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連載234】宋朝史話連載02:趙匡胤吸取後周滅亡教訓加強對禁軍控制

【連載234】宋朝史話連載02:趙匡胤吸取後周滅亡教訓加強對禁軍控制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234,《宋朝史話》連載02(點選檢視上篇),歡迎收看。

宋太祖趙匡胤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禁軍大權,輕而易舉地奪取後周政權。他深知掌握禁軍兵權對自己統治的重要性,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加強自己對禁軍的控制。

01、剝奪部分大將軍權

在宋朝剛建立的第一年內,參與及支援陳橋兵變的禁軍將領都以擁立之功加官晉級。

慕容延釗升任殿前都點檢,高懷德為殿前副都點檢,韓令坤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石守信為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王審琦任殿前都指揮使,趙光義為殿前都虞侯,張令鐸為馬步軍都虞侯,張光翰為馬軍都指揮使,趙彥徽為步軍都指揮使。

慕容延釗和韓令坤繼續在外守邊、巡邊,允許他們隨宜處置軍政事務。

宋太祖透過這樣的人事安排,既安撫了帶重兵在外的慕容延釗和韓令坤,取得他們對兵變的支援,又使統率京城禁軍的權力掌握在發動兵變、擁立自己的親信將領手中。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鑑於當時已經控制了局勢,開始著手解除這些禁軍重要將領的兵權。

這一年閏三月,慕容延釗與韓令坤回到京城朝見,宋太祖趁機解除他們禁軍主帥的職務,讓他們到外地當節度使。

因為殿前都點檢是宋太祖黃袍加身前擔任過的職務,從此不再設定,由石守信接替韓令坤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在這以後,趙普又向宋太祖提出不應該讓石守信等長期掌握禁軍的人繼續留任,提醒宋太祖,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使宋太祖下決心徹底解決禁軍兵權的問題。

02、杯酒釋兵權

七月初九日晚朝,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軍宿將留下來喝酒。

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讓侍從都退出去,嘆了一口氣,對石守信等人說:“我如果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位。但是,做皇帝也太艱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晚上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問為什麼。宋太祖就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是話中有話,都慌忙下跪說:"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敢還有異心呢?”

宋太祖說:"話不能這麼說。你們雖然沒有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當皇帝,能夠辦到嗎?"

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就有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慌哭泣起來,要求宋太祖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宋太祖緩和了口氣,開導他們說:“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那種企求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積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免致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多置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 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伎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話已經說得這樣明白,再沒有迴旋餘地,當時宋太祖在禁軍中的權威又還不可動搖,都只好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的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 張令鐸、趙彥徽等人都上表說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當節度使。只有石守信還掛上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職務,但只是掛名而已,並不掌握兵權。

宋太祖也真的同他們結成姻親,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張令鐸之女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這就是所謂“杯酒釋兵權”。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宋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又使禁軍將領互相牽制。

這樣,黃袍加身事件重演的隱患就消除了。

【連載234】宋朝史話連載02:趙匡胤吸取後周滅亡教訓加強對禁軍控制

03、強幹弱枝,分化事權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不僅致力於進行統一戰爭,以求實現統一大業,還把重建中央集權專制統治,以避免五代分裂割據局面重演的問題,作為當務之急,予以特別的注意。

有一天,宋太祖召見趙普,提出兩個問題讓他回答: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有什麼辦法可以從此息天下之兵,建國家久長之計?

這些問題也是趙普早就有所思慮的事,他一聽到宋太祖提問,就說:陛下能問到此事,真是天地神人之福。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根治的辦法,也沒有別的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趙普的話還沒有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卿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君臣二人想法一致。一個“強幹弱枝”、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並逐步付諸實施了。

解決方鎮太重的問題,採用“強幹弱枝之術”,是同統一戰爭同時進行的。其措施:

一是把節度使兼領的“支郡”收歸中央直接管轄。宋太祖在消滅荊、湖割據勢力後,就下令這些地區節度使駐地以外的州郡都直屬朝廷,取消唐末及五代時節度使兼領支郡的制度,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縣”等地方官,三年一更換,直接對中央負責,向朝廷奏事,不再聽令於節度使。其他節鎮兼領的支郡也陸續收歸中央直接管轄。

二是把原由藩鎮把持的地方財權收歸中央。在北宋建立的第二年,宋太祖就從中央派常參官去地方參加管理地方財政。乾德二年 (964),又接受趙普的建議,下令各地方每年的財政收入除留少量應付日常經費外,其餘的錢帛都要運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佔留。翌年,又在各路設定轉運使,掌管一路財賦。這樣,地方的財權就完全收歸中央了。

