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36氪專訪 | 李一男:起起伏伏的人生,不是我願意的

新造車正纏鬥於月銷數字,甚至排行表上的定語都成為競技場時,李一男以“反內卷”的面孔出現了。

“大家都說新造車最後就剩下5家,你怎麼看?”“我們沒出車,沒資格說這個話,我不想去說,我也不在乎。”

“頭部車企都在自研自動駕駛,你怎麼看?”“我不認為有絕對正確的方法去做某一個事情,比如說ADAS、鐳射雷達、車機計算力等,沒有一個絕對的這個行或者不行。”

“我們是希望給更多人多個選擇,不是所有人都要買我們的車。”

12月15日,李一男籌備3年的造車專案牛創新能源釋出,英文名Neutron,首款車是5座SUV,有增程和純電兩個版本,不配鐳射雷達,也未宣講高算力晶片,打算明年9月交付。

不管是釋出就要交車的進度,還是面對行業焦點話題時的“佛系”態度,李一男和他的牛創汽車,都跟其他造車公司不同。

在2021年這個要搶地、搶錢、搶人的激烈格局下,你甚至分辨不出,李一男是有意避開輿論場,為羽翼不豐的牛創儲存實力,還是在跌宕半生後,只想快樂地造個車。

“人生的目的是快樂,不是嗎?”他經常這樣反問36氪。

而回顧李一男的前半段人生,不乏苦澀時光。“天才少年”是李一男最響亮的稱號,他15歲就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27歲成為華為副總裁。在媒體報道中,李一男曾與任正非情同父子,一度被認為是任正非接班人。

但此後掙脫華為創業,又被華為收購之後,李一男就開始了碎片化的職業生涯。他出任過百度最年輕的CTO,也擔任過中國移動旗下無限訊奇CEO,金沙江創投合夥人等職務。

直到2015年4月,李一男瞄準智慧出行領域,創辦小牛電動兩輪車。但命運再次發出重擊,就在釋出小牛電動兩天後,李一男因涉嫌“華中控股”的內幕交易被警方帶走,被判有期徒刑2年半。2017年12月,李一男出獄。小牛電動正奔赴公開資本市場,李一男雖然還是大股東,但已淡出日常經營。

此後,李一男開始廣泛調研汽車產業鏈,到2018年年底,再次踏入創業河流,成立牛創新能源汽車公司。

1970年生的李一男已經51歲,似乎是因為起起伏伏的人生經歷,他在迴應36氪丟擲的問題時,一直試圖維持言論周全,不想挑起爭端,也不炮製概念。他會不斷修正措辭,確保表達的安全性。

“我舉個例子,當然這個例子不適合中國的情況,本田造車進入汽車行業,在日本的產業鏈,整整比豐田和尼桑是晚了30年。當然我不是說現在你晚三十年還能行,環境不一樣,所以可能沒有借鑑性。我只是舉一個例子,我覺得判斷一個企業能不能做好,可能這個謎底沒揭開之前,中間的任何判斷都為時過早。”

但鋒芒和不服輸的心志仍然會不時流露。“(人生)起起伏伏肯定不是我自己願意的,你說能一帆風順,誰想起起伏伏?”

造車顯然是李一男後半段商業生涯的最有力一搏。小牛電動所在的整個兩輪市場盤子是800億人民幣左右,而奧迪A6一款汽車頂峰時的產值就是這個量級。何況,新造車正處在新舊能源交替的變革當口。

李一男似乎也做好了長跑準備。“

不斷演進的好的產品,是企業最強的競爭力,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護城河。”

他說,時間早有早的優勢,晚也有晚的劣勢和優勢,“但是核心是好的產品本身。”

行業中流行的觀點是智慧汽車將和手機逐漸趨同,智慧化和快速迭代成為追逐風向,對此,李一男直言,“世界上沒有兩隻完全長得一樣的蝴蝶,更何況手機和智慧汽車產業鏈,一個是耐用電子消費品,一個是超高價值耐用消費品,基礎的工業邏輯不一樣。”

