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按:

國家文物局14日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公佈了甘肅、河南、陝西的三個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之一為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顛覆了長久以來流傳的謬誤。

傳統觀點認為霸陵在西安市灞橋區毛窯院村東南的鳳凰嘴,考古隊員透過發掘和分析,判斷出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的霸陵。江村大墓是一條有四條墓道的特大“亞”字形豎穴土壙木槨墓,這樣一座大墓卻沒有任何封土。“亞”字形的墓葬形制是漢代的頂級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使用,墓葬的規模也非常大。

在江村大墓的四周,考古人員發現了115座外藏坑,這些外藏坑圍繞著江村大墓呈放射狀分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從2017年開始,考古人員對其中8座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著衣陶俑、陶器、鐵器、銅器等大量漢代文物,同時還發現了“石圍界”和門闕基址等陵園設施。他們在這些外藏坑中發現了明器官印,官印上的文字為“車府”“中司空印”等,官印是官署權力的象徵。外藏坑圍著江村大墓轉一圈,相當於一百多個官署機構圍繞墓葬分佈。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永贏表示:“一百多個官署機構圍繞著中間的墓,所以這個墓主只能是皇帝。”

其實,考古學者在發掘之前就已經透過分析得出結論,認為霸陵帝陵陵址不是鳳凰嘴,而是江村大墓。在現場發掘之前,學者們是怎麼進行推斷的?2017年,由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編纂的《陝西帝王陵墓誌》一書不僅詳細介紹了霸陵的墓主生平、營造始末,也記載了當時考古工作者對傳統觀點的質疑。

《漢文帝劉恆霸陵》(節選)

一、墓主生平

劉恆(前200~157),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庶弟。高祖於前196年誅陳豨、定代地,立劉恆為代王。前180年,呂后去世,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和朱虛侯劉章等發動宮廷政變,迎立為人寬容平和的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重視農業,減少租稅,興修水利,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與其子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文帝當政的23年間,“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綈,足履革舄,以韋帶劍,莞蒲為席,兵木無刃,衣縕無文”。即使他的寵姬慎夫人,也還是“衣不曳地”。在厚葬盛行的秦漢時代,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後元七年(前157)六月己亥,漢文帝崩於未央宮,葬霸陵。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攝影:鄭茂良)

文帝曾有王后青寧周氏,後因催生之術,難產而死(一說死因不明)。第二任王后為竇漪房。竇皇后,原籍趙地清河(今河北衡水),曾作為“良家子”被呂后選入皇宮,稱為竇姬。後來,呂后挑選宮女賜予諸侯王,竇姬被分配到代地,併成為很受代王劉恆寵愛的姬妾,生子劉啟。劉恆即位時,代王王后已死,劉啟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劉啟即位後,竇姬為太后,竇太后深受文帝“無為而治”黃老思想的影響,文帝政治路線得以在景帝時繼續推行併發揚光大,竇太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竇太后逝於建元六年(前135),與文帝合葬霸陵。

二、營建始末

霸陵,因位於灞河西岸而得名,傳統觀點認為,霸陵位於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東南57裡,白鹿原東北隅,即今西安市灞橋區毛窯院村東南的“鳳凰嘴”。

霸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鑿穴為玄宮的帝陵,對六朝及唐代依山為陵的建制影響巨大。漢文帝崇尚節儉,“文帝葬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長期以來,認為霸陵是利用了一個向灞河河岸突出的黃土原階,在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中以石塊砌築,堅固異常。因地面上沒有封土,修築起來比平地起冢的長陵、安陵省工。文獻記載當時朝廷任命“郎中令武(張武)為復土將軍,發近縣見卒萬六千人,發內史卒萬五千人,藏郭穿復土屬將軍武”。據此分析仍是一項相當浩大的工程。由於霸陵是斬原為冢,鑿崖為墓,所以陵墓排水成了個重要的問題。《長安志》卷十一引《關中記》記載:霸陵上“為池,池有四出道以洩水”,這應該是霸陵的部分排水設施。

