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武則天在位的時候,西域有個小國派使者來長安進貢,貢物很多,有三件最為著名,據說是什麼毗婁博義天王的額骨舍利、辟支佛的舌頭舍利,此外還有一枚叫做青泥珠的明珠。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武則天其實對信佛不置可否,但也不像後來的唐武宗那樣禁佛。既然有域外小國來朝貢,也就很高興地接受了貢物。

收到貢物後,連武則天這樣的人都對這些寶物歎為觀止,為了體現“與民同樂”的精神,武則天還下令,把三件最珍貴的寶物做個展覽,讓天下百姓都能開開眼界。

於是,宮中內衛把毗婁博義天王的額骨和辟支佛的舌頭陳列在皇宮門口,讓所有人都能觀賞。

大家看到,那個所謂的額骨幾乎有胡床那麼大,而辟支佛的舌頭則外觀青色,大小和牛舌頭差不多。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而那顆青泥珠則只有拇指大小,稍微呈現隱隱的青色。

長按附近的百姓幾乎傾家而出,大家相約前來皇宮門口觀賞寶貝,一時間人潮洶湧,前後延續了一個多月。

武則天對這些寶物也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尤其是那顆所謂的青泥珠,還有點懷疑是不是真的那麼寶貝,也不知道這珠子有啥用處,最後就賞賜給了西明寺,讓他們當作了鎮寺之寶。

西明寺裡的和尚收到青泥珠後,也不知道有啥用途,但畢竟是皇帝賞賜的寶物,也不敢輕易褻瀆,就把珠子鑲嵌在大殿上的金剛塑像額頭上。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斗轉星移,時間一久,人們就慢慢忘記了當年的三件寶物,青泥珠這個名字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了。

這一年,西明寺主持高僧開壇講經,有個西域的胡人也萬里迢迢來到長安聽講。

胡人在西明寺聽講時,不小心看到了青泥珠,竟然就捨不得移開目光,在西明寺聽講經的十多天裡,總是在青泥珠附近坐著,一門心思觀察起寶珠來,根本沒有聽進去半個字。

胡人的詭異舉動被西明寺裡的和尚發現了,便問他是不是想買下這顆珠子?

胡人一聽欣喜若狂,對和尚說,只要你肯賣,請開個價,我必定不還價。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和尚一開始開價一千貫錢,西域人說太便宜了,說你還是再漲點,免得日後後悔。

慢慢漲到一萬貫,西域人還是說不能賤賣。最後,老和尚麻著膽開價十萬貫,西域人當即就付了錢買走了。

西域人買到青泥珠後,把它藏在自己的小腿肚裡,立即動身回去西域。

西明寺的和尚把一顆看上去是廢物的珠子賣了十萬貫錢,當即進宮稟告邀功。武則天聽了覺得這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就下旨把那個西域人帶回來問話。

可西域人已經離開幾天了,官兵花了好幾天才追上,並把他帶到武則天面前,問他珠子去了哪裡。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西域人一開始說被自己吃了,官兵可不管你,當即就拔出刀來說要剖開他的肚子拿回青泥珠。

嚇得西域人魂飛魄散,只好說出青泥珠被自己藏在小腿肚裡。

於是,官兵挖開西域人的小腿,果然發現了青泥珠。武則天心裡很納悶,便問他為什麼出這麼高的價格買一顆平白無奇的珠子,還收藏得這麼嚴密。

在一番盤問下,西域人最終還是說出了實情。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原來,西域有一個叫青泥的湖泊,大概是因為湖泊裡的泥巴顏色發青而得名,湖泊裡盛產珠寶,可裡面那青色泥巴卻不知道有多深,導致人們很難從裡面挖到珍寶。

但西域故老相傳,如果能找到青泥珠並把它放進青泥泊裡,裡面的泥巴就馬上能變成水,泥土下的珍寶就唾手可得了。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聽說這一顆看上去很普通的珠子竟然有這麼大用途,武則天才知道,這麼些年來,自己差點就暴殄天物了,於是就把青泥珠收藏在宮中,還交代西域人不得外傳。

從此之後,青泥珠就成了大唐皇宮的一件藏寶了,到唐玄宗的時候,還經常拿出來把玩過,可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青泥珠也不知道下落何方了。

民間故事:小國來大唐進貢,武則天也不認識青泥珠,下落何方?

更遺憾的是,武則天當年也沒有問清楚青泥泊的具體位置,如果當時能詳細記下來,說不準千百年後,人們還真能從那裡發個大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