在他看來,越是好的汽車產品,變化越是緩慢,“我開的寶馬07年上市,到現在15年了,基本上沒變過,外觀哪有什麼變化,內飾變化多少?它和電子消費品有挺大的不一樣,好的東西是能夠持久的。”

他的認知也傳承自小牛電動車。2015年,小牛N1釋出,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歐洲、東南亞、拉美等市場的熱銷產品。

“(小牛N1)電子的東西變了,屏的東西變了,但是今天外形還是外形,效能可能會有些提升,但是大的都沒有什麼變化,依然佔我們每年銷售收入的20%。”李一男說,“你可以不斷的賦能它,讓它變得更智慧,讓它有很多軟體升級,但是你基本架子要搭好。”

李一男的言論不排除為牛創爭奪話語權的成分。牛創新能源成立三年,幾乎全程保持了低調,只在最近宣佈拿到A輪5億美元融資,IDG資本和COATUE領投。

雖然李一男說造車以來沒有缺過錢,但資源顯然也沒有盈餘到可以做太多外顯的技術創新。李一男向36氪透露,最早考慮透過“修改來推出一款車”,但後來放棄。

相比於蔚來、理想汽車等都要在明年推出自研的智慧駕駛技術,甚至配置鐳射雷達和高算力晶片等,李一男的牛創只來得及研發了座艙,ADAS(輔助駕駛)系統還要依賴供應商。“對於需要鐳射雷達的使用者,我們也滿足不了他。”

但回到行業邏輯,不管是早期的李想,現在的李一男,還是後來的雷軍,合理的入場步驟都只能是先按時按質交付第一款車,跑通造車流程和體系後,再去撬動資源、擴大投入。

“我們說明年9月交車,就肯定能按時交付出來。”李一男說。

2018年下場造車的李一男,前有盤踞在頭部陣營的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後有同樣51歲進入汽車局的雷軍,很難預料他能否像小牛電動時期一樣突出重圍。但可以知道的是,他即將交卷,而且這幾乎是他跌宕人生的最後一搏。

以下是36氪和牛創新能源創始人李一男對話節選:

36氪:你現在精力是怎麼樣分配的,我看你還沒在牛創任職,在梅花創投那塊也還有職務?

李一男:

我的精力100%在牛創。

36氪:小牛電動和牛創有什麼關係嗎?

李一男:

沒有關係,完全獨立。最主要的原因是兩輪車的業務在中國整個市場規模就是800億人民幣,中國奧迪A6頂峰期在中國,一款車就超過這個數字了,所以產業規模完全不同。我要用兩輪來做這個事情(造車),是養不活的。

投資人是一個Top down(從上到下)的思維模式,首先看市場規模有多大,然後再看你能做多少,然後再看你的估值是什麼樣子。

36氪: 你是怎麼進入汽車行業的,之前你在小牛電動的釋出會上說過,是人生最後一次創業了?

李一男:

2012年、2013年,我還在金沙江創投,就看過看過很多整車專案,像北汽新能源、知豆汽車,零部件廠也有很多。

李斌說造車需要200億元,也就是30億美金,我認為還是有一定道理,造車方方面面都要用大量的錢。但是我當時判斷,我大機率是融不到30億美金。

到2018年,我基本判斷能融到接近這個數字(30億美元)。最怕的是什麼事情,幹了一半沒錢了,連基本投入的錢都沒了,你潛心打磨產品不得有供應商支援。如果你基本的錢花到一半,都到處去討飯,拿什麼來打磨產品?

36氪:2018年底進來造車,大家可能會擔心時機晚了,你們打算怎麼快速走出來?

李一男:

要看什麼時間是最適合成長的時間。

我舉個例子,當然這個例子不適合中國的情況,本田造車進入汽車行業,在日本的產業鏈,整整比豐田和尼桑是晚了30年。當然我不是說現在你晚三十年還能行,環境不一樣,所以可能沒有借鑑性。我只是舉一個例子,我覺得判斷一個企業能不能做好,可能這個謎底沒揭開之前,中間的任何判斷都為時過早。

我認可的一點就是,不斷演進的好的產品,是企業最強的競爭力,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護城河。

時間早一點有早的優勢,時間晚也有晚的劣勢和優勢,但是核心是好的產品本身,以及企業和自己的消費者產生長久的品牌共鳴和品牌聯絡。

36氪:產品上,你們準備重點發力哪些部分?

