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網紅打卡地遭遇致命山洪,平臺被捲入洪水滔天中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原本只有當地人知道、名不見經傳的龍槽溝,經過小紅書、抖音、馬蜂窩這些平臺推薦,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災難發生後,目前一些平臺已經下架了推薦去龍槽溝打卡的帖子和影片。

作者 | 陳法善  編輯 | 張子睿

7人死亡、8人受傷,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揭下了網紅打卡地的“迷人”面紗。

在8月13日這場噬人山洪暴發前,四川彭州市龍槽溝滿足了人們關於避暑、玩水的美好想象:距市區1。5小時車程,原生態、未開發,

不僅景色好,關鍵還免費;

在水邊支起帳篷和天幕,擺好茶桌、沏上一壺好茶,把西瓜、啤酒泡到清涼的山泉裡,跳進清澈見底的溪水游泳,不需要多好的攝影技術,也能拍出唯美照片。

在小紅書、抖音、馬蜂窩等平臺上,

久居都市的城裡人看到的只是龍槽溝溫柔、美好的一面,被吸引過來打卡,卻不知這裡實際上是一條洩洪溝。

一個地質災害易發點被推薦成了“風景區”,被不少人新增進收藏夾,僅抖音就有超過4。7萬人將龍槽溝設定為“想去”的地方。

山洪看似是天災,實則也是人禍。在事後的照片和影片裡看到,阻擋遊人進入溪谷的鐵絲網被破壞;“山洪易發區 禁止下河”的警示牌被無視,巡邏隊員們拿著大喇叭苦口婆心勸人們離開,甚至喊出“我給你們跪下了,求求你們,快要漲水了,你們快跑”,但不少人置若罔聞……

洩洪溝怎麼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面對危險,遊人為何把生命如此“看淡”?

目擊者說當時山頂下過雨

或許是懷孕後愈發感到生命的可貴,準媽媽康晨格外注意出行安全。

這個夏天,持續多日近40度的高溫天氣讓成都成了名副其實的“火爐”。為了納涼,康晨在社交媒體上做好攻略,準備去彭州龍槽溝附近玩水。

8月13日中午1點左右,

當康晨跟家人到達龍槽溝附近時,手機收到地震預警,

提示都江堰附近發生3。3級地震。經歷過2008年汶川地震的康晨心有餘悸,擔心餘震會把兩岸的石頭震下來。

“山頂生態非常脆弱,感覺地震會帶來其他災害,所以我們沒敢去山谷裡玩,臨時改去附近的白水河河灘,距離龍槽溝3公里。”康晨對《豹變》說:“龍槽溝的水會匯聚到大河灘裡,大河灘很寬,比較安全,龍槽溝是上游的山溝溝。”

康晨回憶,當天下午山下天氣不錯,多雲、刮小風、不曬,體感涼爽適合玩水。她回憶,下午3點左右往山頂看時,山頭白茫茫一片水汽。

我當時跟我老公說,山頂在下大雨。

下雨前,雲是黑的,下雨後雲就白了。果然不久之後,從山上下來的汽車都溼漉漉的。那時候可能還有很多人沒意識到山頂下大雨,還在河裡玩,因為山下並沒有下雨。”康晨說。

沒過多久,山洪裹挾泥沙和石塊到達龍槽溝。從現場影片可以看到,原本只有小腿深的涓涓細流瞬間暴躁起來,僅用十幾秒就把支在山谷裡的帳篷、天幕捲走,水位漲至一人多高,來不及逃離的人被山洪吞沒,消失不見,就發生了上文所述的慘劇。

原本只有當地人知道、名不見經傳的龍槽溝,

經過小紅書、抖音、馬蜂窩這些平臺推薦,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

災難發生後,目前一些平臺已經下架了推薦去龍槽溝打卡的帖子和影片。

8月13日,龍槽溝突發山洪,一對父子被困河道/圖片來源網路

多位成都市民對《豹變》表示,

彭州地區山林密集,河流眾多,是成都的避暑後花園,

每年夏天去玩水的人很多。龍槽溝在當地眾多的避暑地點裡不是很出名,屬於未開發的野景點。這兩年被一些網紅推薦,逐漸在社交平臺上走紅。

此外,成都今年持續高溫天氣,讓去戶外玩水成了避暑首選。成都熱衷戶外運動的魯建稱,今年成都太熱了,以前35度以上沒多少天,夏天不怎麼開空調,今年天天開,加上有時候停電,成都周邊只要能夠玩水的地方人都很多。

“那麼多防護欄,都沒攔住人下水,太瘋狂了。”

魯建說。

亡羊補牢or權宜之計?

災難發生後

,目前一些平臺已經下架了推薦去龍槽溝打卡的帖子和影片,

但從之前的截圖能看到,山洪暴發前,不少小紅書博主強力推薦到龍槽溝玩水避暑,“耍水寶地”、“溪水清澈見底”、“小眾森林徒步秘境”、“1。5小時直達小眾耍水地”是這類打卡帖常用標題。

事發前,不少小紅書博主推薦去龍槽溝“打卡”玩水/圖片來源網路

不過到8月15日,在小紅書搜尋“龍槽溝”,已經找不到上述帖子,取而代之的是置頂安全提示

“旅遊出行,安全第一,請勿在危險地方逗留、遊玩”