文帝霸陵“因山為陵”,除了力求節儉外,也是為陵墓的安全考慮。有一次,文帝攜帶慎夫人看到修築中的霸陵,不無感慨地說:“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絮斫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其中亡可欲,雖無石槨,又何戚焉?”文帝十分賞識張釋之這番話,可見,文帝“節葬”“因山起陵”“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其中無可欲”,確保其陵墓安全,既不被盜掘又可以達到節約的目的。

竇皇后陵在霸陵東南2400米的白鹿原上,北距原邊約400米。《咸寧縣誌》卷十四記載:“竇皇后陵在竇林村,周圍一百八十一丈。”“竇林村”應該就是“竇陵村”。“林”為“陵”音之訛。“竇陵”即“竇皇后陵”之簡稱。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霸陵竇皇后陵封土(攝影:鄭茂良)

文帝母薄太后,是高祖劉邦的妃子,代王劉恆即位後,太后被尊為皇太后。薄太后於“孝景前二年(前155)崩,葬南陵。因呂后已合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文帝”。顏師古曰:“薄太后陵在霸陵之南,故稱南陵,今所謂薄陵。”因南陵西隔渭水遙望漢高祖長陵,故史書有“東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說法,當地人稱為“望子冢”。

關於霸陵現在的位置,長期以來就有學者懷疑,因為現在認為的墓地據竇皇后墓地太遠,而竇皇后的墓地位置是沒有問題的。據近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式公佈的西漢陽陵、茂陵、渭陵、義陵考古勘探成果及其他見諸報道的相關勘探資訊,西漢帝陵陵園應均為帝后同塋異穴,位於“大陵園”中。霸陵雖“不起墳”,但竇皇后陵仍是傳統的覆鬥形,在今白鹿原東北端,可眺灞水。西漢其他帝后陵相距均不超過900米(最遠為昭帝平陵,帝后陵相距約850米),且帝陵與後陵為斜向相鄰模式。綜上所述,推測文帝陵位置,應在距竇皇后陵不遠處的臺塬上,並同在一個大陵園中,而非目前遠離後陵且原頂狹窄、巨壑相隔的“鳳凰嘴”。

據Google Earth釋出的一張拍攝於2004年5月19日衛星照片顯示,在位於竇後陵西一處平坦臺塬的邊緣,原有長近600米的斜坡地,平面呈規則的方形,頗有人工修整的跡象。而圖上顯示其東、北緣竟也各有一道夯牆痕跡(顏色泛淺,為因夯土而不利植物生長形成),與前述兩牆構成一正方圍合的空間,且邊長恰為漢代一里(約415。8米),正是西漢帝陵陵園的尺度。且其東南西面外正中,均有與之垂直的疑似道路向外延伸,當即帝陵神道。其中東神道延至後陵南側,西神道更在整個白鹿原西部延伸,下部與一道較直的溝壑相對,直達原腳,總長達3800米,此道也正是通向長安之道,故而最長。此正方空間正中,則有一方形建築遺蹟,推測其下當即帝陵墓室所在,該地面遺蹟或為陵上因“不起墳”而設定的有別於其他帝陵的某種禮制建築遺存。《西安任家坡漢陵從葬坑的發掘》一文又言竇後陵“西南里許有大型建築基址。在園內及西坡多有鵝卵石路面、散水及西漢筒瓦、板瓦、雲紋瓦當”,據其方位正與陽陵、茂陵、杜陵廟相類,推測當為霸陵陵廟。因而推斷文帝霸陵就在竇皇后陵的西邊。

據2015年9月8日的西安晚報披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曹龍和楊武站透過多年的考古研究,認為霸陵帝陵陵址可能並非“鳳凰嘴”,而是2001年發現的江村大墓。曹龍指出,對於霸陵的墓室結構,學界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霸陵“因山為藏”,從外表上看是“因其山,不起墳”,“鳳凰嘴”的高崖就是霸陵陵址,其墓室結構應當是一種崖墓。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文獻上記載的“因其山,不起墳”,可以理解為將墓修在山中,故不另修封土,墓室形制則同漢代的其他帝陵一樣,是豎穴土坑墓。

