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口上”是今廊坊市文安縣西北部一個村莊的名字,其原名“王村口”,西與雄安新區的雄縣相鄰,且古代一直隸屬雄縣。姚文燮纂於康熙十年(1671)的方誌《雄乘》仍記為“王村口”,民國十八年(1929)所印秦廷秀等修《雄縣新志》已改記“口上村”,與史各莊、霍留鎮、回回營一起都在該縣的第三區(南區)。據傳,明朝永樂年間(1403)由王氏母攜一子一僕,由小興洲遷來此村。王氏的兒子成年後,生有四子。其中的三子均在本村生活,只有第四子考入京城太學,被分配到雄縣任教,之後才於縣城定居繁衍下來。至清代初年,口上村王氏已經成為京南的名門望族,尤其是還出了一位“國朝閨秀”第一的才女——王淑昭。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開啟清朝盛世基業的康熙大帝,某日偶來興致,命群臣各賦詩一首,詩中必須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字,缺一不可,且限時交出。眾文臣一時難以作出,康熙只好把交稿時間改在次日早朝。第二天早上,一張張工工整整的詩稿都被呈送到康熙面前,他逐一閱看,突然被一首題為《思夫詩》的作品吸引,拍案大聲叫好。詩中寫道:

一日思君隔九溪,尺書四六寄遼西。

雙雙兩兩聞歸雁,五五三三聽曉雞。

萬丈悉悵人易老,百千情緒半難齊。

欄杆十二從頭數,七八黃鶯不住啼。

全詩不僅把十三個數字巧妙地寫進去,而且言從字順,意真景切,才情四溢。康熙立刻宣見詩作者王企埥,沒想到他卻自招,全詩皆出自其姐王淑昭之手。康熙喜出望外,不但沒責罰王企埥,而且要封王淑昭為“六宮女師”,並派遣官員帶著金帛聘禮去請。

這則軼事據說出自其夫家的《左氏族譜》。民國十八年修《雄縣新志》載李之 撰《左太夫人墓誌銘》中亦有類似敘述,其文記:“是時,仁皇帝以天縱之聖治太平之基,萬幾清晏,與詞臣敷英掞藻,追唐虞庚歌拜颺之盛。適外域遣使賦詩,上頌命群臣和,埥祈孺人代成二律以獻,大蒙嘉賞,復以實奏,上由是知孺人之德與學矣。逾數月,詔為六宮女師,遣官齎金帛為聘,孺人以老眊不敢奉詔,撰陳情表。上省覽良久,允其請,益重其品焉。”該則史料雖然簡短且與族譜所記不盡相同,但至少說明王淑昭肯定才華卓異,並因得康熙的褒獎而傳揚久遠。

稱王淑昭為“國朝閨秀”第一才女的,是晚清河間府東光縣廩生、曾官博野教諭的於春霑。在他所編的《浴泉詩話》一書的卷二,起筆即稱:“餘編天河詩,國朝閨秀得四十餘家,當以王氏淑昭為第一”。於編《天河詩》現在很難見到,而其所言“國朝閨秀”第一,確非空談,是與全國四十餘位才女比較而說出的。王淑昭嫻於詩,她的詩作有元白之風,黜詞華、尚質樸,不同於尋常女子描紅刻翠之詞、相思情愁之感,無柔媚語、有巾幗氣。乾隆間文人唐仲冕評“其詩長於五言,有林下風味,諸體氣韻亦高,近時巾幗多以吟詠為賢。”曾與紀昀等有“河間七子”之稱的獻縣文人戈濤對其詩有“善怨”之贊,稱“詩莫難於能怨,不當怨而怨,畔;當怨而不怨,慢。孺人三十未字,顯然行之詞章,此真得風人之旨,蓋非流俗所能知者,若孺人,可謂善怨矣!”然而可惜的是,王淑昭平生所作詩文臨終前付之一炬,其後人遍索諸親戚輯成《王太夫人遺稿》一冊兩卷,收詩一百五十餘首,含雜體、絕句、五律、七律、長律五種詩體。古代女性作家,記載極少。一九五七年,著名文獻史家胡文楷翻檢群集所撰《歷代婦女著作考》即收有此書。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王淑昭的生平主要見於雍正癸卯恩科進士甥孫李之 撰寫的《皇清敕封孺人左太夫人墓誌銘》和獻縣戈濤撰寫的《左孺人傳》。民國十八年修《雄縣新志》不止全文載錄李之 所撰墓誌銘,還在《清閨秀》載有她的專傳。據載,王淑昭生於順治九年(1652)夏,年八十七歲而卒。她非僅有詩才,而且聰穎早慧,博學多識,通經貫史。戈濤《左孺人傳》記:“跡其生平,臨大難、決大疑、辭大寵,壹皆出於學問之氣,蓋非尋常雕文繪藻女子也。”李之 所撰墓誌銘對其一生總結說:“孺人平生仁恕,居心篤於友愛,酷嗜書,終身未嘗釋卷。自經史子集以及雜錄瑣記,靡不畢覽,尤究心於《廿一史》,逐卷皆能默識,嘗謂吾一生學識盡出於此。方十齡,下筆前言立就,博奧宏深,不能窺其所際。”

