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我們聽過“走廊”“畫廊”,但是卻很少聽過“生態走廊”,其實“生態走廊”跟走廊相似,只不過走廊一般是指人類行走的廊道,而生態走廊,也叫生態廊道,則是供野生物種擴散和遷移的,表現出的外在形式多為有茂密植被覆蓋的狹長地帶。

生態走廊將空間上較為孤立的兩個或者多個生態單元連通起來,使得物種能夠透過這條“走廊”在不同生態單元間的進行穿梭、交換等等。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生態廊道

對於上面的解釋可能很難理解,通俗的來說生態走廊就像是一條供野生動物行走的廊道一樣,從這片區域到另一片區域,由於這條走廊植被茂盛,不被人類打擾,所以對於野生動物來說較為安全。

按照功能和主要結構,可以將生態廊道分成兩大類:

一種是天然形成的,比如我國的河川廊道,就是最重要的生態廊道之一;

另一種是人工修建的,由於人類活動影響所致,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分割成多個孤立的單元,破碎化嚴重,為了減少或者彌補這類影響,人們修建了人工廊道,比如加拿大的班夫野生動物橋、聖誕島的螃蟹隧道等,都是世界上一些較為知名的人工生態廊道。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階段,就是野生動植物快速滅絕的階段,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技水平日新月異,人口迅速膨脹,對自然資源的汲取量更大,使得野生動植物大量消失,其棲息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斑塊狀,且相互之間不連通,破碎化嚴重。

隨著人們逐漸意識到環境、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也實施了很多措施來彌補這些損失,而生態走廊,就是解決棲息地破碎化嚴重、物種多樣性低、野生動物近親繁殖現象嚴重的利器。

人工生態走廊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生命

進入19世紀之後,是野生動植物滅絕速度最快的階段,背後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無外乎就是破壞環境、狩獵等等。

雖然如今關於動物保護的法規越來越完善,人們自然保護意識普遍提高,偷獵盜獵已經不是威脅野生動物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了,但由於人類活動的緣故,已經造成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道路、城市、村莊等分割成一個個孤立的單元,相互之間不連通。

在獵物多的食物多的季節可能還好,但是在食物匱乏的季節,這些動物就不得不冒險穿越人類活動的區域去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這大大增加了野生動物的非自然死亡率。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猴子穿過公路

就拿伊比利亞猞猁來說,在19世紀以前,它們在伊比利亞半島分佈很廣,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橫穿了西班牙絕大多數的地區,伊比利亞的棲息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互不相連的“孤島”。

當歐洲野兔因疾病爆發數量大大減少的時候,伊比利亞猞猁就要到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這就意味著猞猁要更加頻繁地穿過馬路,車禍成了伊比利亞猞猁非自然因素致死率最高的一類,單單是2014年裡,就有22只伊比利亞猞猁確認是死於車禍,佔據了當時伊比利亞猞猁野生總量的20%左右。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死於車禍的伊比利亞猞猁

野生動物死於交通事故的例子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屢見不鮮,比如中亞的豹子、北美的鹿類等等,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棲息地破碎化嚴重,野生動物們需要冒險穿越人類活動的區域,從而完成覓食、遷徙、繁殖等眾多事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修建一些人工生態走廊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事實上早已經開始實施了,並且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建築專案,在修建伊始就已經將生態廊道規劃到其中。

就功能和目的而言,目前人工生態走廊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野生動物不受人類活動而影響或受到傷害,比如澳大利亞的聖誕島,是紅蟹最重要的棲息地,在每年的繁殖季節它們都會橫穿馬路到海洋中產卵,為了保護這些小生命,人們在大橋的下面,修建了一些供紅蟹穿行的隧道,從而有效地避免它們被車輛碾壓。

又比如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裡面的野生動物橋,就是在高速公路上修建一座天橋,橋面用植被覆蓋,橋底供車輛通行,從而將車流與動物路徑分離,達到減少“路殺”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加拿大班夫野生動物橋

天然走廊對生物多樣性的作用

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至理名言想必沒有人會反對,這句話用在當今的野生動物世界裡面,顯然也非常合適。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有人類活動,已經對野生動物產生深遠影響了,在人類的活動空間裡面,只有類似於郊狼、浣熊等極少數動物能夠生存,更多的野生動物們,都是生活在破碎化嚴重的野外環境下。

