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 CHUN ]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 FEN ]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心·念」

願你一心,念念溫暖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01

最是一年春好處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據史書記載,田蚡這個人長得是又矮又醜,還貪得無厭。

就是這麼個看起來一無是處的人,卻因為有個好姐姐而一步登天。

他的姐姐是漢武帝的親媽,王太后。

田蚡是王太后同母異父的弟弟,據說因為田蚡讀過一些書,能言善辯,口才很好,在幾個弟弟中最得王太后的喜歡。

在漢武帝還沒有登基做皇帝的時候,田蚡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郎官,當時竇嬰大將軍正得寵,權勢地位如日中天。

田蚡為了與權貴靠攏,經常主動到竇嬰府中拜訪,陪侍竇嬰下跪起立,就如同竇嬰的子侄一樣。

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這樣的教誨顯然不適合田蚡,只是人沒有生有前後眼,田蚡不知道他根本不用如此費力,過不了幾年,他姐姐就會成為太后,他也會榮登丞相的大位。

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就是“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田蚡的問題就是他太不迷信了,如果他相信他的姐姐遲早要大富大貴,也許他就不會去做那些讓他尊嚴掃地的事了。

母親早早為他們算過命,尤其是王家的兩個女兒,都是主貴的命。

為了不讓命運旁落,本來王娡都已經嫁人了,彪悍的母親生生把女兒王娡又從婆家搶了回來。

是不是沒有這麼一搶,也就沒有後來的漢武帝了,也不好說。

反正漢武帝的姥姥確實是個狠人,生的兒子也狠。

田蚡狠在哪裡呢?

為了出頭,到權貴跟前卑躬屈膝就不用說了,主要是當他當上丞相以後,公然大肆接受賄賂,買官賣官。

《資治通鑑》上記載,田蚡所任命的官員多到漢武帝想任命一個官員,竟然都無處安插。

而據說來丞相府送禮的人需要排著長隊預約,府裡堆滿金珠玉器,後堂中的美女數以千計……

一個人沒有相當的個人修養,一旦擁有潑天的權勢和富貴,就很最容易迷失自己。

田蚡也不例外,這麼大的權勢富貴傍身,很自然地變得日漸驕橫起來。

在田蚡越來越有權勢的時候,很多善於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就從日漸失勢的竇嬰大將軍門下,轉到了田蚡的門下。

這時有一個很忠義的人,叫做灌夫,還對竇嬰不離不棄,忠心耿耿。

竇嬰有感於此人的忠義,便與灌夫結為至交,兩人相互來往,互相倚重,相處如同父子一樣。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02

最是一年春好處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虎落平陽被犬欺,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在不斷地重複上演。

曾經田蚡有多巴結竇嬰,後面竇嬰失勢後,就有多欺負竇嬰。

田蚡看中竇嬰家的一塊地,就無辜前去索要。

竇嬰不是田蚡,不會看到權勢比自己大的人,馬上就會為了五斗米折腰,所以自然不會平白無故地將田地送給田蚡。

但這無疑就得罪了田蚡,田蚡認為自己當初那麼卑微地服侍過竇嬰,現在他跟竇嬰要這麼幾畝田地,竇嬰都不捨得給,實在是大大傷害了他。

灌夫聽說田蚡無故向竇嬰索要田地,認為田蚡這是仗勢欺人。

灌夫為人剛強正直,好借酒使氣,對那些權勢在自己之上的權貴,必定給予凌辱。

對待田蚡,雖然他是丞相,灌夫也依然不將他放在眼裡,多次因酒後鬧事冒犯他。

田蚡挾私怨以報復,就向武帝彈劾道:“灌夫家屬在潁川郡橫行霸道,百姓都被害苦了。”

於是武帝收捕灌夫和包括旁支親屬在內的家人,都被判處公開斬首示從的罪名。

和灌夫情同父子的竇嬰不忍灌夫冤死,不顧家人勸阻上書營救灌夫。

漢武帝接到竇嬰的上書,允許他們與田蚡當著滿朝文武各自分辨。

在堂上,他們各自為自己分辨,又互相攻訐對方的錯處,後來參與論斷是非的大臣們也站成了兩隊,各有支援,相決不下。

王太后聽說此事後氣沖沖地不吃飯,說:“如今我活著,別人已經在欺負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他們都來宰殺他嗎?”

武帝惹不起自己的媽,沒有辦法,就將灌夫滿門處斬;竇嬰被斬首示眾。

只是這兩個人死了沒多久,田蚡也死了,歷史記載說田蚡一睡覺,就看到這兩個人的鬼魂來找他索命,就被嚇死了。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03

最是一年春好處

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這樣的人真是死不足惜

這是不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結果呢?

田蚡無端害死兩個忠義之人,我想大概也是會良心不安的,否則怎麼會有靈魂索命的事情出現呢!

有錢有權的人生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有沒有發現一個人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就像一棵沒有生好根的大樹一樣,遲早有一天會轟然倒塌。

物質和精神之間也有一種巧妙的平衡,物質基礎的豐盛,很容易造成精神世界的失衡。

看歷史就知道,有錢有權的人很容易養出驕橫狂妄的性格,尤其是權貴家的孩子,驕橫狂妄的性格幾乎是標配。

《易經》上說:“滿招損,謙受益。”

有權有勢的人家是缺書讀,還是缺好老師?

顯然什麼都不缺,但是孩子就是教不好。

就像田蚡,他出生時就不是平民,應該是他跟姐姐王太后的年齡還是有一定懸殊的;他出生時就已經很尊貴,長大後又得了那麼大的權勢,最後一手好牌還被自己打了個稀巴爛。

所以上天任何時候都是很公平的,他總是給你多少,就拿走多少。

你追求奢侈享樂,精神世界自然就會空虛乏味。

你追求精神世界的豐盛,對物質的追求就會自然無為。

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你去觀察那些能夠長期維持權勢富貴的人生,基本的人生追求都是簡單質樸的。

不管擁有多少權勢富貴,也依然會維持簡單的生活,不會刻意追求奢靡浪費的人生。

我想應該是因為有這個規律,所以世界上在貧困中掙扎的人總是佔大多數,因為大部分人都戰勝不了自己人性的弱點。

有錢有權的時候還不享受生活,那什麼時候享受呢?

這估計是一般普羅大眾的心聲吧!

但過於追求享樂的背後都是坑,步步享受步步坑,這真的不得不慎啊!

往期推薦

好不容易等來了富貴,朱買臣的妻子為什麼要自殺

面對曾經欺侮過你的人,要不要去報復?

孩子真的不用管,看石奮的言傳身教就知道了

讀完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關注我,點贊、轉發、評論。

校注|徐熬翔

點個

在看

”,

感恩遇見,願我們和摯愛的人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