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大美甘肅—關山月

“天下稱富庶者無出隴右”。如今繁華落盡,滿目蒼涼。

舊石器時代的人文始祖“伏羲”人文初祖“黃帝”,創世神“女媧”。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文化”,華夏文明起源地中心之一。

也是周人、秦人發祥地,古公亶父等在此創業發展;秦人“在西戎,守西垂”。

秦始皇北卻戎狄,築長城,以護中原

張騫出西域

時間來到了漢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從長安出發了。建元三年出發,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第一次出使歷時13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出發,因為匈奴退出河西地區,漢朝已經控制了河西走廊,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就回到了長安。

反擊匈奴

漠南之戰: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收復河套地區。

河西之戰: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兩出隴西,大獲全勝。

漠北戰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深入漠北。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列四郡、據兩關、建長城

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又作“渾邪王”)殺休屠王降漢。 漢朝封渾邪為源陰侯,其下屬四人被封為列侯。其部眾4萬餘人被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稱為五屬國。

西漢於元狩二年(前121年)設立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11年)設立張掖郡、敦煌郡

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設玉門關和陽關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年),止於太初四年(前101年)。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灣窯墩,沿疏勒河經後坑子、玉門關、大月牙湖,由三個墩人安西,過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橋灣,穿玉門市北石河沿岸,進金塔後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路從金塔順黑河經高臺、臨澤、張掖、山丹,過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地,渡黃河入寧夏。在甘肅境內全長1 000餘公里。長城按牆體和壕溝(壕塹)兩種形式修築,其間燧、墩、堡、城連屬相望,所謂“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裡一堡,百里一城”

絲綢之路

歷代發展

兩漢

移民實邊,屯墾經營、胡商販客、日款南下、天下擾亂、河西獨安,絲路貿易集散中心,

十六國

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北中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五涼文化

隋統一中國後,五涼文化作為隋唐文化重要源頭之一,匯入了隋唐盛世統一的文化之中。對此,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其“上續漢魏西晉之學風,下開魏齊隋唐之制度,承前啟後,繼絕扶衰,五百年間延綿一脈”。

萬國博覽會,商旅相望,不絕於道

最富庶地區之一,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豐足、皆有便宜,中西方文化交萃地,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安史之亂後屬吐蕃,鳳林關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海上絲綢之路興盛。甘州回鶻政權扼守著絲綢之路,後歸於西夏政權,西夏重要的糧食和畜牧業生產基地

前期在河西地區進行的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敗卒旁流,饑民四散,國經兵燹,民不聊生,財用並乏。

後期實行重農、撫治救恤、屯田等政策,使甘肅經濟有了緩慢的恢復與發展

荒無人煙,建衛所(關西七衛),輕徭薄賦,遷民實土。明朝後期衰弱,封閉嘉峪關,隔絕貿易通道,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

隴中苦瘠甲於天下,

民國

“河州事變”、“涼州事變”,兵役繁重,死傷無數

今天的甘肅

面積45萬平方千米,地級行政區14個,2020年GDP:9016。7億元,全省糧食產量1202。2萬噸。

鐵道路線有: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青線、幹武線、敦煌線、寶蘭客運專線、蘭新第二雙線、蘭渝線、天平鐵路、蘭成線(建設中)等。

省內有109、212、213、215、227、309、310、312、316國道過境,

文化旅遊業(酒泉、張掖)、冶金工業(嘉峪關)、礦產開採(金昌鎳、白銀市)、食品製造(武威)石油化工(蘭州、慶陽)、畜牧業(平涼)、農業(定西馬鈴薯、臨夏、甘南、張掖)、藥材(隴南)、晶片(定水)、新能源(酒泉)

一個城市的傳奇,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駝鈴聲聲,羌笛悠悠。都在這一聲“老闆,來碗牛大,二細”

門前的黃河水啊

洗過那光腳丫

屋後的胡楊林啊

玩過過家家

……

說給了飛天的琵琶

再出陽關奏一曲

朋友遍天下

啊我的甘肅老家

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