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早在三千多年前,北京就被燕國作為都城,此後它又飽經歲月洗禮,先後被金、元、明、清定為首都。

作為一個地位超然、歷史悠長的古都,北京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如四合院、衚衕、京劇等等。除此之外,帶有“兒化音”等特點的北京方言,即“京片子”也是十分著名,被視為是老北京的文化結晶之一。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北京方言除了路人皆知的兒化音外,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俗語,如“搓火兒”表示生氣,“陳芝麻爛穀子”則表示一件無關緊要的舊事。

一些清朝、民國時期流傳下來的順口溜,則能夠幫助我們更加了解那個時代的市井風貌,體會當時的風土人情。在眾多俗話中,“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可以說是比較特殊,因為它不單單說的是北京的情況,還連帶著臨近的天津、保定,在短短十幾個字裡就介紹了三地的特點和情況。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許多人看到這句話後,便會從字面上來理解,認為顧名思義,“京油子”是指北京人油滑,“衛嘴子”是指天津衛的人嘴皮子利索,而“保定府的狗腿子”則是表示保定人很多都擅長跑腿。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按照這個結論,人們又反向推理,找出了之所以這麼說的理由。

首先,說北京人油滑,指的是他們人情練達,懂得圓滑處世,畢竟當時北京城作為首都,住著數不清的達官顯貴,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惹禍上身。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儘管清朝皇帝不像電視劇中那樣動不動就來到民間微服私訪,但就算僅僅是某位大人家的管家僕人,那也是平民百姓惹不起的。所以,在北京長大的普通人從小就練就了對誰都稱“您”,見面道“辛苦”、“吉祥”,待人接物客客氣氣,幾乎是隨時準備拱手作揖的處世態度。

如今,我們如果來到北京的大街小巷,依然能夠從服務業人員的言談舉止中瞥見當時的影子,可見這種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我們看看“衛嘴子”。天津位於北京東部靠近渤海一帶,因為明代被視為拱衛北京的軍事要地而得名天津衛。作為多條河流匯入海河的集中地,天津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九河下稍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的諺語。

因為交通便利,清朝時的天津可謂是商賈雲集、人流密集,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居住在集市旁,便學會了叫賣。同理,出生在天津的孩子從小就受到大人們的薰陶,在談生意的“談”上很有一套,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另外,繁榮的市井文化也滋養了以說話為本的語言藝術,將漢語中的包袱、笑料發揮到極致的相聲就在天津得到了長足發展。

受此影響,天津成為了著名的“相聲窩子”、“曲藝窩子”,不少相聲、曲藝大家都出自那裡。

最後,“保定府的狗腿子”被理解為是當時有不少保定人選擇了當差,為官府賣命,因為其中有不少聽從官老爺命令欺壓百姓的,便被百姓們戲稱為狗腿子。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不過,上文的這些理解雖然有些道理和依據,但關於這句俗語卻有另一種說法。據說,當年康熙帝年幼繼位,為了對抗獨攬大權,又勇猛強壯的鰲拜,便挑選了一批身體矯健的少年,讓其整日訓練“布庫”,也就是摔跤。康熙八年(1669),這些少年將當年的“滿洲第一勇士”擒獲,為了表示嘉獎,康熙帝將他們編為“善撲營”,負責宮廷內衛。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摔跤高手逐漸離開皇宮流入民間,而北京、天津、保定三地成為了他們的目的地。其中,留在北京的高手數量最多,他們傳授的摔跤技術快速而靈活,往往在對手抓住自己身體之前就能將其閃避。久而久之,人們便紛紛表示北京人摔跤就像身上抹了油一般,京油子的外號也就這樣傳了出來。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北京俗語是什麼意思?

衛嘴子也是摔跤技巧,不過這當然不是指天津人摔跤時會咬人,而是說天津摔跤手在比賽前會用嘴啃咬或舔一舔指甲。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比賽時指甲過長過幹導致開裂。

最後,我們再說說保定府的狗腿子。其實,正確的念法應該是“勾腿子”,也就是說保定摔跤手擅長勾腿技巧,常常能夠輕鬆將對手放倒在地。

順帶一提,有著“跤王”美譽的常東昇,就是來自河北保定,可見勾腿子確實名不虛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