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性格決定國運,大明實亡與崇禎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吊死北京煤山之上,大明276年的國運也告一段落,這位大明天子不同於父兄,在位十七年勤政治國,可是國家在他的治理下卻是江河日下,直至亡國,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如此勤政的皇帝最後走上絕路呢,拋開外在原因,可以說崇禎皇帝的性格和治國理政方式讓自己最後變成了孤家寡人,陪他殉國的只有老奴才王承恩。

性格決定國運,大明實亡與崇禎

崇禎皇帝登基之時只有17歲,是一位青年皇帝,在治理國家上沒有經驗,但他自幼苦讀詩書,對古代帝王的治國之策瞭如指掌,他登基伊始就打掉了魏忠賢的閹黨,為東林黨平反,但這也讓他陷入了萬劫不復之中,古代帝王最講平衡之術,而崇禎皇帝想仿效古代聖主,不用太監,只用文人治國,可實際效果就是東林黨人都是清談誤國之流,而且非其黨徒一概不用,造成朝廷大臣互相傾軋,局面比閹黨當國時還要混亂,這也讓崇禎皇帝被迫再次請出他無比厭惡的太監們,來壓制東林黨,出爾反爾,帝王治國之大忌。

性格決定國運,大明實亡與崇禎

其次就是崇禎皇帝求治心切,恨不得在他的治下馬上重現貞觀盛世,可當時的社會環境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連續數年的大旱讓陝西河南山西等地多年顆粒無收,地方官和各地藩王又變本加厲盤剝百姓,最後官逼民反,其中原因崇禎皇帝自己非常清楚,所以他想招安這些被逼上絕路的亂民,派出主張招撫的楊鶴去主張招撫大事,可銀子花光後,亂民再次因為沒有飯吃揭竿而起,對此崇禎的辦法就是重辦楊鶴,將所有罪責推在他的身上,此後十幾年間,無論是清軍入關搶掠,還是陳新甲和清軍議和,所有大事小情出現過錯都要由臣子背責,也導致崇禎十二年以後,大臣們都不願再為這位皇帝賣命。

性格決定國運,大明實亡與崇禎

而他最要命的缺點則是優柔寡斷,這位天子對朝廷內外的大小事務事無鉅細,都親自過問,想打造天下一尊的威嚴,可是他的處理政務的能力實在有限,他想讓勳貴們捐款助餉,可大臣勾結太監裝神弄鬼,嚇得崇禎把這個想法作罷,他想和清軍議和,又怕落得個青史罵名,所以想讓大臣替他背鍋,可事機不密最終被陳新甲的僕人洩露出去,他怒殺這位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死,也讓此後的輔臣們都三緘其口,再無一人願意為這位皇帝出主意,

性格決定國運,大明實亡與崇禎

李自成西安稱帝,大軍直逼北京,在是否遷都的問題上,崇禎再次猶猶豫豫,希望由當朝首輔陳演提出遷都,可陳演是官場老油條,當然不會主動開口,免得日後成為皇帝的替死鬼,這也讓死要面子的崇禎皇帝錯失了最後挽救自己和大明朝的機會,國破身死,崇禎皇帝還在怨文臣誤國,可真正誤國的是他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