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明朝歷史上最牛的兩個和尚能有多離譜?一個當了開國皇帝,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放牛娃朱元璋,一個幫助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奪得了天下,他便是計謀近乎於“妖”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那麼姚廣孝究竟有多牛?不僅幫助朱棣成功奪得皇位,還能功成身退,成為明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文臣呢?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姚廣孝來自於江蘇的蘇州,雖說後來做了和尚,但他的家境其實並不差,世代都以行醫為生。而姚廣孝本人也十分好學,從小就勤奮刻苦,熟讀百書,也許一直這樣下去,他也能博取個好功名光耀門楣。但奇人的做法總是會與普通人大相徑庭。

在姚廣孝14歲那年,他就放下了所有,主動出家成為了一名僧人。而成為僧人後他也並不只是簡單的唸佛,而是各種拜師學習學術。因此,即便身處佛門,姚廣孝也學習並掌握了儒釋道三家學術。

後來為了繼續開闊自己的眼界,姚廣孝便開始出遊全國各地,在這過程中他不僅瞭解到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還結識了許多與他志同道合的好友。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時間到了1375年,姚廣孝在掌握了足夠的學識和才學後,便隻身抵達了南京,以儒學僧人的身份來到禮部求職,然而當時的朱元璋僅僅只是授予了他一個小小的官職。

直到幾年後,馬皇后去世,朱元璋挑選高僧跟隨諸王時,姚廣孝一眼就看中了當時異於常人的燕王朱棣,於是他便選擇了跟隨燕王離開南京。從此,他便開啟了他的理想抱負之路,明朝的歷史也將由他改寫。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姚廣孝來到朱棣身邊後, 便經常與朱棣一起暢談天下事,姚廣孝也給朱棣出了不少謀略,讓朱棣十分欣賞和敬重。事情發生巨大的轉機是在1398年,這一年,朱元璋去世,他疼愛的小孫子朱允炆繼位,為建文帝。但年幼的建文帝治國經驗不足,繼位不久便聽從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實行削藩,其中周王朱橚、代王朱桂等先後被貶,湘王更是被逼得全家自焚。

在這種情況下,好多藩王都憂心忡忡,因為知道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其中也包括朱棣,而姚廣孝早就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他苦心勸朱棣起兵對抗,如果不對抗,就只能等死了。

朱棣剛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他知道他只是個藩王,而朱允炆是皇帝,兩人的勢力兵力根本沒法比,如果去打失敗的機率要大得多,並且就算造反成功了自己也要揹負沉重的罵名。因此,他十分果斷地拒絕了姚廣孝的請求。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但姚廣孝運用他的各種專業知識,天天勸說朱棣,還說道天道是深不可測的,不試試怎麼會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於是朱棣終於在他日復一日的勸導下,下定了決心要造反,於是便開始為起兵做準備。

然而不幸的是,朱棣還沒起兵,就有人向朝廷告發了朱棣謀反的訊息,所以朱棣在得知自己的計劃暴露後,沒有任何退路,於是便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看著像是針對齊泰和黃子澄,其實不過是為起兵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罷了。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此時姚廣孝給了朱棣一個關鍵性的建議,那便是放棄攻城,直接打到南京去,於是朱棣便開啟了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在這四年裡,姚廣孝與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堅守北平,並且還不斷給朱棣出謀劃策,最終協助朱棣成功奪得了皇位。

按理說幫助朱棣立下了這麼大功勞,應該會遭到皇帝的忌憚才對,但姚廣孝卻不僅功成身退,還成為了明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文臣,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能獲此殊榮呢?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姚廣孝作為朱棣造反成功的第一功臣,在朱棣當上皇帝后,卻表現的尤為低調,朱棣準備讓他還俗,獎賞他豪宅美女,但都被姚廣孝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他仍然住在佛寺之中,白天上朝的時候穿上官袍,下了朝又立馬換上僧袍,也因此被人稱為“黑衣宰相”。

他唯一擁有的是“太子少師”的職司,所以他也一直很用心地輔佐太子朱高熾,以及教育皇太孫朱瞻基,朱棣在外征戰時,便會留下姚廣孝輔佐太子監國,可見朱棣對他的信任和重視。

一代妖僧姚廣孝,究竟做什麼?為何能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廟文官?

而除了教導皇子們外,姚廣孝還完成了一件對未來也有著重要意義的大事,那便是與大才子解縉一起主持編輯了那本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可見姚廣孝的學術之深厚。

而這位無償為朱棣立功的和尚,也在永樂十六年走向了生命的終結,享年84歲。他去世後,朱棣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罷朝兩天並進行厚葬。在朱高熾登基後,又追封姚廣孝為“少師” 配享太廟,他給了他的老師最尊貴的殊榮。而姚廣孝被稱為妖僧的很大一個原因,便是他說動朱棣造反,作為一個和尚不專心修行,而是這樣鼓動藩王造反,搞得天下大亂,也難免被人稱為妖僧了。但他的才能與功勞的確值得敬佩。

本文由老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