歷史上對霸陵形制記載的文獻有很多。《史記》《漢書》《水經注》《三輔黃圖》等史書中都有過霸陵“不治墳”的記載。但曹龍和楊武站認為,由於古代帝王陵墓的保密性,文獻對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僅有“不治墳”的簡單記載,真正的認知則有待於考古認證。距漢文帝埋葬時間最近的《史記》記載:“(霸陵)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說明霸陵帝陵無封土,緣由不是有山,而是“欲為省,毋煩民”。

根據霸陵選址的地質、地貌條件及西安帝陵傳統,曹龍推測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應該是帶4條墓道的“亞”字形豎穴土坑墓,與其他西漢帝陵並無二致,只是沒有封土而已。從地貌上看,霸陵坐落在黃土臺塬上,並非山地,西漢帝陵選址除考慮傳統習俗、風水、穩固政權外,地質條件也是其考慮的重要因素。霸陵的選址恰好說明其仍然是按照西漢帝陵傳統修建的,並無“異想天開”之舉,當然也不會是依山為建的崖墓。而學界對於崖墓觀點的支撐,普遍來自於歷史文獻中對“西京霸陵,因山為藏”“霸陵因山不起墳”之說,使考古界對霸陵帝陵墓葬形制認識形成了崖墓說。西漢實行帝、後同塋的合葬制,若帝陵為崖墓,後陵則不可能為豎穴土坑墓,但已考的竇皇后陵為帶封土的豎穴土坑墓。曹龍和楊武站因此認為,帝陵的形制肯定也是豎穴土坑墓,只是沒有封土罷了。

據西漢帝陵傳統,陵園一般建於黃土臺塬的邊部,除帝陵陵園較為高隆外,整個陵園內較為平整,高差不大。但曹龍說,“鳳凰嘴”與陵園內最低處高差達230米,在建陵過程中難以建設外藏坑、禮制建築等設施,且“鳳凰嘴”與竇皇后陵封土相距2100米,比西漢國力最強的武帝茂陵帝后陵墓之間的距離還大,這顯然不可能。根據西漢帝陵的陵園規模,霸陵帝陵不可能位於“鳳凰嘴”。西漢帝陵、後陵一般東西排列,“帝東後西”或者“帝西后東”。曹龍和楊武站研究了霸陵地貌條件後發現,從地貌條件上看,霸陵帝陵肯定位於竇皇后陵西南側。

2001年,位於灞橋區的江村東側,有一座大型墓葬(簡稱“江村大墓”)多次被盜,其墓葬位於江村東側、竇皇后陵西側,墓室長、寬各約40米,深約30米,有3道迴廊。盜墓者當時共盜出300件文物,有專家推測被盜墓葬可能是館陶公主墓。漢代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墓葬皆類比諸侯王。但目前已發現諸侯墓的規模,與江村大墓相比都小了許多。而館陶公主葬於武帝時,其葬制不可能超越諸侯王。因此,曹龍認為江村大墓不可能是館陶公主墓,他和楊武站推測,江村大墓位置顯赫、規模大、外藏坑數量多,遠遠超過了諸侯王墓的等級,墓主有可能是漢文帝。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霸陵陵區遺址分佈圖(採自楊武站、曹龍:《漢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討》,《考古》,2015年第8期)

霸陵帝陵無封土,是兩千年來不爭的事實。曹龍說:“我們研究推測,漢文帝個人有偏好節儉的習慣,是霸陵帝陵不建封土的主要原因,而文獻中的記載,由於時代的變遷,在傳抄過程中發生偏差,導致學界很多人根據文獻得出霸陵帝陵為崖墓的觀點。但隨著西漢帝陵、諸侯王墓研究的深入,崖墓說的缺陷已經逐漸顯露出來。”

據此,曹龍和楊武站研究,根據霸陵陵區地質、地貌條件,結合西漢帝陵制度、墓葬形制,霸陵帝陵應為帶4條墓道的“亞”字形豎穴土坑墓,並根據江村大墓的位置、規模、設施,判斷其為霸陵帝陵陵址,即漢文帝陵墓。

