加強國家對基層百姓的控制。三是提高宋朝士兵戰鬥力。

現在看來《保甲法》的確是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開封附近陳留縣試行期間,保內需要弓箭,縣裡官吏督促百姓置辦弓箭,沒有弓箭的要判刑。官吏還要求每保內建辦一個鼓,百姓只能當了衣服購買弓箭。

王安石為什麼要實行保甲法

元豐四年保甲士兵達到69萬1千9百45人。節省軍費166萬1483,一年支出軍費31萬3160緡錢,保甲的確是為國家省了不少軍費。

司馬光當權後廢除了保甲法,宋哲宗親政後又恢復了保甲法。保甲法一直沿用到了南宋時期,民國時期也使用了保甲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