三是剝奪方鎮節度使的司法權。建隆三年(962),宋太祖下令此後各州的死刑案件,都要報告朝廷,由刑部複查。各州管理司法的官員原由州府的牙校擔任,開寶六年(973)也由朝廷委派透過科舉錄取的文官去擔任。宋太祖還恢復各縣縣尉的建置,把原來通常由節度使親隨擔任的鎮將所掌的一縣司法治安權力,奪到朝廷派去的縣尉的手中。這樣,地方的司法權也奪歸中央手中了。

四是透過各種方式,剝奪節度使和地方的兵權。乾德三年(965)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長官把所部兵員中驍勇的人都選送到京城補入禁軍,又選強壯計程車卒定為“兵樣",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樣”標準的人加以訓練,然後送到京城當禁軍。這種“兵樣”後來改用“木挺”代替。這樣,各地方軍隊中的驍勇強壯者,就都被集中到京城當中央控制的禁軍,地方軍隊就再沒有 “精兵”,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編成廂軍,只供雜役。地方再也沒有軍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透過這些措施,宋太祖確實把地方的“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朱熹語)。在北宋初年,雖然還有藩鎮,但已不再有唐、五代那種專制一方甲兵、錢穀、生殺予奪的權力了。

宋朝中央指揮藩鎮,真正做到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樣靈便。即使是帶兵在邊境併兼相位的藩鎮節度使,只要皇帝一召見,就馬上奔命而至。唐、五代那種藩鎮對抗朝廷的情況不再出現了。

宋太祖一面削弱方鎮的各種權力,一面又利用原有節度使死亡、遷徙、退休等各種機會,委派文官取代原由武將擔任的地方長官職事。

宋太祖曾說:“朕選儒臣幹事者百餘人,分治大藩,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

宋太祖不僅委任文官“知州事”,還在各州設定通判,讓通判對知州進行監督,同知州互相牽制。

可見,用文官代替武將任地方長官,是宋太祖徹底解決方鎮難制問題的又一個措施。

對於一些五代以來一直盤踞一方的節度使,宋太祖則乾脆剝奪他們的節度使職位。

開寶二年(969),王彥超等藩鎮入朝,宋太祖又一次拿出“杯酒釋兵權”的辦法,設宴招待他們,等到他們酒興正濃的時候,就從容對他們說:"卿等都是國家宿舊,長久在藩鎮,事務繁多,真不是朕所以優賢之意啊。"

王彥超因為宋太祖在落魄時曾投奔他,他沒有收留,宋太祖當皇帝后,他一直擔心宋太祖同他算舊賬。這時聽了宋太祖的話,明白是要他們自動辭去藩鎮事權了,就忙著說:“臣本無勳勞,久冒榮寵,今已衰朽。辭職,乞骸骨,歸丘園,正是自己的心願。”

其他節度使卻不識相,爭著談自己奮鬥的歷史,想保留職事。宋太祖卻不客氣地說:“這些都是別的朝代的事,何足論!”第二天,就把他們的方鎮職權罷免了,讓他們作為悠閒的環衛官在京城奉朝 請,實際上是讓他們退休閒居。

由於老的節度使或被奪了權力,或被幹脆罷去藩鎮職事,由文臣擔任的地方長官已失去原來藩鎮的性質。唐、五代的那種專制一方的藩鎮,在宋初就逐漸消失了。節度使後來也逐漸變成一種優待有勳勞的大臣的虛銜。

【連載234】宋朝史話連載02:趙匡胤吸取後周滅亡教訓加強對禁軍控制

04、軍事、官僚制度改革

在解決藩鎮問題、把地方的權力收歸中央的同時,宋太祖著手採取一系列措施,對軍事制度和官僚制度進行改革,使中央軍、政部門的事權分散,官員上下左右互相牽制,一切權力最後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以徹底解決唐末、五代時期那種君弱臣強的問題。

軍事制度的改革,主要有四項:

一是禁軍由“三衙“分掌。太祖在“杯酒釋兵權”之後,就把殿前副都點檢這一職事也取消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則形同虛設,不掌實際兵權。掌管禁軍的機構雖然還是殿前司和侍衛司兩司,實際上卻是由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及侍衛步軍司三個機構分別掌管,稱為"三衙"。“三衙"的長官稱為“三帥",分統禁兵,互不統屬。"三衙"的主帥和主要禁軍將領都由皇帝隨意任命和撤換,只對皇帝負責。

二是握兵權與調發兵權分離。“三衙”雖然分別掌握著禁軍, 但卻無調兵和發兵的權力。發兵、調兵的權力在樞密院。樞密院則只有發兵之權,而不能直接掌握軍隊。南宋的朱熹曾說:"樞密院號為典兵,倉猝之際要得一馬使也沒討處。今樞密要發兵,須去御前畫旨下殿前司,然後可發。"實際上發一兵一卒都要透過皇帝畫旨,沒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都無權調動軍隊。