位於霸陵陵區內的陪葬墓,見於文獻記載的有孝武陳皇后、竇太主、董偃,以及更始帝劉玄等。孝武陳皇后是孝文竇皇后的外甥女,即竇太主和陳午的女兒。竇太主仰仗其母權勢,橫行朝廷,做主將其女嫁給當時的太子劉徹。劉徹即帝位後,竇太主的女兒被立為皇后。孝武陳皇后“擅寵嬌貴”於後宮,後因“惑於巫祝”被廢,退居長門宮,死後“葬霸陵郎官亭東”。竇太主是孝文竇太后的女兒,即館陶公主。其夫堂邑侯陳午死後,50多歲的館陶公主與賣珠少年董偃廝混。董偃也仗其權勢,貴寵朝廷,三十而終。幾年後,竇太主逝世,“與董君合葬於霸陵”。孝景薄皇后是薄太后家的女兒,因無子,不受寵。薄太后去世後,孝景薄皇后就被廢。4年後她逝世,安葬在長安城東平望亭南,疑其墓應在霸陵陵區。王奉光是孝景王皇后的父親,被封為邛成侯,死於前47年,葬在長門之南。長門屬霸陵縣界之內。墳墓附近“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劉玄,字聖公,系西漢皇族,南陽蔡陽人。西漢末年農民起義中,先參加平林軍,並被推為更始將軍。後來又合併於綠林軍。23年稱帝,年號更始。王莽政權滅亡後,他移居長安,背叛起義軍,殺害農民軍將領。25年,赤眉軍攻破長安,消滅了劉玄政權。劉玄投降,不久被絞死。“劉恭夜往收臧其屍。光武聞而傷焉,詔大司徒鄧禹葬之於霸陵”。據《水經注》卷八記載,劉玄墓應在霸城縣東北,即今陸旗營東北一帶。

文帝前元九年(前171),在芷陽鄉建置了霸陵邑,《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表》:“孝文九年,以芷陽鄉為霸陵。”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芷陽為秦縣,縣治在今西安灞河以東洪慶村一帶,那裡曾出土過不少有“芷”字的陶文磚瓦及陶器。芷陽鄉為芷陽縣所轄,鄉界包括芷陽縣城及其附近。這就是說,霸陵縣邑與芷陽縣城相距不遠。新莽時改為水章縣,東漢時複名霸陵,魏晉時代,改漢霸陵縣為霸城縣,縣城北移至銅人原北部,約在今陸旗營一帶,南距漢霸陵邑28裡。後周時廢去此縣。霸陵城在歷史上的交通地位和軍事價值非常重要,它是關中腹地的秦咸陽和漢長安東出函谷關或東南出武關的必經之地,而且又扼制著灞河的渡口。所以秦漢時期它的名聲非常顯赫。

關於霸陵邑的具體地點,有人據《長安志》“霸陵縣東南距文帝陵十里”的記載,考證其位於灞河對岸的田王村一帶,與陵相距5公里。而《長安志》所定縣邑在滻、灞二水之間,《史記》正義:“霸陵城,在萬年縣東北二十里。”上述二地都距陵5公里左右。《水經·渭水注》載:“(渭水)又東過霸陵縣北,灞水從縣西北流注之。”《三輔黃圖》也說滻水出藍田穀,北至霸陵入灞。據此推測,霸陵在灞河之東距離滻灞合流處稍偏北。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陝西帝王陵墓誌》

徐為民 主編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 編

三秦出版社 2017-10三、考古調查與研究

霸陵至今沒有發掘,其具體情況不得而知。目前也未發現陵邑的遺蹟。

1996年,在竇皇后陵園西牆以西1000米處,即江村村東,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批陪葬坑,併發掘了其中的47座。這些陪葬坑分佈集中,東西規則地排列為8行,均為土壙,每行少則1座,多則11座。坑內或置陶棺,或築磚欄,也有的只有土坑而已。陪葬坑的長度多為長0。7~1。75米、寬0。3~1米、深0。2~0。4米,最長的才3。31米。坑內出土彩繪女陶俑、陶罐、半兩錢、禽獸遺骨和穀物等。這一批陪葬坑應是漢武帝初年竇太后死後安葬時所建。