對王淑昭的聰慧好學,父親非常喜愛,撰《示長女·其二》詩說“青箱誰可繼,吾女正難辭”,將她視為可傳家學的希望。後來母親過世,就由她帶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獨居,既照料他們的生活,還教他們讀書。後來,弟弟王企埥中康熙二十四年(1685)進士,進京做了刑部官員,還曾幫他理清大案、賦詩解難,贏得康熙皇帝的嘉許。

王淑昭雖為才女,卻非美女。戈濤在《左孺人傳》中記:“餘少時猶及見孺人,狀貌類村媼,語質樸無文,頹然若未嘗有學者。”儘管博學多才,王淑昭雖及笄多年仍待字閨閣。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河間名門之子左印奇聽聞她的賢才,始慕而成配。婚後,兩人“互扣學業,相視莫逆,詩文唱和無虛日”。左印奇先後宰廣東恩平、河南涉縣,凡二十年不置幕賓,一切薄書訟牘,都是王淑昭代辦;同時處理家政,王淑昭亦“纖細俱中法程”,甚得內外欽敬。丈夫亡於任上後,她即隨弟王企埥一起生活,弟弟官至江西巡撫,且多有建樹,與姐姐多年的背後支援點撥不無關係。雍正六年(1728)七月,王淑昭之子左方煥出任河南汝寧府確山縣知縣,已是七十七歲高齡的王淑昭不能同去,仍諄諄囑託他要“視國事如家事,愛民如赤子”。及蒞任,左方煥諮訪利弊,一遵母命。

王淑昭晚年恬淡自適,以義理養心為本,與造物者為徒,終日凝神定志,悠然浩然,耳聰目明,發無半白,只因偶感微恙,於乾隆三年(1738)端坐而逝。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才女王淑昭生於京南的—個累代官宦之家。祖父王喬棟(1587—1645),字弱侯,號北愚,生而母歿,隨祖長於江南。少有文名,萬曆四十年(1612)舉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授陝西朝邑縣令,後改順天府教授,為官清直,剛正不阿,累遷湖廣糧儲道右參議。明末,李自成帶兵襲擾,楚中大亂,諸道監司多棄官而逃,惟喬棟單騎赴任,身掛七印。督糧至興國,城破被俘,不屈而死。《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三《忠義七》有傳,以忠烈入祀鄉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賜諡“節愍”。

王淑昭父親王炘(1617—1672),字濟似,號曉巖,別號茨庵,是王喬棟次子。明清代濟寧人潘應賓作《茨庵詩鈔序》記他:“聰慧過人,讀書十行俱下,善屬文,灑灑千言立就”。如此卓異的才華,深深得到歷史上一個極為著名的人物——孫承宗的賞識,並將自己的孫女許配給他。因之,孫承宗即為王淑昭的外曾祖父。

