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比御賜黃馬褂還高階的衣服

大家在看影視劇的時候常常聽到皇帝御賜頂戴花翎、坤寧宮吃肉、紫禁城坐轎騎馬、賞賜黃馬褂這些詞語,但是很少聽到“賞穿帶膆貂褂”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賞穿帶膆貂褂”。

什麼是“帶膆貂褂”?

“帶膆貂褂”是一種將貂的皮毛朝外,以絲綢織物為裡子的裘皮對襟外褂,貂褂也稱為“端罩”來自於滿語dahu。

“帶膆貂褂”的胸部和兩肩上,縱橫排列的白色圓形飾物,是貂的喉部皮毛,稱為“嗉”或“膆”。

“端罩”也就是“帶膆貂褂”在清朝穿用毛皮服裝不僅僅是習俗和風尚,而是身份等級的象徵,不同質地和形制的毛皮服飾對應著人們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絕不能隨意穿著,必須有皇帝賞賜才可以穿著,否則就犯了僭越之罪,會被嚴懲,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比御賜黃馬褂還高階的衣服

在咸豐帝和同治帝時期,“帶膆貂褂”僅僅賞賜兩件給大臣,一件賜給名臣李鴻章,另一件賜給了博學多才的徐郙,徐郙狀元出身,並得到慈禧賞識。後來同治年間又賞賜一件“帶膆貂褂”給大臣陳寶琛,陳寶琛得到賞賜後激動萬分,並寫了一篇《賞穿帶嗉貂袿感賦》,由此可見“帶膆貂褂”的尊貴。

比御賜黃馬褂還高階的衣服

晚清曲阜衍聖公孔令貽被“賞穿帶膆貂褂”並有一對“賞穿帶膆貂褂”的金字紅漆牌擺放在孔府大堂,可見對於官員是極其榮耀的。

比御賜黃馬褂還高階的衣服

根據清史《聽雨叢談皮裘》記載,古人衣裘,皆毛外革內。除了御賜的“帶膆貂褂”並對親王郡王大臣使用貂鼠、猞猁孫的皮毛也做了嚴格的品級穿戴規定,不得隨意穿著。

根據《穿戴檔》記載,要製作一件“帶膆貂褂”需要宰殺上萬只貂,從中選上好質地的貂尾才能製成一件成品,可見帶膆貂褂的珍貴。

清代公侯至文三品武二品官員冬季可穿貂褂,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貂褂僅僅是全一色的貂皮褂,而不是帶膆的貂褂,鑲有帶白膆的貂褂必須皇帝賞穿才可以,能穿帶膆貂褂的官員絕非等閒之輩,所以“賞穿帶膆貂褂”的尊貴遠遠大於黃馬褂。 (文:吳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