李一男:

汽車是屬於一個叫做超高價值耐用消費品品類,那汽車的使用週期都非常長,大家都對他的期望值都是15年或者20年。這麼長的一個使用週期,它對產品的定義、品質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強的要求。同時好的汽車產品我們能看到,它整個大的變化是非常緩慢的。雖然可能你說軟體在演進,車機和智慧駕駛在演進,但是整個大的汽車,一個越好的產品,它是生命週期是越長而不是越短的。

保時捷911到現在40多年了,幾乎沒有變過,內外是幾乎沒有變過。我開的寶馬2007年上市,到現在15年了,也基本上沒變過,外觀哪有什麼變化,內飾變化多少?大家可以看到生命週期的延續是非常重要的,它和其他的快速消費品或者電子消費品還是有挺大的不一樣的地方。好的東西它是能夠持久的。

36氪:聽下來,牛創當下的產品重心會放在不太變化的部分?

李一男:沒有個好的基礎,你光去做變化的東西,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要把基礎打好,好的產品是琢磨出來的。

從小牛電動我們也有這樣的體會,它也是個高價值的一種消費品,它的生命週期也至少要5年甚至10年的使用週期,它的價值現在也7000多塊錢。

在這個過程中要精心打磨,2015年,我們的小牛N1出來到今天,裡面的很多東西已經變了,電子的東西變了,屏的東西變了,但是今天外形還是外形,效能可能會有些提升,但是大的都沒有什麼變化,依然佔我們每年銷售收入的20%。

就是現在我們在歐洲也好,在中國也好,在東南亞也好,在拉美也好,都在賣,還在賣,還是熱銷產品,不斷的在提升。所以就是說,你可以不斷的賦能它,你可能讓它變得更智慧了,你可以讓它有很多軟體升級,但是你基本架子要搭好。

以前做超級豪華車是30年的週期,40年週期,豪華車變成10幾年的週期,日本車變成7年的週期,韓國車變成了5年、4年,一些國產車變成3年到4年都要換。

三四年就要大換,就是因為這個(產品)不行,你要給消費者一個新鮮感來刺激它。好的產品一定是打磨出來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為它是人造出來的東西,所以它是不斷的在提升。

36氪:但行業現在比較推崇那些可以變化的部分,比如車機晶片都要跟上手機,甚至資本市場也比較喜歡,你說可以自動駕駛軟體收費,股價就漲得很高?

李一男:

首先我們要看到,智慧化這個趨勢是一定往前走的,自動駕駛無疑是人工智慧在汽車行業裡面最大的革命性的應用,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它的能力一定是在不斷提升的。

車機的互動和智慧的應用場景的緊密結合,以及各種各樣的智慧的應用方面的結合,無疑是很非常重要的,但是汽車它是一個伴隨著很長生命週期的使用的過程,它也有很多的法律法規的安全要求,也有很多操控的以及操控的安全性的要求。

我相信所有這些變化的東西必須要以安全性為基本前提條件來進行。所以這隻能說是我們的一個理念。

36氪:你過去的履歷當中,對技術的嗅覺一直很好,現在大家都在建立這種智慧技術或者三電技術的自研的體系,你對這種趨勢是怎麼看,有相關的部署嗎?

李一男:

首先我們現在有1000來人,主要都是研發人員。智慧座艙、自動駕駛的一些東西是在北京,然後產品的設計、內外飾等等,造型、油泥模型等等都在上海在做。常州是我們的整個工程方面的大本營,在這裡有試製車、工程定義、供應商、資質等等。

具體的某一項我們是怎麼看,我不打算像他們一樣說太多。但是我想說的一點,我們品牌的價值理念叫做探索、精進和愉悅,第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探索,探索意味著一個包容多樣性和開放性,就是你什麼方法都可以去試。

我不認為有絕對正確的方法要去做某一個事情,比如說ADAS也好,鐳射雷達,車機計算力等,沒有一個絕對的這個行或者不行。

36氪:但是你要在一個時效內領先的話,你會用哪種路徑,比如大家都在兩年之內要推出一個比較領先的技術,他們會覺得自己來研發更能掌握節奏?

