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近年來很多人說“康乾盛世”其實是“康雍乾盛世”,要沒有雍正皇帝勵精圖治逆轉乾坤,清朝到了乾隆朝就會崩盤;還有人說乾隆年間只是虛假的繁榮,弘曆就是清朝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說“康雍盛世”勉強可以,把乾隆朝算進去,就有點濫竽充數了。

雍正之所以不受某些特權階層待見,是因為他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事實上要沒有“攤丁入畝”,乾隆年間也不會有“人口激增”:雍正前的“人頭稅”導致了大量人口隱匿不報,後來稅費攤入土地而不按家庭成員數量收繳,大家才敢放心報戶口。雍正取消“賤籍制度”,“惰民”、“丐籍”和奴隸也有了戶口本。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熟悉清朝發展史的都知道,清朝前期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因為那時候奴隸制還存在,這一點我們從《大清律》和《清聖祖實錄》中就能找到證據:“大戶多用價買僕以事耕種,生長子孫,則曰世僕(世襲奴隸身份);以佃為僕,子孫無得與童子試(合格者為秀才);佃戶隨田轉賣,勒令服役,不容他適(沒有人身自由的商品、添頭)。”

順治年間的奴僕逃跑兩次就地斬首,直到康熙二十二年“逃奴”才有了一線生機:“發往寧古塔與窮兵為奴。”

清朝官員犯了重罪之後,只要聽到“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馬上就會抹脖子上吊喝毒藥,因為到寧古塔當奴隸,比死了還遭罪。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這種情況直到雍正年間才有所緩解(並未完全消失),這也就讓達官貴人和八旗兵丁失去了獲得免費奴隸的機會,他們當然會心懷不滿,於是雍正皇帝就被官員和士紳、文人描畫成了一個其面如鐵刻薄寡恩的暴君。說到殺人數量,“其面如鐵”的“世宗憲皇帝”雍正,居然遠不及“聖祖仁皇帝”康熙和“高宗純皇帝”乾隆,有人說這是因為雍正在位時間較短——如果雍正也當六十年皇帝,殺的人絕對不會比康熙乾隆少。

但是我們翻看康雍乾三朝二品以上官員的“犯規記錄”,就會發現可殺可不殺的,雍正都沒殺,而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則是連剃頭時間不對的督撫大員也要殺。乾隆死了老婆。湖廣總督塞楞額、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因在治喪期間剃頭而被“賜”自盡。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明明是取人性命,卻偏偏要說成“賞賜”,“受賞”的瀕死者還要“望闕謝恩”,如果敢有半句怨言,掉腦袋的就不止他一人了。

清朝皇帝除了會給犯罪官員“賜死”這樣的“重賞”,一般還會附贈一個“大禮包”,那就是抄沒家產,子女發往寧古塔為奴。

這樣的“賞賜”雍正皇帝極少頒發,就連乾隆皇帝臨終前讓他幹掉的兩個人,雍正皇帝也沒有動刀子。

康熙皇帝留下遺囑讓雍正幹掉的這兩個人,讀者諸君都熟悉,那就是雍正皇帝胤禛的大哥固山貝子胤禔和二哥、廢太子胤礽。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康熙要殺長子次子,這件事雍正皇帝和王公大臣都知道,而且還有檔案為證:“當日大阿哥殘暴橫肆,暗行鎮魘,冀奪儲位,二阿哥昏亂失德。皇考(雍正稱已經駕崩的康熙)為宗廟社稷計,將二人禁錮。此時曾有硃筆諭旨:‘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此廣集諸王大臣特降之諭旨,現存宗人府。”

雖然康熙皇帝在硃批諭旨中明確表示自己死了也不能讓老大老二活,但是雍正皇帝並沒有真對兩個哥哥下狠手,我們看《清史稿·列傳七》就知道,這二位都是病死的:“固山貝子品級允禔,聖祖第一子,雍正十二年,卒,世宗命以固山貝子禮殯葬。子弘昉,襲鎮國公;理密親王允礽,聖祖第二子,雍正二年十二月,允礽病薨,追封諡(理密親王)。”

按照雍正的意思,給二哥的封號就是“理親王”,後來朝臣一致反對,這才加上了一個“密”字,也就是“追補前過”的意思,算是個有犯罪記錄的諡號。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雍正沒有遵照康熙遺囑殺掉大哥二哥,乾隆皇帝卻是沒有遵照雍正的遺詔,殺掉了兩個“絕不可殺”的人物,這兩個人大家也熟悉,他們就是曾靜和張熙。

乾隆不但殺掉了曾靜張熙,而且處置的手段還比較殘忍,在兩份“上諭”中,乾隆明確表示:雖然皇考不讓我殺,但我一定要殺,這事兒皇考也幹過。

雍正十三年,胤禛駕崩弘曆繼位,按照規矩第二年才能改元乾隆,所以當年弘曆釋出的“上諭”,用的還是雍正年號:“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上諭,著湖廣督撫,將曾靜、張熙即行鎖拿,遴選幹員,解京候審,毋得疏縱洩漏;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九,諭刑部,曾靜、張熙著照法司所擬,凌遲處死。”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乾隆皇帝在這兩份“上諭”中提到了兩件事:其一,雍正皇帝有“將來子孫,不得追究誅戮”的諭旨;其二,乾隆這麼做,是跟父親雍正學的。

乾隆在第二份“上諭”中是這樣說的:“曾靜大逆不道,雖置之極典,不足蔽其辜,乃我皇考聖度如天,曲加寬宥。夫曾靜之罪不減於呂留良,而我皇考於呂留良則明正典刑,於曾靜則屏棄法外者,以留良謗議及於皇祖,而曾靜止及於聖躬也。今朕紹承大統,當遵皇考辦理呂留良案之例,明正曾靜之罪,誅叛逆之渠魁,洩臣民之公憤。”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乾隆這份“上諭”中也有兩個問題:其一,康熙並沒有說呂留良不可殺,所以雍正殺呂留良並不算違背皇考遺詔,這跟乾隆殺曾靜張熙有本質不同;其二,雍正“殺”的並不是活的呂留良,也不是活的呂葆中(呂留良長子),真正被斬立決的只有呂毅中一人,其餘成年男丁(諸孫)都流放了。

呂留良一家是吃了曾靜張熙的掛落兒(guàlàor),而且是經過三法司會審的,並非雍正自作主張,他赦免的曾靜和張熙,最後也沒逃過乾隆的凌遲小刀。

康熙說兩人必須殺雍正沒殺;雍正說兩人決不可殺,乾隆為啥殺了?

從康熙雍正兩位“皇考”的兩份遺詔沒有被遵照執行這兩件事中,我們似乎能發現雍正皇帝胤禛的心腸,遠不及其子乾隆皇帝弘曆,也不如其父康熙皇帝玄燁——虎毒不食子,玄燁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留,可是比胤禛果斷多了。

雍正該殺的沒殺,乾隆不該殺的殺了,但是在後世心目中,雍正心狠手辣不苟言笑,乾隆寬宏大量幽默風趣,這印象從何而來,讀者諸君自然心知肚明,半壺老酒在這裡要請教諸位的是兩個問題:其一,康雍乾三朝皇帝,哪一個對當年盛世的貢獻最大?其二,雍正和乾隆父子二人先後“違背皇考遺詔”,背後是不是還有很多不可言說的內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