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基金】基金經理持倉調整時間表出爐,這些股票將迎來重大投資機遇

根據香港奇點財經網站披露,香港

恆生指數

公司於2021年3月1日收市後宣佈最佳化恆指的諮詢結果。

根據最新的調整政策,恆指將於2022年年中之前,將成份股數量從目前的52只增至80只,最終數目將固定為100只。

每次恆指調整,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都是一個緊張時刻,因為相當數量以香港市場為投資標的的對沖基金,或是公募基金,都或多或少以恆指為業績參考基準。因此,恆指的成分股數量增減、個股權重的調整、行業的變動,都難免給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帶來持倉調整的要求。

如果大批的基金經理都跟著恆指公司的調整政策行動,那麼不可避免將會給個別股份帶來相應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通常指數成分股都必須是市值較大的“大盤”股。

除了市值要夠大,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流動性,否則稍有些資金進場,就可能買高股票,稍微撤出一些資金,就可能出現股價波動,這樣會極大地影響到整個指數的表現,不利於跟住指數的基金經理跟隨指數。

就3月1日這次的調整而言,奇點財經網站公佈了恆指公司的整個調整計劃,筆者認為,有心的投資者可以從中尋找可能的投資機會。以下,筆者就根據調整的內容,逐條看看有哪些大家可以關注的事項。

此次調整最主要的內容如下:

恆指的成分股擬增加至100,而每隻成份股的上限將限定為8%左右

具體來說,恆生指數公司的目標是在

2022

年的年中前,透過定期指數檢討,將成份股數目增加至

80

只,而最終數目將固定為

100

只。

成份股數量的增加,意味著現有每隻成份股的權重將會出現變化,假設一切不變的話,由於分母值增大了,每隻成份股佔恆指的比重會下降。

恆指公司在3月1日明確提出:“所有恆生指數成份股,包括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成份股,將劃一權重上限為8%。此權重上限將同時適用於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因此,可以預期,現有權重超過8%的股票將成為基金經理們減倉的重點。

翻閱恆指最近的權重報告,發現截至最新的恆指公司報告期,只有兩隻股票超過8%,一隻是騰訊(00700。HK),另一隻是友邦保險(01299。HK),佔比均為10%,而匯豐控股(00005。HK)則以7。8%緊隨其後。

因此,接下來一段時間,基金經理們是否會調整減持這三隻股票的持倉,需要密切留意。

順便說一下,成分股的權重下調並不一定意味著基金經理會通過出售而減持該股。因為成份股的權重是隨著股價波動而變化的,如果這三隻股票接下來相對其他成份股的價格出現較大的下滑,則極有可能會出現權重的自然調整。

另一方面,目前同股不同權及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股份的權重上限被限定為只有5%,但如果恆指公司日後將上限全部統一為8%,有關股份的權重比如

阿里巴巴

09988。HK

及美團

03690。HK

的權重理論上可以增加。

此外,由於成份股增加,也會有更多的股票會被“染藍”(即成為藍疇股)。

摩根大通

在2月25日發表在《信報》上的一個文章稱,比亞迪

01211。HK

、長城汽車

02333。HK

海爾智家

06690。HK

、思摩爾

06969。HK

、海底撈

06862。HK

農夫山泉

09633。HK

、藥明巨諾

02126。HK

、平安好醫生

01833。HK

、京東健康

06618。HK

、中國飛鶴

06186。HK

及網易

09999。HK

等都有可能晉升恆指成份股。

順便說一下,恆指公司已經在最近的一次調倉決定中,明確會把海底撈、阿里健康(00241。HK)及龍湖集團(00960。HK)加入恆指,生效日期是3月15日。不知道為何摩根大通沒有把這一資訊反饋在上述文章中。

但上述程式碼會怎麼變化,大家還要睜大眼睛——

比如,就在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海底撈就剛剛公佈了盈警,利潤暴跌90%,因此它即便成功加入恆指,也可能會面臨不小的波動。

恆指將分成7個行業組

恆生指數公司準備將成份股的行業類別細分為7個(目前僅大概分為金融、公用事業、地產和工商業),以便恆指更均衡地反映香港股票市場的情況。此外,恆指公司目標是使每個行業組別的市值覆蓋率不低於50%,而行業組別的構成會至少每兩年檢討一次。

有關行業組別包括:金融業、資訊科技業、非必需性消費/必需性消費、地產建築業、公用事業和電訊業、醫療保健業、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綜合企業。

從行業細分的前後對比來看,醫療、消費和資訊科技行業方面的龍頭企業都有可能成功晉升恆指,值得關注。特別是恆指成份股增至80只後,來自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及非必需性消費與必需性消費行業的成分股數目,將會有明顯增加。

放寬上市時間要求,次新股更快入選恆指

現有上市公司想在

IPO

後被納入恆指成份股,需要至少保持上市時間

2

年,而且還要額外滿足流動性和市值的要求。

恆指公司最新的調整是把擬納入恆指的上市歷史要求縮短至

3

個月。

恆指公司認為,此舉能為指數適時納入新上市股份提供靈活性。

其實,對於這一條政策變更,香港業界還是有不同聲音的。反對者的擔憂主要是,一般剛剛經歷IPO上市後,公司的股價通常會波動較大,而且公司的流動性資料未必可以作為參考,因此考慮更長的交易歷史,對於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很重要。

海外不少IPO文獻也指出,不少經IPO方式上市後的股票,往往首日回報不俗,但是其股價往往在上市一年後,會比招股價或是IPO首日收盤價出現不同程度的折讓,從這個角度,在考察新股2年之後再賦予其晉級指數的許可權,有其合理性。

但是這裡需要考慮香港的一個特殊情況。

上述海外的IPO文獻考察的是透過IPO方式上市的公司。而這兩年,不少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大型中概股正陸續選擇在香港作第二上市,這些公司並非IPO上市,而是第二掛牌市場,但它們的市值龐大,而且往往在行業裡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因此的確需要有一個靈活的機制,將它們納入恆指,以便基金經理們選擇。

此外,有一些超大型的上市公司,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在香港以IPO方式上市。這些公司由於市值及行業影響力均較大,如果不納入恆指,也容易令業界對指數有所質疑。

因此,為了提升恆指的靈活性,坊間有基金經理呼籲,需要更快地把IPO上市之後的新股納入恆指(但是為了照顧風險因素,可以由恆生指數顧問委員會來決定,候選公司是否合適納入指數)。

摩根大通的文章認為,在新政之下,上市時間限制被取消之後,像快手

01024。HK

及京東健康

06618。HK

這樣的超大型的新股,就有機會更快晉級進入藍籌板塊。

恆指擴容新政的關鍵時點

恆生指數公司表示,有關擴容新政將於

2021

5

月份

指數檢討時開始實施,並於

2021

6

月份

指數調整中生效。

這說明,未來

4

個月,恆指的數量和成份股的權重將會逐步向此次擴容新政的目標看齊。

恆指公司的有關主管表示,到明年中,大約會有5次指數成份股的檢討,每次都可能會增加藍籌股的數目,一直到2022年中增至80只。

由於恆指在3月15日會增至55只成份股,上述主管的話也意味著,3月15日之後的大約1年左右期間,恆指成份股將會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25只新的成員。

究竟哪25個公司會成為恆指新寵,來自哪些行業,可能會出現的時點是什麼時候。相信大家可以藉助之前的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

【基金】基金經理持倉調整時間表出爐,這些股票將迎來重大投資機遇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