這裡出土的陶俑全是彩繪女侍俑,還有發掘到一些禽獸遺骨,經鑑定確認者,有馬、羊、豬、狗、雞、鵝、鶴等。

南陵陵園西牆外發現20座陪葬坑,分為南北3排,南面兩排各7座,北面一排6座,均為口大底小的長方形豎穴坑,坑內建陶棺、木槨或以條磚砌築框欄,坑長1。42~3。1米、寬0。96~1。6米、深2。15~4米。坑內放置動物、陶俑、陶罐等,經過對動物骨骼的分析,確定有犀牛、大熊貓、馬、羊、狗等。陪葬坑壁的條磚上,有的有“東園”陶文戳記。薄太后之南陵也設有陵邑,位於陵西南3公里。今西安灞橋區狄寨鄉大康村附近發現了許多西漢磚瓦殘塊,南陵邑遺址當在此地。

四、遺蹟和遺物

今“鳳凰嘴”霸陵陵前山麓多平整為多級臺地,其上第二階寬度較大,長度約80米見方,地面可見少量漢瓦和卵石,原有歷代祭祀碑群,現僅存有8通清代碑石。大多因長年風化侵蝕,所刻字跡難以辨認,其中一塊碑僅剩下殘破的碑樁。雜草中,一塊斷碑中央隱約刻著“御祭”兩個大字,其下小字刻有“……雍正元年,……皇帝遣通政使司……”等字樣。

竇皇后陵墓周圍原面平整,現皆為耕地,其西側有一條村級公路向南通向狄寨鄉。竇皇后陵平地起冢,形如覆鬥。封土底部和頂部平面均近方形。底部東西長137米,南北長143米;頂部東西30米、南北35米,封土高19。5米。陵園的西牆和南牆部分牆垣遺蹟尚存,西南部有大型建築基址,並發現有卵石路面、散水與瓦片。

薄太后南陵北距霸陵4500米,位於今西安市灞橋區狄寨鄉鮑旗寨村西北800米,封土為覆鬥形,底部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73米,底部東西長40米、南北寬55米,高24米。陵冢四周有夯土築成的陵園垣牆,垣牆正中建有門闕。

漢文帝霸陵謬誤被糾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推理出霸陵真正位置的?

當地人稱之為“簸箕冢”的薄太后南陵(攝影:鄭茂良)

薄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側室、漢文帝劉恆的生母。薄氏出身低微,秦末諸侯紛起,魏豹稱王,薄氏家將她獻入魏宮。劉邦滅魏,她成為漢軍俘虜,以後納入後宮,生子劉恆。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凡被劉邦所寵幸的妃子多被殺戮或監禁。薄氏因在劉邦生前早已失寵,所以得免於難。呂后允許她和兒子代王劉恆同去代國,成為代國太后。前180年,呂后死,大臣們議立漢嗣,他們鑑於呂后時期外戚專權,對繼嗣外家選擇非常嚴格,終於以“薄氏仁厚”為理由,迎立劉恆為皇帝,尊奉薄氏為皇太后。

景帝二年(前155),薄太后去世,因劉邦與呂后已合葬長陵,景帝劉啟按照薄氏的意願,將薄太后陵營建於漢文帝霸陵以南,以便“左望”其夫高祖劉邦的長陵,“右望”其子文帝的霸陵。當時人稱“南陵”。唐代稱“薄陵”,近代稱“薄姬冢”,當地群眾稱之“簸箕冢”。陵墓南側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碑石1通,上書“漢薄太后南陵”。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冢西北清理從葬坑20座,出土有彩繪女侍俑、陶罐、獸骨等,大型獸骨有大熊貓、犀牛和馬等。以犀牛、大熊貓從葬,在我國考古發現中尚屬首次。

本文書摘部分節選自《陝西帝王陵墓誌》第三章《西漢帝陵》,經本書主編授權釋出,較原文有刪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