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2021年屏下攝像頭手機會爆紅嗎?

屏下攝像頭技術開始批次商用

早在5-6年前,全面屏手機的概念就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當時迫於屏下攝像頭技術尚不能商用,為實現更高的屏佔比,廠家有嘗試側滑屏、下滑屏、升降攝像頭方案。這類方案雖提升了屏佔比,但也增加了手機的厚度、重量和能耗,無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極致要求。

2017年10月,努比亞智慧手機總經理倪飛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一定會有能完美兼顧鏡頭100%全面屏方案的出現。當時,蘋果公司剛剛釋出劉海屏手機iPhone X,帶來了人臉識別的同時又取消了“下巴”;

2020年11月,OPPO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預測,2021年屏下攝像頭大機率依然不會在旗艦機上“大規模量產銷售”,技術距離成熟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2020年12月,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表示,在不犧牲空間的情況下,要達到真正全面屏效果,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困難;

2021年8月,榮耀CEO趙明公開表態稱,屏下攝像頭透光率是前置相機的巨大挑戰和障礙,在一些逆光的情況下很多影像效果“不可接受”……

繼蘋果iPhone X之後,各類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滑蓋屏、升降攝像頭在安卓系手機中一度爆紅,配合側面指紋識別、背面指紋識別、屏下指紋識別等方案大大提升了手機屏佔比。此背景下,中興在2020年9月推出了業界首款屏下攝像頭量產機型Axon205G。

如果說2020年是屏下攝像頭技術商用的元年,那麼2021年則是該技術開始爆發的年份。2021年下半年,中興推出了新一代Axon305G,小米、三星分別推出了MIX4、Galaxy Z Fold 3,OPPO、vivo屏下攝像頭手機也將在年內推出,多款新品的釋出似乎預示著該技術進入了產業爆發階段。

屏下攝像頭技術大規模商用,需解決透光率、全屏顯示一致、螢幕壽命等痛點,市面上的各個方案商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下文僅針對屏下攝像頭技術來分析,不針對智慧手機的其他功能。)

不同的屏下攝像頭方案

屏下攝像頭技術至少需滿足兩個條件:第一,亮屏時前攝上方螢幕(副屏)與周邊螢幕(主屏)不存在差異;第二,使用前攝時可清晰拍攝照片。

螢幕畫素密度越大,其PPI就越高,顯示的效果也越好。但畫素密度過大,會導致透光率低,影響下方攝像頭的拍攝效果。所以廠家的畫素排列、驅動電路最佳化、材料選擇、攝像頭器件選型等,都圍繞“加大進光量”來展開。簡單地說,屏下攝像頭的技術難點在於——如何巧妙地平衡顯示效果和拍照效果。

2021年屏下攝像頭手機會爆紅嗎?

圖1屏下攝像頭手機發布資訊

當前,市面上共計上市了4款屏下攝像頭手機,分別採用了來自維信諾、華星光電、三星的方案。其中,中興Axon 205G是去年釋出的機型,到現在已經積累了一批消費者。中興Axon 205G採用的是維信諾InV seeTM屏下解決方案。在該機型的使用反饋中,消費者表示在亮屏狀態下有明顯的“紗窗效應”。

對此,維信諾屏下攝像技術總工樓均輝解釋說,在屏下攝像頭方案中,前攝上方的副屏和周邊區域的主屏是兩塊螢幕,它們在設計、結構和驅動方式上都存在差異,但主副屏不能採用兩套驅動,不然會太複雜、成本太高,而一起驅動兩塊屏的技術難度非常大。

OLED的畫素結構可簡單表述為:由一個陽極、一個陰極、一箇中間發光層組成。陽極佔據了副屏的大部分割槽域,具備透明、反射率高的特點,但其透過率非常低。如果要讓整塊副屏透明,必須要解決陽極的透明度問題。

2021年屏下攝像頭手機會爆紅嗎?

