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造車新勢力的加劇分化,已經是無可逆轉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如果按照上險數對國內造車新勢力們進行排序,已經清晰地劃出了兩個陣營。前3名蔚來、理想、小鵬沒有爭議,無論是產品實力、品牌認知、銷量表現,都是最有實力進入主流汽車品牌的備選項。

而剩下的造車新勢力則被劃分到了第二陣營,威馬汽車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威馬汽車首款轎車M7正式釋出,作為全新開闢的M(Master)轎車系列,M7是旗艦級別,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車,它擁有L5階段的全自動駕駛硬體儲備,軟體未來透過OTA逐步實現,整車詳細資訊計劃在今年11月廣州車展透露,2022年交付上市板上釘釘。由此我們產生了很多疑問。

外在是否是一臺合格的中大型轎車?

買車顏值依然是王道中的王道,這個觀點適用於所有乘用車——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產品。先從外觀看起,M7的造型和現在主流的電動汽車設計小有不同,它似乎又進化了一些。新車外觀延續了部分Maven概念車的設計,日行燈的線條非常複雜,不光有貫穿的燈帶,保險槓兩側還有鬍鬚一般能點亮的光源,配合前機蓋上雙色的設計,未來感很強。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但是,前臉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車頂那極為突兀的三個感測器設計,雖然各大媒體都在極力用不同的比喻來掩蓋這隆起的感測器,但我們覺得這類似“計程車”標誌的設計還是處理地過於草率,好歹學學已經發布過ppt的友商。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另外該車的側面,為了迎合很短的車頭,整個車頭部的側面線條形成了一個快速的下滑弧線。而在b柱以後,也同樣使用了一條快速下滑的弧線完成了從車頂到後備箱蓋輪廓,我們認為這個線條的詮釋非常單調,絲毫沒有體現出轎車應有的修長美感,要知道該車的定位可是五米長度的中大型車轎車。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尾部的造型基本中規中矩,沒驚喜也沒有吐槽的地方。總的來說我們對威馬M7的外觀還是抱有比較大的負面情緒的,至少在我們看來這並不是一輛外觀美觀的轎車。

內在很有可能也不優秀?

為什麼威馬從電動汽車早期第一陣營掉到現在第二陣營,而且在第二陣營也沒那麼穩,零跑和哪吒虎視眈眈,核心原因就是沒有定位。蔚來定位就是高品質服務,理想定位則是奶爸車和里程焦慮,而小鵬汽車則主打智慧化。這次的M7可以說是威馬的一個轉變,想利用科技普惠這個定位重新回到第一陣營。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新車的輔助駕駛晶片確實達到了第一陣營水平,採用4顆英偉達Orin-X晶片,7nm製程工藝,總算力1016TOPS。同級別如此算力的車並不多見,且都還沒有量產交付。

僅靠“堆料”,威馬M7有可能永遠到不了第一陣營?

但賣汽車並不是手機pk攝像頭畫素,想用高階自動駕駛這個點來撬動電動汽車的銷量,透過鐳射雷達“堆料”吸引關注也許並不會成功,更何況上一代車型沒有給新一代車型留下任何軟硬體遺產,憑什麼讓業界和消費者信任,或者說相信威馬能在這代車型裡完全翻身?靠百度嗎?

寫在後面:

三顆鐳射雷達,orin-x 1060tops算力是驚人,但是輔助駕駛在目前只是錦上添花的功能,威馬想靠M7打翻身戰估計有點難度,除非價格非常低,但是該車的物料成本這麼高,又很難低。怎麼辦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