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也說“無知的樂趣”

“無知”通常帶有貶義。但你知道“無知的樂趣”嗎?

最近我閱讀、翻譯了英國散文名家羅伯特·林德的名篇《無知的樂趣》後,我自己也才意識到無知也是眾多樂趣中的一種,所以更加認同作者的這一觀點。

正如作者所說,你知道山毛櫸和榆樹的區別嗎?

畫眉和黑鸝的鳴叫有何差異嗎?

你能夠確定花雞是否鳴叫嗎?

你能確定布穀鳥的顏色嗎?

你又是否知道,布穀鳥是在飛翔的時候,還是在棲息在樹枝上的時候唱歌?

僅僅這幾個問題,就會把很多人問得啞口無言,其他知識領域的問題就更多了。人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無論你再怎麼學習鑽研,無論你再怎麼博學都必須承認這個事實。

或許你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但是在其它領域你卻很可能無知甚至是白痴。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知識、技術越來越廣闊、精細,更新速度極其驚人,可謂日新月異。因此即使在你熟悉的領域,你都會發現許多陌生的東西。

也說“無知的樂趣”

但其實細想一下,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不是常說“學海無涯”嗎?你再怎麼學習都是到達不了知識的盡頭的。這就產生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樂趣,即無知的樂趣。

無知意味著充滿好奇,無知意味著可以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如果你什麼都知道了,對於這個世界你還會有新奇感嗎?對什麼都沒有了新奇感,你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辯證法,其中包含了深刻的辯證關係。這也是羅伯特·林德關於人生思考的結晶,是他的一個重要發現。他甚至將這篇文章的標題用作自己的一部散文集的書名,可見其份量。

我之所以對此十分認同,是因為自己也深有體會。就文學翻譯領域而言,自己在裡面打拼了二、三十年,應該說比較熟悉了,然而我確實感到自己這方面的知識還相當有限,真是“越學越知不足”!

翻譯所涉及的知識相當廣泛、龐雜。作為譯者,你要面對那麼多作家,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思想和風格,他們的知識範圍無邊無際。我自己面對一些問題時常有力不從心之感,甚至還會犯下可笑的低階錯誤,這不正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表明的問題嗎。

也說“無知的樂趣”

因為,你再怎麼鑽研都根本無法窮盡如汪洋大海一般的知識。但又正如作者所說,無知“並非完全是可悲的,我們從這樣的無知中不斷獲得發現的樂趣”。

因為無知,你才可能懷有好奇,進而擁有發現與探索的慾望,而那又是怎樣的一種樂趣啊!探索人生的奧秘,探索你沒有發現的東西,這個世界因此而充滿了無窮魅力。

再看看作者文中的幾句妙語,進一步領會他關於無知的樂趣的解讀。“無疑,科學家至今也毫無理由為其不為人知的無知悲哀。假如他們無所不知,那只是因為你我幾乎一無所知。”科學家已經是很有知識的了,但他們仍然有“不為人知的無知”,他們也毫無理由為之悲哀。

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才會變得更加有知,否則就會像有些人那樣“半罐水響丁當”。“假如他們無所不知,那只是因為你我幾乎一無所知”,這是一個多麼精闢的辯證法。

你我總是多少知道一點什麼的,所以他們不會無所不知,對於有些東西仍然是無知的。“人類所知的最大樂趣之一,就是進入無知的世界去尋求知識。畢竟,無知的極大樂趣就是提問的樂趣。喪失這種樂趣的人……已經開始變得僵化。”

假如沒有了可以尋求新知識的無知世界,那你就再也提不出任何問題了,你的生活會變得多麼單調乏味啊!變得僵化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很喜歡作者文中最後那句話:“我們忘了蘇格拉底之所以憑藉其智慧聞名,並非因為他無所不知,而是因為他在七十歲才意識到自己仍然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的知識和智慧夠多了吧,我們有多少人能和他相比呢?我最近讀了《理想國》一書,對於他的那種智慧和思辨能力佩服無比。

然而,“他在七十歲才意識到自己仍然一無所知”,那我們普通人不是無知得無地自容了嗎?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為自己那一點點知識沾沾自喜,而應當在精神上永遠都不滿足,永遠都堅持不懈地去追求,我們就會從無知的世界中發現、挖掘出新的東西,從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喜悅――這便是無知的樂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