由於個體數量減少,種群與種群之間被分隔開,所以近親繁殖的現象在一些物種的身上十分普遍,比如東北虎、亞洲獅、獵豹等。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非洲獵豹棲息地破碎化嚴重

19世紀之後,人類無節制地捕殺野生動物,已經使得大量物種消失,加上破壞環境,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而生態廊道則能減少這種威脅,或者能起到提高生物多樣性的作用。

這裡面我想說一下豺這種動物,早年在我國分佈很廣,尤其是江西等南方地區,更是豺的主要分佈點。但是豺的消失似乎是十分迅速的,彷彿一夜之間它們就不見了。

上個世紀80年代左右,是豺大量消失的階段,背後的原因除了棲息地喪失、人類大肆捕殺之外,棲息地孤立造成的種群衰退似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官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這裡,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封山禁獵了,所以裡面的野生動物自然不會受到環境破壞、狩獵等因素影響,但為何裡面的豺也會大量消失呢?

深入研究之後人們發現,原來封山之後,野生動物們會短時間呈現增長的趨勢,但隨著種群壯大,豺群就會分家,一些豺就會往棲息地外圍走,但是這些地方通常是人類活動的區域,走出保護區的豺就會受到捕殺。

整個保護區就像是孤島一樣,無法與其他地區的豺群交流,漸漸地保護區裡面的豺在遺傳多樣性上面越來越相似,種群衰退現象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生態走廊的出現,使得原本孤立的生態單元連通起來了,原本無法見面的種群有了交流,那麼就能很好地避免近親繁殖現象。另外,生態走廊對於幼獸的散佈、物種的重新引入、迴歸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

比如雖然北京目前野外的環境已經很好了,能夠符合華北豹的生存標準,但由於這裡的豹子早就滅絕了,所以也沒有辦法“無中生有”,唯一的方式就是從山西、河北等地引入。

如何引入呢?最佳的做法就是修復山西、河北通往北京的生態廊道,讓這些地區的華北豹沿著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等自然地擴散至北京。對於北京來說,修復這條生態廊道,不僅僅是增加了豹子,對於增加當地生物多樣性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華北豹

生態走廊構建起更復雜完整的生態系統

我們在當初學生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生態系統越複雜、食物鏈上的層級越多,那麼這個生態系統就越高階、越穩定。

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主宰了世界,世界上已經少有如亞馬遜森林腹地,非洲雨林等原始未經人類涉足的生態系統了,更多的是各種細小簡單的生態系統,比如一個湖泊、一片溼地,甚至只是一座山。

而生態廊道則能夠將這些獨立的小生態系統連通起來,共同構成大型且複雜的系統,比如用河流及河道植被區將溼地與湖泊、高山相連,就形成了一個同時擁有溼地系統、高山系統、河流系統的大型複雜生態系統,對生物的生存發展來說,都有重大利好。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比如東起巴格瑪蒂河,西至亞穆納河,橫跨尼泊爾與印度的一條長達900多公里的山脈,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態廊道之一,被稱之為“Terai Arc Landscape”。

它將森林、河流、灌木叢、農田等眾多型別單一的環境連通起來,使得它們不再是一座“孤島”,從而形成一個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物種在這條天然廊道上擴散、遷移、生存等等,共同構建起在人類影響下,卻依然生存得很好的典範。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生態走廊本質上也是能供生物棲身的場所

生態廊道,雖說是供物種擴散、遷徙的走廊,但本質上它也是能夠供物種棲身的場所。可能像聖誕島的螃蟹通道或者加拿大的班夫野生動物橋這類微小的生態廊道無法滿足物種長期生存,甚至短暫生存亦不行。

但類似於“Terai Arc Landscape”這類的大型生態廊道來說,就是一個完美的生存環境,甚至比一些保護區的生態系統還要完善。所以從這方面來看,生態廊道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能過擴大生物的棲息地。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行走在生態走廊上的老虎

歐洲的柏林牆推倒之後,人們沒有在廢墟上重建人類家園,而是將其留給了野生動物,於是一條狹長的植被覆蓋地帶就誕生了,發展至今,這條歐洲綠化帶已經成為了當地最主要的生態廊道,以及物種棲息地了。

長達8500多公里的狹長植物帶,連通了北歐與地中海的生態系統,成為了一些鳥類和瀕危物種的棲身之所,如今這條生態走廊上,野生動物蓬勃發展,物種數量達上千種。毫無疑問,生態廊道是生命通道,但也是物種的棲身之所。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歐洲綠化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