,以及眾多反思悲劇、提示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內容。

《豹變》搜尋截圖上的小紅書賬號,有的已經無法搜尋到,有的進入賬號後已經看不到推薦龍槽溝的帖子。

在抖音,“龍槽溝風景區”曾是成都熱門網紅打卡地,被圍觀超1530萬次,併入圍“成都市景點種草榜”。

8月15日,《豹變》在抖音搜尋“龍槽溝”,“影片”頻道置頂資訊為“溫馨提示:臨水遊玩,請注意風險提示,保護好自身安全”,之前很火的龍槽溝打卡影片已經消失不見。

不過,

在“地點”頻道,“龍槽溝”排首位,

被備註為“自然景觀 龍門山鎮 78%使用者推薦”。點選該入口,顯示龍槽溝詳細地址,並能導航前往,下方影片瀑布流裡,仍能看到不少推薦到龍槽溝玩水的影片:有的展示龍槽溝小瀑布群,有的稱此地“景色秀,青山擁抱一閣樓,藍天白雲映山溝,叢林深處路曲幽”,有的在水裡冰鎮西瓜、抓魚、游泳。

雖然當地在醒目位置豎立不少“禁止下河,遠離河道”、“私自下河一切後果自負”的警示牌

,但很少有人用鏡頭記錄這些安全提示。

8月15日下午,在馬蜂窩等平臺,搜尋“龍槽溝”仍正常展示山洪暴發前的圖片或影片,並未對相關內容做下架處理,也沒有提示風險。

此外,小紅書、抖音雖然下架了龍槽溝打卡影片,但如果搜尋“未開發”,仍出現大量去危險地帶徒步、瀑降、溯溪等內容,且未提示風險,

有的甚至重點突出“危險、刺激”,吸引粉絲圍觀,

其中不少被數百人點贊收藏。

平臺如何補救?

在龍槽溝山洪暴發前後,網際網路平臺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

山洪暴發前,關於龍槽溝的帖子主要展示它風景優美、必打卡的一面;山洪暴發後,平臺緊急下架“打卡”帖子,推送大量反思事故、提示風險的內容。

網際網路平臺也成了人們瞭解救援過程的重要途徑。不少人看到被困河道中的父親緊緊抱著自己幼小的孩子,問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那對父子獲救了嗎?”

網際網路平臺在此類事件中,前後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

在資深網際網路營銷人士王凱看來,小紅書、抖音推薦小眾網紅打卡地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平臺的調性決定了使用者喜歡在上面分享經驗和生活,

甚至越小眾、越驚險刺激的內容,流量可能越高,變相激勵使用者上傳吸引眼球的內容。

這會影響使用者活躍度,進而影響到平臺商業變現能力。

其次,平臺對內容一般採取機器稽核+人工稽核,類似“黃賭毒”、血腥暴力等內容比較容易被檢查出來,但是一些歲月靜好的網紅打卡地,看上去人畜無害,很難跟危險聯絡在一起。

在出事前,平臺很難篩選出來,也不好貿然禁止使用者分享和下架。

“全國那麼多不知名的地方,使用者自發推薦遊玩,確實難以分辨。”王凱說。

在山洪暴發前,不少App將龍槽溝標記為景區,加上眾多網紅前去打卡,這在客觀上容易讓遊客產生錯覺:這裡很安全。

北京市京師(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陸小紅對《豹變》表示,雖然社交平臺是開放、免費的,但免費不是免責的通行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

社交平臺應當履行資訊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本平臺網路資訊內容生態治理,

對沒有盡到資訊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或者行政責任。

“之前已經有使用者對相關野生景點進行投訴,但平臺沒有采取相應措施,從這個角度,平臺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陸小紅稱。“通常根據平臺是否已經採取了完善的資訊內容管理義務,並對使用者採取了必要的稽核和風險提示,來綜合判斷平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以及承擔多大比例的民事責任。”

她建議,

平臺應當完善資訊釋出管理機制,並多維度提升資訊稽核能力,

對可能存在引起重大安全風險的資訊,要進行風險提示,嚴重的應當刪除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小紅書、抖音等App而言,由於使用者基數大、內容多樣,緊急下架野生網紅打卡內容並不會傷筋動骨,

但對“驢友”常用的“六隻腳”等戶外探險類App來說,

如果徹底關閉相關功能,恐就傷及平臺的根基。

這也造成龍槽溝山洪暴發後,六隻腳App上仍大量分享龍槽溝遊玩、徒步穿越的資訊,如展示行進路線、海拔、GPS地圖、距離等。使用者仍能點選“循跡”按鈕,按照驢友分享的路線去“探險”。

六隻腳App上的龍槽溝徒步攻略。

浙江一資深驢友對《豹變》表示,平時去未經開發的野外徒步探險,都會參考六隻腳上的線路。“景區沒意思

,沒

有人的野外才好玩,是有一定危險性,自己多注意就行,

這麼多人走過了都沒事,買保險就好。”該驢友稱。

在六隻腳App首頁,置頂的是戶外保險購買入口,以及價值6999元的衛星電話購買連結。

看到龍槽溝山洪傷亡數字後,在成都一家培訓機構上班的範哲感慨:“

好久沒出這種事,大家都沒安全意識,

就想著涼快玩水去,誰能想到夏季容易暴發山洪?”

或許過不了多久,龍槽溝山洪的熱度就會淡去,屆時,被野生網紅打卡地吸引的人,是否還記得這場悲劇?但對平臺來說,這個夏天的這場山洪不應被忘記,在“種草”“拔草”的同時,也要繃緊安全弦。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康晨、魯建、範哲為化名

網紅打卡地遭遇致命山洪,平臺被捲入洪水滔天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