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解惑丨“中國”之名何時定

解惑丨“中國”之名何時定

“中國”作為國名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為什麼西方稱中國為China?

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考證,雖然“中國”這個詞在我國的文獻中出現很早,但作為“民族國家意義上的‘中國’概念,是在與近代歐洲國家建立條約關係時出現的”,也就是說,“中國”作為國名是近代才確定下來的,近代之前,我國其實沒有固定的國名。

近代大學者梁啟超對我國曆史上“無國名”一事痛心疾首。1901年,他在《中國史敘論》中說:“吾人所最慚愧者,莫如我國無國名之一事。”既然沒有國名,那麼,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是如何稱呼自己的呢?名稱很多:赤縣、神州、海內、華夏、中夏、九州、九牧、九區、九域等。更常以朝代作國名,如大漢、大唐、大宋、清國。

由於沒有固定的國名,古代外國稱呼中國也五花八門,希臘、羅馬稱中國為“賽里斯”,意謂“絲國”;古印度稱中國為“支那”“震旦”“脂那”等,這大約是“秦”的音譯變異而來,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早於秦的“周”或“姬”兩個中國西部古國名的波斯語和梵語的音譯;日本曾長期稱中國人為“秦人”,稱中國為“漢土”“唐土”,明治時期稱中國為“清國”,中日甲午戰爭,日本叫“日清戰爭”。

據馮天瑜考證,“中國”一詞較早出現在周初,依據是,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縣賈村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內底有銘文122字,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武王打敗了商國,就在廟裡祭告上天說: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由此統治民眾。

這是迄今所見最早有“中國”一詞的文獻,“中國”在這裡的意思是“天下的中央”。此後,先秦典籍《尚書》《詩經》《左傳》《孟子》等也多次出現“中國”一詞,共有4種含義,分別是“京師”“國境內”“諸夏領域”“中等之國”。由此可見,古代文獻中“中國”一詞主要是一個空間方位和地理範圍的概念,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師(首都),與“四方”對稱。

隨著歷史的發展、疆域的變遷,“中國”所指的地域範圍也不斷擴大。西周及春秋早期,“中國”指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秦統一天下後,“中國”範圍擴大到長城內外、臨洮(今甘肅)以東廣大地區;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疆域範圍達到頂峰,北起薩彥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帕米爾高原,東極庫頁島,約1380萬平方千米。

秦漢至明清,這樣的地理中心概念逐步發展出華夏中心的世界觀念和華夷二元對立的國際觀念,形成一種封閉的自我中心主義。

“中國”以非正式國名與異域外邦相對稱,首見於《史記·大宛列傳》,該文記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有這樣一段文字:“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乃令騫因蜀犍為髮間使,四道並出。”但這種用例,當時並不多見。

“中國”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家概念,萌發於宋代。馮天瑜對此時“中國”概念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漢唐時中原王朝與周邊維持宗主對藩屬的冊封關係和貢賚關係,並未以對等觀念處理周邊問題;趙宋王朝則不同,北邊出現與之對峙的契丹及党項羌族建立的王朝——遼與西夏,這是兩個典章制度完備、自創文字並且稱帝的國家,又與趙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宋朝一再吃敗仗,以致每歲納幣,只得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以對等的國與國關係處理與遼及西夏事務,所以宋人所用“中國”一詞,便具有較清晰的國家意味。

一個朝代自稱“中國”,始於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國書,稱己國為“中國”,將日本、高麗、安南、緬甸等鄰邦列名“外夷”。明清沿襲“內中外夷”的華夷世界觀,有時也在這個意義上使用“中國”一詞,但仍未以之作為正式國名。

近代,西方列強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清朝需要與全然不同於周邊藩屬的西方民族國家打交道,須以一個正式國名與之相對應,“中國”一詞開始在這種交往中使用。

因為俄國是離我們最近的西方國家,所以,這種國際關係最先發生在清俄之間。1689年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開頭以滿文書寫清朝使臣職銜,譯成漢文是:“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與俄方的“斡羅斯(即俄羅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對應。

但從歷史文獻看,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前,這種用法還是個別事例。當時的清政府還是在“華夷秩序”框架內處理外交事務。比如,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與英王喬治三世的往還信函中,英王國書稱“向中國最高君主乾隆致意”,多次稱清方為“中國”,而乾隆皇帝復喬治三世書從未稱己國為“中國”,通篇自稱“天朝”。可見當時中國朝野只有內華外夷的“天下”觀、“天朝”觀,沒有權利平等的國家觀、國際觀。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兩國來往照會公文,言及中方,雖然仍有“大清”“中華”等多種提法,但用“中國”自稱逐漸多了起來。林則徐的對外信函,一再用“中國”與“外國”對舉,以“中國”稱自己國。

漢文“中國”一詞正式寫進外交文書,首見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署的中英《南京條約》,該條約既有“大清”與“大英”的對稱,又有“中國”與“英國”的對稱,並多次出現“中國官方”“中國商人”的提法。

近代中國面臨東西列強侵略的威脅,經濟及社會生活又日益納入世界統一市場,那種在封閉環境中形成的虛驕的“中國者,天下之中”的觀念已日顯其弊,具有近代意義的民族國家意識應運而生。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公元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英文為China。自此,“中國”成為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亦以“中國”為其簡稱。

“中國”一名,於三千年間沿用不輟,其詞義屢有遷衍:由初義“京畿之地”“四夷之中”,演為“中原”“中土”,乃至近代成為“萬邦之一”的正式國家稱號。“中國”詞義的演繹,昭顯了中國人國家觀念以至世界觀念形成的歷史——從“天下中心”觀走向“全球一員”觀,這正是國人現代意識覺醒的標誌。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