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屈原非常愛楚國,楚國滅了,屈原跳江自殺以身殉國。從歷史縱向來看,楚國雖滅,其實楚國的土地、人民、文化都還在,滅亡的只是楚王和國家稱號。可以這樣認為,楚國不是滅國,而是滅朝。楚國的統治者從羋姓換成了嬴姓,國家的稱號從楚國換成了秦國。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但是站在當時歷史來看,又確實是滅國,因為當時楚國人和秦國人是不同的民族,那可是活生生的外族入侵。秦國滅掉了楚國,秦人征服了楚人,從此沒有楚國人,只有秦國人,可以稱得上是亡國滅種。

因此我們更加能夠理解崖山發生的大規模自殺殉國事件。元軍入侵,南宋軍戰敗,丞相陸秀夫背起八歲的小皇帝投海殉國。據說跟隨他們跳海殉國的民眾多達十萬人!十萬民眾估計是有些誇張了,三五萬人倒是比較可信。按元朝的說法,戰後海上浮屍十萬,我想這裡面大多是戰死的宋兵,他們是為國捐軀,不是投海殉國的民眾。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南宋程朱理學盛行,臣民被灌輸忠君思想,宋兵以死戰鬥,民眾以身殉國,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元軍的殺戮太厲害了,我曾看到一個數據南宋滅亡時,有3000萬漢人被殺。不知道這個資料是怎麼來的,不知道是否準確。有個說法“崖山之後無中華”,我想就是為了說明漢人被殺戮太多吧。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元朝對漢人如此殘暴,按說元朝滅亡時漢人都應該高興才對。但據史載,元末時有42位元朝的科舉進士站出來與紅巾軍血戰,他們要為國捐軀,要以死報國。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南宋末代宰相陳宜中為了抗元,帶一小股軍隊戰略撤退到泰國,以圖尋找時機收復故國。最終陳宜中客死異鄉也沒能達成心願。陳宜中的弟弟陳自中,也是抗元將領,兵敗後自殺殉國了。

陳氏可謂是滿門忠烈,抗元英雄,然後陳氏後裔中有個人叫陳達,他就是站出來保衛元朝的42個進士之一。元朝滅亡時,陳達痛不欲生,欲投河自盡以身殉國,結果被明軍把他救上來了。陳達又要拔明軍士兵的刀抹脖子,被明軍奪刀救下。兩次自殺都沒死成。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明朝滅亡時,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殉國,跟他一起上吊的還有一個太監。明末太監們的表現還真讓人沒想到,宮裡幾百太監竟武裝起來跟李自成闖軍幹了一仗。他們伺候人在行,打仗當然不在行,可想而知應該是被闖軍碾壓了。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滿朝文武大臣上千人,有的逃跑了,有的簞食壺漿迎李闖王,但也有28個官員以身殉國了。

明朝開國功臣的後人們很多都投降了。徐達的後代魏國公徐允爵帶著一幫大臣在南京降清,據說他的家產後來被清朝充公了。包括湯和的後人湯國祚、李文忠的後人李弘濟也都降清了。

元人和清人對於漢族來說都是外族,按說應該同等對待啊。為什麼南宋滅亡時以身殉國者很多,而明朝滅亡時殉國者少了、投降者卻多了呢?這是因為明朝時程朱理學忠君那一套思想已有所衰落,人們更傾向於現實考量,保住個人性命恐怕比忠君殉國更重要。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晚清時期,民智開了一點,理學道統已被很多人唾棄。因此清朝滅亡時,殉國者就更少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福建新軍也舉事了,閩浙總督松壽派兵鎮壓失敗,然後他就吞金自殺殉國了。不過鬆壽的自殺,恐怕不能完全認為是殉國,他很大一部分是怕革命黨人報復他、折磨他吧。松壽是正白旗人,當年可沒少殘酷鎮壓革命黨人,秋瑾女俠就死在他的手中。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江西巡撫馮汝騤(kuí)算是比較純粹的自殺殉國。武昌起義爆發,南昌的新軍很快也起事響應,南昌新軍學著武昌起義推舉黎元洪的做法,也推舉馮汝騤為都督,要他宣佈江西脫離清朝。馮汝騤堅決不從,後來服毒自盡了。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還有個相對較小的官——鎮江副都統載穆也自殺殉國了。載穆是鑲藍旗人,武昌起義爆發後,載穆眼見各省相繼脫離清朝,深感大勢已去,便讓手下旗人軍隊投降,以免無謂的死傷。載穆這樣做避免了一場殺戮,拯救了很多生命,也算是功德無量。事後載穆選擇了自殺,可能是覺得祖宗的江山亡在他這一代,無顏再活下去。載穆是皇家正統血脈,全名叫愛新覺羅·載穆,比末代皇帝溥儀輩分高一輩。

王朝滅亡了,那些殉國者到底值不值得?

清朝滅亡,有史記載有名有姓的殉國者就以上三人,相比於以前改朝換代的殉國人數已是大大下降了。

有人說國學大師王國維1927年投湖自殺也是殉國,我看有些牽強。王國維的遺書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依我看,王國維不是殉國,不是殉的那個清朝,他是殉道啊!他是忍受不了世事鉅變,忍受不了傳統理學道統的喪失。王國維投湖,魂歸去兮,他追隨的不是大清王朝的背影,而是程朱理學的背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