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梁山鼎盛時期,宋江突然提出招安的想法,令眾人大為不滿,反應頗大。許多讀者讀到此處,其實還是非常理解宋江的,畢竟朝廷勢力更為強大,梁山不可能是朝廷的對手。但事實上,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人家之所以反對招安,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不信你看梁山巔峰時期有多少兵馬?

水滸傳中,梁山是由王倫建立的,後來經過晁蓋宋江的發展,最終在梁山大聚義時到達實力巔峰。此時的梁山可以說已經是非常龐大的勢力了,大家都信心十足,準備牟足勁好好幹一把,讓那個腐朽的北宋朝廷不敢再胡來。但就在這個時候,宋江卻突然提出了想要招安的想法,直接令武松、魯智深等人當場發難,表示如果要招安,他們直接散夥撤了。武松等人的這一番話讓宋江大失顏面,但為了保持梁山的團結,宋江也只能好言相勸,最終將武松和魯智深等人安撫下去。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雖然暫時安撫了眾人的情緒,但宋江仍然是一心想著招安,並最終成功實施了這個計劃。站在宋江的角度,他認為招安更加有利於大家的前途,畢竟朝廷實力更為強大,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效忠北宋朝廷,帶著這麼多人去招安,他的前途肯定會一片光明!

而站在梁山其他人的角度,他們拒絕招安也是合情合理的。首先上到梁山的很多人都和朝廷有仇,是被逼上梁山的,抗爭一下也許還能活,如果貿然接受招安,不僅冤仇報不了,自己還有可能送命!

其次,梁山當時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憑藉他們的實力,完全是可以和朝廷對著幹,既然朝廷拿不下他們,他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過上好日子,那又為何要去投靠朝廷,接受管制呢?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很多人認為梁山眾人太過盲目自信了,雖然梁山眾人實力強悍,但朝廷畢竟是朝廷,兵馬遠多於梁山,真要是發起狠來,梁山肯定不是對手!實際上,大家之所以有這種誤解,主要還是對於梁山的實力不夠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巔峰時期的梁山,到底有多少兵馬?究竟有多麼的強大?

在書中,宋江率梁山眾人接受招安後,有三五千人不願跟隨,自行下山離去了,而他們駐紮在汴京城外後,曾有官吏向皇帝打小報告,說梁山有數萬人在城外,對汴京有威脅,從這份小報告我們可以看出,此時梁山的人數應該有個幾萬人,低於十萬人。至於具體有多少,我們接著後文看。

攻打遼國時,梁山軍兵分兩路,一路宋江帶頭,共三萬人,一路盧俊義帶隊,也是三萬人,再加上一部分人馬並未前去,比如水軍等等,所以說此時的梁山軍保底有近七萬人。再加上之前梁山離開的那些人,梁山巔峰時期保守估計也有七八萬人。要是再加上一些負責搞後勤的輔兵、民夫,那說梁山人數不少於十萬也絲毫不為過。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攻打方臘時,我們從原文中又一次可以看到梁山軍的真實實力,當時的梁山軍經歷過數次大戰,損失了不少人馬,但出征時,宋江和盧俊義仍然是各自率領的三萬人馬,再加上五千水師精兵,共計6。5萬人。有人很懷疑,梁山在之前的大戰中,並未損失108好漢,怎麼其他士兵卻損失了一兩萬呢?實際上這在原文中也有過交代,在宋江與遼國兀顏光作戰時,輸得比較慘,原文曾明說折損了大半人馬,這就比較好解釋減少的一兩萬人的去處了。

事實上,最開始的梁山,實力也是比較弱小的,只有幾百人,但是隨著晁蓋宋江的加入,梁山的名氣越來越大,投奔的人越來越多,而是前來投靠的人都是拉幫結夥的,帶來一大堆人,少則數百,多則上萬,尤其是關勝的加入,直接使得梁山人馬暴增近萬人,可以說,那些朝廷人馬的加入,成為梁山兵馬暴漲的一大因素。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巔峰時期的梁山實力可謂是非常強大的,有近八萬可以作戰計程車兵!高俅率13萬大軍前來征討,卻慘敗於梁山之手這件事情也就比較好理解了,畢竟8萬人擊敗13萬人,也算不上是多麼的驚世駭俗,人家本來就有那個實力!

站在北宋朝廷的角度來看,雖然他們軍隊更多,實力更強,但他們的敵人也是更多的,遼國和其他宋朝的反對者,牽制了大量的朝廷兵馬,以至於朝廷根本拿不出足夠的兵馬吃掉梁山,所以最終只能選擇招安梁山眾人。

梁山眾人可不是逞一時之勇的,其實是出於對梁山實力的自信!| 揭秘

結語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巔峰時期的梁山實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光可以作戰計程車兵就有近八萬人,這無論放在哪裡都是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有這些力量在手,怪不得梁山眾人不願意接受招安了,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怕朝廷,完全沒必要去接受朝廷管理,自己在梁山是多麼的自由自在啊!

(本文主要參考《水滸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