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還在疲勞駕駛?別冒險好好休息吧,現在都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檢測的

根據交通部相關調查資訊顯示,目前在我國誘發交通事故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別為酒後駕駛、超速駕駛和疲勞駕駛。前二者的危害,我們早已熟知,不過對於疲勞駕駛的危害、卻常常認為自己身體強壯而忽視其危害。今天小亮帶大家看一下疲勞駕駛的危害、以及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檢測駕駛員是否疲勞駕駛。

還在疲勞駕駛?別冒險好好休息吧,現在都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檢測的

行駛中的美女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因疲勞駕駛而發生的事故。8月21日、在河北司機犯困因疲勞駕駛,撞毀護欄四十米,4秒撞斷5片護欄,驚險一幕,電動車逃過一劫。無獨有偶,8月19日下午1時許,泉州小車司機犯困,行駛途中突然變道,撞斷5片護欄,所幸無人員傷亡。

在我們認識到疲勞駕駛的危害後。我們首先應該學習一下什麼情況下構成疲勞駕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行業標準(GA16-G416。10-2003)認定,“疲勞駕駛”必須具備三個要素:

1、必須是駕駛機動車的人員;

2、必須在道路上行駛時;

3、每天駕車超過8小時,或者由於其他原因體力消耗過大或者睡眠不足,行車中睏倦瞌睡、四肢無力,不能及時發現和準確處理路面交通情況時仍繼續駕駛車輛的行為。

在認定技術上,主要是計算駕駛員在行為被發現前24小時內,累計駕駛時間,若超過8小時,並有疲勞駕駛外在表象的,則符合疲勞駕駛條件;或者行車中睏倦瞌睡、四肢無力,不能及時發現和準確處理路面交通情況時仍繼續駕駛車輛的行為,雖然累積時間沒超過8小時,仍可認定為疲勞駕駛。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疲勞駕駛的界定,卻沒有那麼明確。在鬧市中行駛、跟在空曠地區行駛顯然花費的精力是不同的。在快車道中,我們以4小時為疲勞駕駛的劃定標準,一旦到四個小時則至少需要休息20分鐘才能繼續行駛。但在城市中環境因素頗為複雜,城區的交通狀況比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狀況更難以預料,所以城市地區的司機應該更容易出現疲勞駕駛。城市驅車疲勞駕駛,危險可能高於超速駕駛!

還在疲勞駕駛?別冒險好好休息吧,現在都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檢測的

如果人工鑑定疲勞駕駛都這麼困難,那麼人工智慧是如何鑑定出駕駛員是否疲勞駕駛呢?在正式介紹之前、小亮想先介紹點背景知識。人工智慧演算法,不管是透過深度學習還是機器學習都需要採集到合適的特徵。而採集到的特徵,是判別的關鍵。

在對疲勞駕駛的檢測演算法中,主要透過兩種主要形式:主觀形式(詢問)、客觀形式(檢測駕駛人狀態判斷)。客觀形式顯然更適合計算機演算法。而客觀形式的提取的特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是基於機動車行為特徵的檢測方法

:機動車行為是否正常。

其次:

基於駕駛員生理特徵的檢測方法

:駕駛員生理特徵主要指的是心電訊號、腦電訊號、體表溫度等,一般需要藉助醫療器械和相關裝置來完成採集工作。判斷駕駛員是否正常。

再次:

基於駕駛員面部特徵的檢測方法

: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駕駛員面部表情或狀態是否出現焦慮與睏倦。

最後:

多模態融合檢測

上述的三種檢測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優缺點,因此透過多種技術融合互補的檢測技術成為提高檢測準確率的手段。

還在疲勞駕駛?別冒險好好休息吧,現在都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檢測的

人工智慧檢測相比於人工檢測成本更低廉、時間更持久。可以提高人們對疲勞駕駛的警覺,降低車禍發生機率,確實是科技改變生活啊。不過、技術只是手段、主要還是靠駕駛員對疲勞駕駛的警覺性。最後、小亮祝大家生活美滿、出入平安。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您對人工智慧相關領域有興趣的話、歡迎點贊關注。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小亮帶來的知識分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