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在中國古代,城門在整座城池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管戰爭年代也好,和平年代也罷,只要是在冷兵器時代,城門就關乎著城內幾十萬百姓的安危。一般來說,城池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只要把他們拿下,攻城方基本就可以宣告勝利。然而,對那些攻城的將士們來說,他們在攻城時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的戰術燒燬木製城門,這是為何?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第一,城門其實非常堅固。古代城市的城牆不但可以圍住整座城市,通常情況下還要圍上兩圈,內圈叫城,外圈叫郭。城是城市的核心,俗稱“內城”;郭是這個城市的外圍,俗稱“外城”。另外,內城的城牆高厚,外郭城牆較低,攻城時,往往也是外郭城牆先被攻破。可是,木製的城門與城牆相比,也是比較容易攻破的那一方。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一般情況下,存在於歷史上的城門都是非常堅固的,施工時,百年老樹,甚至是千年老樹的軀幹部分才是城門的首選材料。其次,為了保證其堅硬程度,還要選用鐵樺木(棗木也可以)這樣高階的木材,而且它們還有一定的防火性。最後,城門上還要上塗上一層漆,有條件的話,還要加上銅釘、鐵條等材料,使得整個城門的堅固性和防火性大大提高。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第二,城門在設計之初都採用了滅火設計。眾所周知,城池一般都建在近水地帶,即使沒有水,城主也要差人挖一條護城河出來。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襄陽城堪稱華夏第一城池。每逢戰事吃緊時,城內軍民就取護城河的水用來滅火,甚至還可以直接飲用。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此外,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誌·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由此可見,護城河非但可以滅火,還不用擔心在雨季時發生洪澇災害,有護城河存在,放火燒城門這種操作就完全不可行。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第三,即使燒燬了第一道城門,後面還有埋伏等著他們。甕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有著“天下第一甕城”之稱的中華門不僅具有三道甕城,還有四道門垣,每個城門都有雙扇包鐵門,還有可以上下啟動的千斤閘,此外,甕城內還有27個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餘人。公元1561年,忠國公石亨謀反,為了儘快衝進宮裡,他就選擇了縱火燒門。結果守軍不但不滅火,反而給大火添柴,以至火勢越來越大,叛軍反而死傷嚴重。

古代攻城時,為什麼將士們寧願爬雲梯登上城牆,也不採取火攻戰術?

事實上,一旦攻方放火燒城門,守軍第一反應不是滅火,而是加大火勢。只要火勢變大,站在下面的叛軍首先就會被波及,他們不但靠近不了城門,反而會因為強行闖入產生死傷,守軍再趁勢撒一些油下來,這場仗也不用再打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