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王粲,字仲宣,曹魏時代著名辭賦家。

其一生以文才而聞名天下,與曹植並稱“曹王”,又是“建安七子”之一,於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對此,劉勰曾評價他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龍》),足見其實力。而其作品中,最為人傳誦的即是《登樓賦》。此賦乃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之作。

潘岳,字安仁,西晉文學家。

“貌似潘安”之“潘安”即是此人。其在文學上往往與陸機並稱為“陸潘”。古語云:“陸才如海,潘才如江”,可見其文學成就之高。而《秋興賦》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上述名作都經歷了千年的磨練,最終流傳了下來。

它們自然有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相似之處於此不予以探討,筆者僅就其不同之處談談自己的淺薄之見。

一、題材之不同

此乃兩篇文章之明顯差異,僅簡述一二。我們從其名字及文章內容便可看出,《登樓賦》乃是王粲登上高樓而作,可以認為是具登高性質的創作,而《秋興賦》則是潘岳於秋日望景有所感悟而寫,是悲秋之描述。再加之,

前者以寫遠眺之景色為主

後者則以寫秋景為主

,故而其題材自有所不同。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二、結構及內容之不同

《登樓賦》與《秋興賦》(不計序言)皆是僅三段,但細究下來,段與段的開展方式卻有所不同。

《登樓賦》其文開門見山,表明了登樓之目的,之後以開闊的筆觸描寫了荊州之地的富饒,此為其眼前所見之事。但緊接著一句轉折“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先揚後抑,直接表明了自己身為遊子的思歸之情。後其於第二段詳細敘述了自己的懷鄉之情。

平常之學者多於此停頓,後作之文大抵不過是多次強化此中心,但王粲並未停止在此層次上,相反,他更進一步,揭示了自己思歸情緒的來源,亦即自己的才能不得施展之悲痛,正如作者所寫:“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如此將思歸與懷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結合了起來,且以前者為鋪墊引出了後者,可謂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秋興賦》則與前者不同。其第一段先是總說四季輪迴變換之勢,後又引用宋玉之言,再以之延伸,以“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一句,抒發了自己的悲秋之悲。而第二段卻從秋景開始描繪,雖算是解釋一段之情,但似有轉折生硬之嫌。後作者臨秋景而傷遲暮之懷,復又憶及當時懷才不遇之狀,故作者悉數寫於第二段。至於第三段,

前述兩種感情相互影響,作者遂生“江湖山藪之思”,並以想象簡要描寫了歸隱後之景象,抒發了自己對於歸隱生活的嚮往。

兩者對比,可見,其於段落安排及內容角度上確有較大不同。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三、思想感情之不同

思想感情於第二點已稍有提及,但還需強調的是,《登樓賦》之思想感情較之《秋興賦》大有不同,且其深刻性也遠高於後者以及其他同前者類似的登高之作。

它的思鄉情緒是由作者身處動盪中的不幸遭遇所引發,卻又蘊含了其欲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和未得後的痛苦,幾種情緒交織而成的思鄉自是深刻,而又令人動容的。

至於《秋興賦》,雖其不及《登樓賦》深刻,但卻更為複雜。由於潘岳此人“性輕燥,趨勢利”且有拜塵賈謐之記載(《晉書》),人們往往認為其人品低劣,因而對於其《秋興賦》中所表現出來的希求歸隱閒居的情懷斥之為“失真”的矯情。元好問亦評價道:“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先不論其人如何,我們應肯定的是其文章卻可稱“高情千古”,這也是大多數人接受的。於是人們聯絡到他的身平自會有“失真”之感。但實際上這種看法的前提便是錯的,亦即人們只是自然而然的認為其為“高情千古”,卻未聯絡實際,此即是傳統看法的弊端。若拋開這點,我們不難發現潘岳其實僅是“抒發因任途蹭蹬而帶來的壓抑、苦悶與牢騷”[1],“斌中希求歸隱,閒居是作者心境抑鬱下的無可奈何的心情的解脫”[1]。可見其思想情感之複雜。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四、表達之不同

表達其詞之意實為廣泛至極,現僅就語言而言。

《登樓賦》此篇語言較《秋興賦》更為清麗簡潔

,原因筆者僅述如下兩點:

其一:

此二篇皆為騷體詩

,故於格式上有相似之處,但前者就對仗而言更為工整,故就效果看來更佳,也更為雅麗,讀之韻律感也更強。

其二:

前者用典更多

。譬如,文中“北彌陶牧”兩句句意看似重複,實際上別有寓意,因此處用了兩個典故:

一為“陶牧”之典。作者借范蠡功成身退、漫遊五湖之典以感嘆自己的光陰虛度;

二為“昭丘”一句。作者寫楚昭王,顯然是為了反襯自己未遇明主。

“仲尼嘆歸”、 “鍾儀楚奏”、“莊舄越吟”諸典,形象地寫出了自己之鄉情;而“河清未至”、“匏瓜徒懸”、“井渫不食”等典故則表達了王粲壯志難酬的憤恨。據載,“唐李善為《文選》作注時,《登樓賦》26聯329字,李善為其作注74處,其中45處交代賦中用典的出處,《登樓賦》可謂句句用典”[2]。

而這種用典不僅簡化了語言,豐富了內容,且使文章更有內涵與韻味

。相比之下,《秋興賦》則稍顯單薄與冗長。

至於意象此等可以體現語言風格之因素,此與所要表達情感更為相關,故不敘述。

週末 |《登樓賦》與《秋興賦》之交鋒

五、總結

總之,因其本身題材差異較大,比較時有很多點因而自然不同。但就可比較的思想感情上看,

《登樓賦》勝在深刻,《秋興賦》勝在複雜。

至於語言,前者的簡潔文雅之風確超後者。但綜觀兩篇,其確不愧為傳承千年之文章。

參考文獻 :

[1]王德華《論潘岳〈秋興〉、〈閒居〉兩賦的創作心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6期,72-74頁。

[2]石曉博《〈登樓賦〉與〈滕王閣序〉之審美比較》,《理論導刊》2011年第6期,110-112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