三是使京城駐軍同外地駐軍保持均衡,稱為“內外相維"。宋初有禁軍22萬(一作23萬),宋太祖把10萬餘部署在京城,10萬餘分散到各路駐紮,使京城駐軍足以制止外地可能發生的變亂,也使外地駐軍合起來足以制止京城駐軍可能發生的內變,內外軍隊互相制約,都不能發生變亂。而京城駐軍又多於外地任何一個地方,反映了宋太祖用兵保衛京城的"強本”意圖。這樣,皇帝也就可以保證牢牢控制全國的軍隊了。

四是使兵與將分離。無論駐屯京城的禁軍,還是駐在外地的禁軍,都必須經常調動。京城駐軍要輪流到外地或邊境戍守,有的則要到產糧食的地方就糧。這種輪流駐防的辦法稱為“更戍法”。軍隊的將領也經常更換。有緊急的事出師,將領由皇帝臨時委派,兵事完畢,即兵歸宿衛,將還本鎮。這樣,就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將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結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聲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和皇帝對抗了。

官僚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下列方面:

一是中央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三權分立,宰相權力和地位削弱。

北宋前期的宰相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宋代以前,宰相是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軍、政、財各種部門的事無不統。陳橋兵變前夕,後周宰相範質等讓宋太祖出兵,就說明當時宰相是有軍事權力的。

北宋建立後,範質、王溥等人繼續留任。因為他們是兵變後逼於形勢才勉強擁護宋太祖登基的,所以不得不小心從事。宋太祖利用這一機會,罷去範質、王溥參知樞密院事的職事,剝奪了他們的軍政和財政權力,實行三權分立。

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財政大權不再歸宰相所管的戶部,而歸三司使掌握。宰相只有管理民政的權力。其中樞密使與宰相地位相當,稱為“二府"(宰相為東府,樞密為西府)。

在宋代以前,宰相晉見皇帝,皇帝讓他們坐下面議大事,還常賜茶招待,有著“坐而論道”的意思。宋初,宰相見皇帝時“坐論”和賜茶都取消了。

有一種記載說,當時範質等人因為心存顧慮,每事都要向太祖報告,朝見時 事情太多,無暇坐論,所以坐論和賜茶的制度無形中取消了。

另一種記載則說是有一天,範質等人奏事時還坐著,宋太祖說自己眼睛發昏看不清,讓他們把文書送到他面前,等範質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以後這成了制度。

這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宰相見皇帝不再有座位,即從宋初以後成為一種制度,從形式上也反映了宰相地位的下降。

後來,範質等人罷相,趙普由樞密使調任宰相,三權分立的制度依然如故。宋太祖為了防止趙普擅權,又設參知政事,作為宰相的副手,以分宰相之權,後來又讓參知政事同宰相分日知印押班。宰相的民政權力也被分散了。

二是實行職官的官、職、差遣三者分離的制度。

宋太祖以禪讓的方式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後周的整套官僚機構都被接受下來。各個割據政權被消滅後,許多官僚機構也依舊保留。舊政權的職官也都繼續留用。

這種政策使得宋朝團結了一大批舊政權的官僚,對穩定局勢,鞏固宋朝在原割據勢力盤踞地區的統治是有好處的。但是,這些舊機構和舊人員又顯然不能適應重建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需要,宋太祖對他們也難以信任。

所以,儘管舊的機構和官職都保留了下來,宋太祖卻沒有再讓他們行使相應的職權,而是另外差派官員,讓他們在官銜上帶著“判”、“知”等等字眼,去行使實際職權,使原來的舊機構喪失實際作用。

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官與職殊,名與實分,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官”只表明一個官員的位品,作為領取俸祿的依據,並無實際執掌和權力。“職”只是一種榮譽頭銜。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事,才擁有行政權力。

在北宋初年,這種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既安撫了原來支援舊政權的官僚地主,又使宋朝皇帝在舊政權機器之外掌握了一部得心應手的行政機器,對政府各部門進行有效的控制。這對宋初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重建也是有好處的。

三是改革科舉考試製度。宋太祖鑑於唐代科舉考試中主考官同被錄取的人由“座主”和“門生”的關係結成政治集團,進行派系鬥爭,危害唐朝統治的教訓,於建隆三年(962)下詔令禁止新中進士到主考官那裡謝恩。

又命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春官(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以後,又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錄取進士。這些經過殿試錄取的進士,就成了“天子門生”。

科舉考試是產生文官的途徑。在重用文官的宋代,宋太祖對科舉考試的這些改革,也是加強皇權的一個措施。

宋太祖所採取的削弱藩鎮權力的“強幹弱枝之術”和分化事權、加強皇權的措施,使得北宋出現了一個“以大系小,絲牽繩連,總合於上”的統治體制。

一個以皇權空前膨脹為特點的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確立了。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與“讀史”聯袂打造的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宋朝史話》。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十多位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