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趙武靈王趙雍

歐陽修《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人們的災禍往往是從細微的事情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一些智勇超群的人物就常常因為過於沉溺某件事物而招來禍患,毀滅自己。

歐陽修的這句話原本是來形容五代十國時期能征善戰的皇帝、後唐莊宗李存勖。歷史上的李存勖作戰勇猛、威震天下,用了13年時間才開國成為皇帝。

可是天下稍微安定,李存勖就沉溺於享樂、重用奸臣,最後自己果然死在一場叛亂之中,淪為後世的笑柄。

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智勇雙全的人物,最後卻死在了一些小事上面,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趙雍,慘死於沙丘離宮之變中。

提起這位趙武靈王,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在位期間發動“胡服騎射”改革,令趙國一躍成為北方的軍事強國,他甚至還想繞過趙國的五原地區,南下攻滅秦國。

結果就是這樣一個雄主,卻在繼承人問題上猶豫不決,最後惹來殺身之禍。

公元前295年,趙國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政變,也就是沙丘離宮之變。已經退位的趙武靈王被趙國軍隊包圍在沙丘離宮之中長達三個多月,而他的兒子趙惠文王卻對此不聞不問,態度冷漠。

趙國的大臣李兌、趙成等人率兵包圍了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並把宮裡的婢女、宦官全部趕出去,只留下趙武靈王一個人在裡面生活,然後緊閉宮門,不放他出來。

45歲的趙武靈王在裡面斷水斷糧,餓得兩眼發昏,只能掏鳥窩、吃老鼠為生,最後竟被活活地餓死在裡面。直到三個多月後,李兌才帶兵進入宮裡,卻發現趙武靈王已經變成了一具面如枯槁的乾屍,就把他拖出來草草下葬,這就是有名的“沙丘離宮之變”。

趙武靈王可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雄主,曾經主持了“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夠單獨對抗秦國的東方國家。可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為什麼會落得這種下場呢?

趙武靈王本名叫做趙雍,是趙肅侯的兒子。趙國本身就是北方大國,實力強大,而且沒有像楚國、魏國一樣遭到秦國的重創。到了趙武靈王在位時,趙國的國力達到鼎峰,一舉消滅了號稱“九千乘之國”的中山國。

趙武靈王這個人野心勃勃,甚至想要避開秦國函谷關,帶兵從人跡罕至的五原地區南下滅秦。

可是,趙武靈王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他的原配皇后是韓姬,所以最初他把韓姬所生的趙章立為了太子。後來,趙武靈王又寵愛吳姬以及吳姬所生的兒子趙何,就把屬於趙章的太子位又給了趙何,新的太子趙何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

除外,趙武靈王還下了另一步大大的昏棋。公元前296年,才44歲的趙武靈王宣佈讓位給太子趙何,自己改稱為趙主父(相當於太上皇)。當時趙武靈王正值壯年,而趙國的國力也處於巔峰,他卻在此時主動退位,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趙武靈王(趙主父)退位以後,又覺得自己對不起廢太子趙章。為了換取心理平衡,他居然異想天開,打算把趙國的領土分解為“趙國”與“代國”兩個部分,然後把趙國交給小兒子趙何統治,把代國交給大兒子趙章統治。

此言一出,立馬遭到趙國群臣的反對,趙武靈王也只得作罷,但廢太子趙章與惠文王趙何之間的矛盾卻愈演愈烈了。

公元前295年,已經退位的趙武靈王與后妃們到沙丘宮一帶避暑。廢太子趙章卻在此時密謀造反,打算想殺死趙惠文王趙何,結果遭到了大臣李兌、趙成等人的追捕。

廢太子趙章在走投無路之下,居然躲到了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裡。結果大臣李兌、趙成等人不顧趙武靈王的阻攔,強行將廢太子趙章以“謀反罪”處死。

由於殺死了趙武靈王心愛的兒子趙章,他們害怕趙武靈王會秋後算賬。李兌等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沙丘宮包圍了起來,並提前把裡面的宮女趕了出來,只留趙武靈王一個人在裡面。

可憐的趙武靈王,在裡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掏鳥窩、吃老鼠充飢,最後連庭園裡的樹皮都啃光了,活活餓死在裡面。

等到李兌後來入宮時,死去多日的趙武靈王已經變成了一具面如枯槁的乾屍。

耐人尋味的是,李兌等人事後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因為平定廢太子趙章的叛亂有功,得以加官晉爵。三個多月來,趙惠文王趙何對父親的生死居然一直不聞不問,態度冷漠得令人心疑。

至於他是否為了鞏固王位,而間接性地授意李兌等人害死父親趙武靈王呢?這一點很值得推敲。如果猜測成立,那麼這位趙惠文王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陰謀家,完全不是《將相和》裡那位看似文弱的趙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