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秦朝,是我國的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可是,縱觀整個秦朝,卻只有李斯一個文人的作品流傳,這是為何呢?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秦朝的大一統背景

這就得從秦朝的整個大一統背景來說了。首先,秦始皇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統一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紛戰的混亂局面。其次,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自此,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成型,中國後世封建王朝的大一統王朝都以此為雛形,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而在大一統的政治背景下,連帶著中國的文學也受到大一統的政治背景影響,走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只不過,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建立,給文學帶來的不是生機,而是極端的文化專制政策,秦朝律法森嚴,在重典之下,文學創作空前地冷落。不僅沒有出色的作家,連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都屈指可數,但是僅存的一些作品、時代相近的一些作品都體現了當時的政治趨勢。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李斯的政治家身份,讓他的作品得以流傳

而李斯的政治家身份,才讓他的作品得以流傳。上文說過,當時的作品都體現了當時的大一統政治背景,而秦代統一以前的作品都體現了大一統趨勢。比如,由呂不韋的門客編撰的《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39年,它體系完整,廣泛吸取了諸子百家的觀點,客觀上反映了戰國末年時期國家即將一統俄歷史趨勢。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而秦代唯一有作品留下的文人是李斯。李斯,師從荀子,曾是一名掌管文書的小吏,後來拜荀子為師,學習治國理政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而荀子的思想和法家相似,這為李斯後來制定嚴苛律法打下了堅定的思想基礎。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李斯學成後,在比較當時諸國的政治情況後,李斯去了秦國。很快,他就得到了呂不韋的重視,因此得到了秦王的重視,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順序,還離間六國君臣,先後被封為客卿、廷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出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足見,李斯不僅功勳卓著,而且在秦國的地位斐然。秦朝時期的丞相之位,含金量還是很高的,甚至能夠左右地位的傳承,要不然他也不能和趙高合謀篡位,廢公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所以,李斯先是政治家,後是文人,而他傳世的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他政治身份的佐證,還是他政治意見的文稿 。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比如,李斯的《諫逐客書》鋪陳排比。縱橫議論、邏輯性強,富有文采。此文的誕生就是當時政治背景的體現,和李斯本人政治思想的文稿。當時,李斯設計離間六國,後六國也離間秦國,東方各國派了很多間諜到秦國做賓客,導致秦國大臣對客卿的意見很大,開始上書秦王驅逐外國一切來客。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於是,秦王下了逐客令驅逐卿客,而李斯也是外國來秦的卿客之一,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諫秦王不要驅逐卿客,而這封信就是大名鼎鼎的《諫逐客書》。此外,還有《行督責書》、《言趙高書》、《獄中上書》等,都是他政見的直接反映,但是雖然有政治性,可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這才流傳後世。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再有,李斯在跟隨秦王巡遊的時候,秦王五次的封禪刻石銘文,有四次出自李斯之手。比如,《鄒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臺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通。這些銘文,都是三句一韻的詩體,質實雄壯,對後世碑銘文有重要的影響。

整個秦朝,為何只有李斯一個人的作品留下?

所以,由於秦代的政治背景,用重典治世,文學創作背景嚴峻,導致文學作品稀少。而李斯由於政治地位的原因,才使得他的文稿傳世,成為秦朝唯一有文學作品傳世的文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