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導語:現在學生不僅僅只限於在學校接受教育,家庭也是一個小的教育場所父母也都有自己對教育的見解,所以給孩子制定了一些規則,透過這些規則促進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一般情況下,社會也支援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如果能將孩子在學校學到的跟家庭的結合起來,孩子也可以全面發展,

但總有理念相沖突的時候,孩子到底該遵從哪一方的教育方式,學校跟家長之間的協調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沒有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傷害。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看到這樣的新聞,相信不少人會很疑惑,為什麼這麼多位家長要對一個7歲孩子這樣,難道這個孩子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才讓這些家長聯名使其轉學,

在筆者瞭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著實大開眼界

這位7歲的學生叫妞妞,在這所小學讀三年級,妞妞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母親還是省科院的工作人員,看到這大家應該會困惑,這樣的家庭為什麼會捲進來這件事情,

其實起因只是因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實在太多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教育部發布雙減以來,

部分地區實施效果不錯,學生們也得到了減負,但這對父母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孩子回到家作業經常要做到晚上九點多,有時還寫不完,家長實在心疼孩子,就幫孩子寫作業,結果自己還花了一個半小時。

除了對老師佈置不合理的作業量感到不滿之外,學校有這樣的規定,成績好的要幫助成績差的學生

,而妞妞成績屬於排名靠後的,自然就成了被幫助的物件,但有時成績好的學生來輔導妞妞時,會透過罰站等方式來罰她。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妞妞家長認為學校的某些規定實在有點過分,就發信息跟老師反映,

希望老師能適當減少作業量,讓孩子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這資訊一發就是好幾條,老師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反過來指責家長是不是管得太多了,但在老師的立場也不好直接反駁家長,於是打起家委會的主意。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竟然要求7歲學生轉學

班主任揹著妞妞的家長建了群,除了妞妞家長,其他家長都在群裡

。此外,老師還在班裡組織同學集體孤立妞妞,不讓同學跟她一起玩。這件事給妞妞造成了很大影響,以至於到後面哭著不去學校上學,但最終拗不過媽媽,還是被送去學校了。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把孩子送去學校後媽媽坐立難安,生怕孩子在學校會不會出什麼事,

所以在激烈的心理鬥爭下還是去學校準備把妞妞接回去

,雖然保安不給進,但情急之下,這位母親翻過校門,硬核地把妞妞接走了。

我們來看一幅畫吧,這幅畫是妞妞畫的,畫上是一個臉紅彤彤的小女孩,仔細看還會看到女孩臉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旁邊還有四個字,“好壞的她”。可見,

孩子心理受到了很大創傷

而37位聯名要讓妞妞轉學的家長,以妞妞家長種種“不恰當”的行為舉止,還對其他學生的教育產生不良影響為由,要求其孩子轉學。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我們可以看到,這封請願書的主角除了老師之外,佔大多數的是家委會的成員,內容要麼就是心疼老師,覺得老師都是為學生好,而妞妞家長不領情也就算了,還處處跟老師作對,簡直就是一邊倒。

這像極了在娛樂圈中粉絲對偶像一些無底線的應援行為

這件事情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這個7歲的小女孩了,37位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為了支援老師,一股勁讓孩子轉學,讓孩子感受到人心的冷漠無情,

這件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段不願記起的經歷

【筆者觀點】

這件事不單單只是家委會的錯,老師要負很大責任,這位班主任也是有“前科”的,收家委會的禮物,向家長洩露試卷答案等,這些行為不是一個正直的老師做得出來的。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家委會在這件事中也是備受譴責的,家委會的成立是為了更好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何為家委會?

我想很多家長還認為跟老師是站在同一站線的,但事實相反,家委會是為了家長的合法利益而存在的,怎麼如今反而搞反了呢?

但也得承認,妞妞的家長在處理此事時確實有點操之過急了,

站在家長的角度,心疼孩子,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作為父母的也十分理解

,但在面對自身與學校的衝突,家長沒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時心急,也顧不上其他的,確實是有點衝動了。

家委會也有飯圈文化?為給教師拍馬屁,37名家長對7歲孩子下手

但如果每位學生的家長都對老師有不同的意見,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應對,那老師為了應付這些突發情況,

可能花在教育學生的時間就會變少,這樣對孩子也沒有任何幫助。

筆者也希望家長們在遇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跟學校的相矛盾的時候,

應該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沒有得到迴應,也可以透過教育部門,由教育部門介入是不是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呢?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獨特的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