孫承宗(1563—1638),字稚繩,號愷陽,保定府高陽縣(今屬河北省保定市)人,是明末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13歲應童子試,即以成績優異而享名。至萬曆二十二年(1594)始中舉人,後於萬曆三十二年(1604)考取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文安姜璧家讀書多年,被以“寓賢”載入當地縣誌。孫承宗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而後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經略遼東,修築寧錦二百里防線,大膽起用袁崇煥等名將,統領軍隊十一萬,功勳卓著。但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皇太極包圍京都時,朱由檢急召孫承宗,運籌帷幄將清軍擊退。而不久,又遭朝中大臣彈劾,再次辭官回鄉。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攻至,率家人抵禦,城破被擒,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均戰死。弘光元年(1644年),獲南明追贈太師,諡號“文忠”。清高宗時追諡“忠定”。傳世著作有《高陽文集》三卷、《菱湖記事詩》三卷、《督師奏議》十六卷、《孫文忠公詞》—卷、《車營百八叩》—卷、《三十五忠詩》—卷。

王炘初隨父官福建,事無大小皆參議,屬吏都稱他神明。後入東閣大學士晉江黃景昉幕府,與名士陳子龍、吳偉業等著名詩人學者交,才學益進。父亡,悲痛致疾,以忠烈之志相繼,絕意仕進。寓居江南西圩,以課子女讀書為業,一家唱和無虛日,或有勸仕者,一概不應,作《拂志篇》千餘言、《著悔》詩八首以表其志。三十年後始還故里,雖貧困益甚,而誦讀不輟,以老屋瘠田終老。康熙四十七年(1708),入祀鄉賢。著述有《越嘯近言》《西圩草》《茨庵前後集》《歸來稿》《病餘錄》,共百餘篇,編纂有《史存》《史抄》和《歷朝詩鈔》數百卷,今俱佚。現存僅有《茨庵集詩鈔》六卷,收錄於其子王企靖所編《畿輔七名家詩鈔》。《茨庵詩鈔》收有七言詩、五言詩等400餘首。詞藻富麗,古奧典雅,表現出較高的文學水平。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稱“格調高古,多河朔幽燕之氣,鬱勃之懷、興亡之感時流露於筆端。”

王炘有子女數人,以女王淑昭、子王企埥聲名尤著。另有一女,名不詳,李之 所撰墓誌銘記:“一妹,適李氏,亦稱博學,善詩文,同受知於聖祖仁皇帝”,亦曾同從父學詩,“各有佳句,謝庭詠雪,人競傳之”,也是一位才情富麗的女才子。《雄縣新志·清文苑》另載有王企堂,字紀遠,號雪坡,康熙四十年(1701)舉人,官江蘇荊溪知縣,著有《雪坡詩稿》四卷,有人亦記為王炘之子,現尚存疑。

王企靖,字苾遠,據當前學界的研究,以為生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卒於雍正二年(1724)夏。自幼聰穎,七歲隨兩姐學詩於父,得父讚許,母恐詩詞風雅有擾舉業,中輟不學。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進士,歷任廣東道御史、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等職。康熙五十九年(1720),擢升江西巡撫。後以康雍之變受到牽連,被革職發配築布隆吉城,卒於蘭州道中。在任江西巡撫期間,《畿輔七名家詩鈔》《明詩百一名家集鈔》兩部詩歌總集。其中,《畿輔七名家詩鈔》四十六卷,收錄申涵光《聰山詩鈔》、楊思聖《且亭詩鈔》、郝浴《中山集詩鈔》等七位詩人的3414首詩歌。本集第一次專門輯錄了清代本朝畿輔詩人的詩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使王企埥的聲名在同門中更響。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康熙十七年(1678),王淑昭與河間縣城南大漁莊村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敬祖的次子左印奇喜結良緣。此左氏家族,在京畿亦書香綿延,聲名遠震。

今河間市城南有大漁莊、小漁莊等村落,原稱為“漁翁莊”。這一帶左姓很多,皆以左君美為始遷祖。據乾隆《河間縣誌》《河間府志》《左氏族譜》等文獻記載,漁莊左氏原居安徽廬州金斗(今安徽合肥市),元朝末年,左氏弟兄三人長名君美,次名君弼、三弟名君輔。父親帶領長子、三子駕舟掄網打魚,二子君弼隨朱元璋帶兵打仗,屢立戰功。明朝建立後,左家表舅、宰相胡惟庸為“胡藍之獄”首犯被誅,因害怕株連,左氏兄弟四方逃避,君弼棄官輾轉逃避到鹽山,君輔逃至山東膠東半島下落不明,君美逃到河間府城城西南十里唐河,又稱溏水岸邊依以打魚為生,子孫繁衍遂成村落,即“漁翁莊”。

