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孔子的畫像都是根據史書中有關於孔子相貌的描述而成,雖然外貌頗有些異像“額頭前凸不平、眼睛鼓得很大、鼻孔有寫外翻、兩顆齙牙外露、耳垂吊得很低”,但整體看來,孔夫子眉須飄然,衣著寬鬆,儼然大智者的形象。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儒家學說自漢武帝時期成為百家之獨尊,延續千年的發展,儒學逐漸地和文人書生等同起來。無非就是治學有成就之後入仕為官,報效君王治理天下,似乎都是些舞文弄墨、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所謂“儒雅”、“文弱書生”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形象。

對儒家形成的這樣刻板印象,自然有歷史發展的原因,但事實上這肯定是存在誤解的,最起碼,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自己就是一個文武全才。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孔子周遊列國,且不說那個時候各個地方的社會治安有多麼複雜,就光憑藉車馬和雙足走遍天下,這就不是一個文弱書生能夠做到的事情。孔子的父親本就是當時魯國的一位武將。史料有記載孔子除了擁有異於常人的相貌,他還擁有異於常人的力氣。古代的城池大門乃是城池最後的一道防線,古代用的攻城車,碩大無比的圓木撞擊城門,有時候都未必能輕易得逞,可見城門材質之厚重堅實,開關城門都是得依靠幾個人的力量才能做到,但史書中說,孔子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推開城門,可見其力量之大。另外,孔子出行都是經常佩劍在腰的,並非畫像中衣著飄然的樣子。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再者,當時周朝的教育思想是“君子六藝”,其中有包含了“射”、“御”,射即為射箭,御即為騎馬駕車。“射”、“御”兩藝皆有細分內容,就光是這個“御”所包含的幾個考核標準遠比我們現在考駕照要難得多了。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諸侯爭霸的亂世,本質上是一個尚武的時代。之後的儒家思想在中國趨於一統的背景下,作為封建王朝的統治工具,更多需要儒家思想核心中“尚文”的一面。所謂文臣武將,臣子以文報國,將軍以武報國。到了大宋王朝時期,宋太祖定下來“重文輕武”的國策之後,文化方面雖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長期受到外族侵入,至於後來滅國,讓後世人明白失去了武力的庇佑,面對國家危亡時,文人孱弱無力的一面。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儒家學說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讓我們對儒者也形成了一個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從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來看,起碼他本人不是一個孱弱無力的書生形象。

人要做到“以德報德”其實容易,別人給予你善意之舉,你以善意回報,這是多麼順暢的事情,而要做到“以直報怨”則並不容易,孔子說用寬容來回報怨恨就是縱容罪惡的擴散,可如果自身沒有實力,又如何能夠制住罪惡呢!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所以,孔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是他腰間的佩劍特別鋒利的緣故。

說儒家都是些文弱的書生,孔子腰間的佩劍肯定不會答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