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不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世界古代歷史上出奇制勝的戰例。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

大理國是由少數民族白族所建立的一個政權,它的統治範圍包括雲南全境以及四川西南部,甚至於越南、緬甸的小部分領土。

忽必烈向蒙哥汗建議,避免與南宋發生衝突,繞過南宋佔據的四川,取道吐蕃,向大理國發起進攻,佔領西南的土地,從西南迂迴包抄宋朝,蒙哥汗欣然同意。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

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令其弟忽必烈、大將兀良哈臺攻打大理國,蒙哥封摩梭蠻主為瑪哈羅嵯,翌年平,並委段興智續任總管。當年12月,大軍乘冬季封凍之機,越過黃河,進入河湟之地。1253年春天,大軍經過鹽夏,四月出蕭關,六月進駐六盤山,八月抵達甘肅南部的臨洮。1253年10月,忽必烈的中路軍和兀良合臺的西路軍進入大理國境。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

大理天定二年(1253年)10月,忽必烈親率中路軍過大渡河,抵金沙江。大理國主段興智聽聞蒙古軍殺到,便想投降。大理軍雖然在金沙江周邊諸多城寨中英勇抵抗,卻無法阻擋蒙古軍前進的步伐。一路上多位酋長歸附,獻計用革囊渡江。蒙古軍遂用皮筏渡江,到達麗江,即歷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勸降,但大理相國高泰祥主張堅決抵抗,殺了使者。

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元跨革囊,千里奔襲滅掉大理國

12月,忽必烈大軍一路直下,長驅直入,進軍龍首關,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就直逼大理城。隨後,兀良合臺率領的蒙古西路軍也渡江到麗江縣塔城、巨甸、石鼓。東路軍過金沙江到達楚雄、姚安,對大理城形成合圍,大理國內貴族紛紛投降。段興智與相國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戰,慘遭大敗,棄城而逃,蒙古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地攻佔了大理城。忽必烈隨後命令姚樞以裂帛為旗,上寫止殺,嚴格禁止手下士兵燒殺搶掠,社會秩序很快穩定下來。

大理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北歸覆命,留兀良合臺追至昆明,活擒段興智。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見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懷柔,賜其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元滅大理之役,為徹底滅亡南宋奠定了基礎,“元跨革囊”是雲南歷史的里程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