圖2不同屏下攝像頭方案

去年推出的InV seeTM屏下解決方案採用了畫素衰減模式,去掉了部分陽極或畫素,以此來增加光線透過率、提升透明度,再透過提升剩餘畫素的亮度,來維持與主屏一致的顯示效果。不過,該方案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減少畫素數量會降低解析度,副屏區域存在較明顯的顆粒感。

2021年,維信諾推出了InV seeTMPro屏下解決方案。新方案不減少畫素數量,而是縮小了像素面積,使副屏區域的畫素高達400PPI。為進一步提升透光率,副屏區使用了透明材質的驅動線路,分佈在前攝區域周圍,並縮減了走線寬度,儘量降低衍射。目前,該方案應用在中興Axon X305G手機上。為了保持顯示的一致性,Axon X305G的主副屏採用了兩套獨立演算法,基於UDC Pro獨立驅動IC提升主副屏視效。

除了維信諾的屏下攝像頭方案之外,華星光電、三星屏下攝像頭方案也已經商用。與維信諾新一代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思路類似,華星光電藉助微鑽排列、透明引線以及改良電路設計來實現屏下攝像頭的應用,其副屏的畫素也高達400 PPI。透過減小副屏畫素點的大小,提升了該區域的亮度,保證了攝像頭透光率,還確保了主副屏顯示一致。小米MIX4採用的是華星光電屏下攝像頭方案,該手機在電路佈局設計上也有巧思,將其TFT線路移出副屏區域,在主副屏之間增加了過度,配合DDIC調教演算法和色彩調教策略,讓光線順利穿過畫素間隙,來統一主副屏區域的視覺效果。

即將釋出的OPPO屏下攝像頭新機,採用京東方新一代的柔性OLED FDC屏下攝像頭技術。據8月中旬的“OPPO未來影像技術釋出會”資料顯示,京東方柔性OLED FDC屏下攝像頭方案採用了1個畫素電路驅動1個OLED畫素單元設計,其種每一個畫素可以被單獨控制,讓主副屏區域解析度都達到400PPI。OPPO屏下攝像頭新機中的顯示演算法補償,將全屏的色度差和亮度差控制在2%以內,讓屏下區域和周邊顯示屏更一致。

三星Under-Display Camera螢幕的官方資訊還較少,三星顯示的UPC技術透過提高面板透光率的“Eco OLED”和最佳化畫素孔徑技術來實現,與以往的面板相比,Eco OLED透光率提升了33%以上。

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2021年7月下旬,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在媒體群訪時表示,目前屏下技術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硬屏的方向,一個柔屏的方向。柔屏方向存在拍照發黃以及進光量不足等問題,中興通訊現在主要做硬屏方向。

《國際電子商情》記者也發現,除了中興Axon205G/Axon 305G使用硬屏之外,小米MIX4、三星Galaxy Z Fold3以及即將釋出的OPPO屏下攝像頭新機都採用柔屏。柔屏是當前國產高階旗艦機型的標配,它自身輕薄、柔軟的特點可滿足不同形狀終端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當畫素變小之後,副屏要維持和主屏一樣的亮度需更高的能量,這樣會造成副屏畫素老化的速度更快。再加上,柔性屏本身就存在畫素老化問題,因此理論上屏下攝像頭上方的副屏部分的老化速度會更快。

樓均輝解釋說,如今柔性AMOLED面板使用PI(聚醯亞胺漿料, Polyimide Varnish)做基板,該材料的透光率相對較低,且經過高溫工藝之後會發黃,不利於攝像頭的成像效果。業內一直都有針對透明PI的研發,需要相關的材料商改進材料特性、面板廠調整工藝製程來適應新材料,產業的成熟還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即便如此,小米、三星、OPPO的屏下攝像頭新機均採用了柔屏。據瞭解,OPPO透過單畫素電路和演算法調優對屏下區域進行補償,使整個螢幕的使用壽命提升了50%。相信隨著國內顯示屏企業,比如維信諾、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廠家的進一步研發和投入,更加成熟的屏下攝像頭技術會盡快商用。

小結:未來幾年內會湧入更多廠商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客觀來說,屏下攝像頭技術還處於探索階段,一些技術痛點仍待進一步解決。現在的屏下攝像頭手機,也並非任何時候都有完美表現,比如在高亮環境下仍有“紗窗效應”;即使用了補償演算法,前攝成像效果也缺乏一些細節,對手機有超高要求的使用者可能會在意這些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年新推出的幾款新機,是各品牌在屏下攝像頭技術上的試水。雖然已經有一批廠商開始商用,但距離產業真正爆發還需要一些時間。預計接下來,隨著該技術進一步成熟,將有更多廠商湧入屏下攝像頭賽道。另外,華為、vivo等手機廠商也有計劃推出自己的屏下攝像頭手機,不過官方尚未公佈具體的進度和細節,所以也不清楚這些廠商將採用哪家供應商的方案。未來幾年內,國內屏下攝像頭市場將更紅火,同時也期待下一代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升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