自左君美遷至河間後的700餘年間,左氏家族人材輩出,尤其以九世左敬祖最為有名。左敬祖,字虔生,號念源,祖父左圭,父左鵬程,皆以孝義著名。順治六年(1649),左敬祖舉會試第一,殿試位列二甲第十名,授進士出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仕順治、康熙兩朝,累官左副都御史。清政廉明,剛直不阿,凡有關國計民生及地方利害、水旱災荒無不條陳懇切。上疏皇帝緩徵輸、寬徭役、旌廉吏、禁奢糜四事為當朝所稱讚。所奏《請減徭役疏》被順治帝恩准後,使一些貪官汙吏不得不收斂暴虐行為,百姓拍手稱快。曾擔任康熙皇帝的老師, 被稱為“左公吾師”。後因年老多病告老還鄉,病逝故里。康熙皇帝御祭碑文石碑及翁仲、石獸、須彌座望柱。博通五經六籍,尤精於易。著有《四書抄訓》《易經抄訓》《理學真傳》等。康熙二十八年(1689),入祀鄉賢。

左敬祖有六子,長子印全、次子印奇、三子印文、四子印恂、五子印儼、六子印喆。考取功名者有四:長子印全,順治十一年(1654)拔貢;四子印恂,康熙七年(1668)官貢;五子印儼,順治十八年(1661)官貢,曾任浙江處州府縉雲縣縣丞。王淑昭是丈夫印奇,順治十四年(1657),因父親供職翰林院,以覃恩蔭為官貢,取中鑲紅旗教習,後考授知縣。

左敬祖之孫左方燾(1720年前後在世),康熙五十年舉人,博及群書,沈潛性理,歷授青州同知、高苑知縣等官,著有《詩餘選》2卷;十三世左元銓(1760年前後在世),乾隆十七年舉人,曾官寧晉縣教諭,著《粵環草》1卷、《秋聲吟》1卷;十三世左元維(1795年前後在世),乾隆五十一年副貢生,官河南府府學訓導,著《爽齋詩草》1卷、《絳宵詩草》1卷、《轍環草》1卷;十三世左元鎮(1785年前後在世),乾隆四十八年舉人,著《四書講義》6卷;十六世左喬(1797—1877),道光十三年進士,歷官灤州學正、保定府學教授,又於肅、河間等處主講多年。著有《瀛南詩歌》《瀛南志》《古今詩評》等十幾部。

今傳王淑昭所著《王太孺人遺稿》1卷,即是由其侄曾孫左元鎮錄,侄玄孫善泰、善溶同校而成。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由上面的追溯和探微可以看到,清代才女王淑昭與雄縣、河間,甚至高陽都有關聯。說其祖“口上”,除去當地王氏族譜的記載,還可從《雄縣新志》中得到一些佐證。如王企堂撰《建造王村口攔河壩碑記》,後有按語說:“王村口今名口上村,闡在村東半截河北口,趙王河南岸,所以洩五官澱之水者也。”直接說出了王村口與口上村的關係;而且王企堂肯定與王企埥關係密切,如果不和口上村有祖籍地關係,估計不會為撰這篇碑記。同時,也要注意王企靖的父親王炘與文安名士紀炅為莫逆交,且紀炅的妻子就是王炘之妹,紀炅也即是王企埥的姑父。

因此,口上村不僅始終與文安有著緊密的天然聯絡,而且清代才女王淑昭之族的祖籍應即在口上村。古今地域區劃總在變化,如西晉張華籍在固安,今原址卻屬大興;而口上王氏之族原雖屬雄縣,現卻址在文安。區劃雖有異,原址仍未動,對其進行文化尋根與挖掘保護都是必要的。

許振東‖才女祖“口上”,京畿尋芳蹤——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及其家世探微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