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關注我們

本期歷史小知識

又來啦!

來看看這周又可以

漲些什麼知識!

1

龍在器物上的應用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古人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九子分別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suān ní)、霸下、狴犴(bì àn)、負屓(fù xì)、螭吻,根據九龍不同的性格,在我們現代乃至古代的器物上都有不同的應用。

(下滑檢視)

長子“囚牛”,在《治世餘聞》中記載道“囚牛,龍種,性好音樂。”性情和順,可辨萬物的聲音,所以一般在琴頭上出現;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龍頭琴上的“囚牛”

次子“睚眥”,《史記·范雎傳》中有記載道“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兇猛異常、性情剛烈、好勇鬥狠,所以一般出現在兵器上,如劍柄、刀環處;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劍柄處的“睚眥”

三子“嘲風“,《堅瓠集》中記載道“三曰嘲風。性好險。殿角走獸是。”嘲風生性好冒險,也好張望,所以一般出現在宮殿的殿角上,具有祛邪避災、莊重美觀的作用。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殿角上的“嘲風”(最大的那個)

四子”蒲牢“,在《潛確類書》中記載道:“一曰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鈕是其遺像。”

蒲牢生性好鳴叫,但害怕鯨魚,所以將蒲牢鑄在大鐘上,敲鐘的木杵做成鯨魚的形狀,意在使鐘的聲音更加洪亮,響徹雲霄。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鍾鈕上的“蒲牢”

五子”狻猊“,平生喜靜好坐,還喜煙火,能恬淡寡欲、獨善其身,所以常常作為佛教中的坐騎、護法獸出現,也常用來裝飾香爐。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香爐上的狻猊

六子”霸下“,又叫”贔屓“,在《引庵全集》中記載道:”一曰贔屓,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跌是也。”霸下力大無窮,生性好揹負重物,所以常常出現於石碑之下,同時也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馱柱子的霸下

七子“狴犴”,《夜航船》中記載道“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它生性仗義,喜好訴訟,且明辨是非、正義凜然,因此常常用來裝飾獄門,或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官衙前的狴犴

八子“負屓”,平生好文,所以常盤繞在石碑頭頂作為裝飾,與石碑底座的霸下相匹配。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石碑頂上的負屓

九子“螭吻”,北宋吳楚原《青箱雜記》記載道“海為魚,虯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其形為龍頭魚身,且屬水,生性好吞,所以常出現在房脊上,以求避火防災。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屋脊上的螭吻

02

衣冠禽獸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官服上的

飛禽走獸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衣冠禽獸“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主流說法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詞是讚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但到了明朝中晚期,吏治敗壞,文官貪汙腐敗、壓榨百姓,武官喝兵血、吃空餉,縱兵搶掠地方。在百姓的語境中,衣冠禽獸逐步轉變為貶義詞,表達百姓對官員的不滿。

衣冠禽獸的貶義之稱,最早見於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到了清代的時候,衣冠禽獸就完全轉變為貶義詞了。

03

聖旨的顏色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光緒年間的聖旨

我們在影視劇中見到的聖旨多呈黃色或者金色,但是真正的聖旨可不只有這一種顏色,甚至有時候一張聖旨包含好幾種顏色。

在明清時,對五品及以上的官員用

誥命

授予聖旨,五品以下則用

敕命

。官銜級別不同,聖旨的顏色也不同。

五品及以上

官員所得到的聖旨,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綾分段織成(級別越高,顏色越多);

五品以下的官員

接到的聖旨,一般就是純白綾製成。而聖旨上所寫的字,更是有紅色、黑色、藍色、綠色等很多種顏色。

從宋代開始,皇帝的命令才叫聖旨,在唐朝的時候,皇帝下達的命令,一般被稱為“敕旨”,也被稱為詔書、詔令、制詔。影視作品中歷朝歷代都有聖旨,大錯特錯了。每個朝代的聖旨內容和格式也不同。我們常見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從明朝才開始的。

04

最早的熊貓外交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熊貓是中國的一級國寶,現在很多的外國都希望引進中國的熊貓,就是因為熊貓憨態可掬的表情和動作非常討人喜歡,所以我國在外交上也經常向一些國家“外借”熊貓,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現代才發生,中國歷史上最早“外借”熊貓發生在唐朝。

《舊唐書》記載,公元前685年,日本遣唐使來華訪問唐朝,向唐朝學習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當時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其實實際掌權的是武則天,為了表示自己大國的友好,就送給了日本的天武天皇兩隻熊貓,並由遣唐使一併帶回日本,這個就是最早的“熊貓外交”。

05

“古稀之罪”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尹嘉銓

河北人,

尹會一

之子。清乾隆元年(1736),由舉人授刑部主事,後升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他奏請乾隆皇帝令

旗籍子第

讀朱熹《小學》,深得乾隆贊同。

公元1781年的時候,已經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銓,為了給自己的父親申請一個從祀文廟的待遇,於是他就上書乾隆,但隨後就被乾隆判處了死刑,原因是當年尹嘉銓在奏摺中說自己是古稀老人,在這之前乾隆已經詔告天下,自己才是古稀老人,乾隆用了古稀老人這個稱號,所以尹嘉銓的這個行為就是公然冒犯皇帝名號,最後乾隆直接把尹嘉銓判出來絞死,罪名就是古稀罪,尹嘉銓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古稀罪處死的人。

本期推文到這就結束啦

希望大家都能學到小知識哦~

我們下期再見~

END

歷史小知識|這期又能漲些什麼知識~

編輯|張芬香

稽核|段超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