李一男:

有一句話是,人生不是積分卡,不是靠打分來打出來的,不一定是考分最高的人,最後最快樂。人生的目的是快樂,不是嗎?

對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做車是希望給更多人在智慧出行裡面多個選擇,也不是非要所有人都必須要買我們的車。也許有人會喜歡我們,也許有人不喜歡,是吧?

新的技術我們都會密切關注,非常密切關注。

36氪:現在資本市場對於後來的造車公司是不是偏於謹慎,你有直觀感受嗎?

李一男:

其實是沒有感覺。有些的投資機構覺得賽道很擁擠,有些投資機構過去賺了錢,有些投資機構過去投了,虧的還挺慘,都不想再投了。但也有機構覺得我過去賺了錢,現在還想再賺,有些覺得我過去虧了錢,想扳回來,還有一些我過去miss(錯過)了沒參與,現在來參與,每個人不一樣。

但是我想說的一點就是,作為創業者,永遠永遠,不能夠根據某一個投資者,或者是某一個資本市場某一個瞬間或某一個時期的看法,來決定你的命運和你的看法。

某個AI公司曾經為上千億美金市值打賭,現在估計活都成問題,張一鳴好長一段時間融不到錢,三五百萬美金都融不到。所以這個事情還是看你自己怎麼看。

36氪:以你的號召力,融資應該不難吧?

李一男:

不是,也有很多人跟我們說“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concern(擔憂),是吧?也許他中午沒睡好覺,他下午就不想投,這誰知道。

36氪:你自己會給牛創設一個量化的目標嗎?

李一男:

沒有量化的要求,因為汽車產業是這樣的,它其實是很容易達到一個規模效應的,尤其在中國。

中國有來自於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韓國的、本土的大量的供應商,本土A股也一堆上市公司,所以中國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優勢。當一個整車廠達到一定的規模,比如說30萬元一臺車,每年20萬臺銷量,那就是600個億,很容易達到一定的規模能力。在其他地方你比較難,比如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再加日本的幾家,他們的供應鏈是高度被壟斷的,所以不容易。

36氪:現在有一種思潮,大家會覺得汽智慧電動車未來會像智慧手機一樣,走向一個集中化的趨勢,所以有10家論、5家論、搶門票這種話題,您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李一男:說句實話,我沒有特別的去思考,我也不想去特別思考。智慧手機產業鏈我也很熟悉,這兩個產業鏈不完全一樣。之所以類比有一定的邏輯成立,是因為他們都涉及到智慧化,自動駕駛也好,車機互動也好,但是基礎工業的邏輯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耐用電子消費品,一個是超高價值耐用消費品,我覺得不完全一樣,我能說的就是這樣。

世界上沒有兩隻完全長得一樣的蝴蝶,更何況這麼兩個完全不同的產業鏈。

我也不想去評價到底有多少家能跑出來,我覺得前3名說我們只剩3家,第5名的說可能有5家,第10名、20名的說市場是高度分散化的,但是by the way(順便說一下),我們現在連正式下場都不算(車還沒交付),所以我們沒資格說這個話,我也不想去說,我也不在乎。

36氪:你會對你的品牌和目標人群定位嗎?

李一男:

我們不去刻意去定義我們的人群,這一點很重要。

36氪:感覺咱們挺看重汽車行業基礎邏輯,像BBA(賓士、寶馬、奧迪)和大眾汽車,都有不同消費人群,為什麼你這邊覺得不需要?

李一男:

因為我們現在是0。

36氪:不設邊界,這對資源凝聚是個考驗嗎?

李一男:幹嘛要給自己設邊界?我們第一句話叫做探索,我們不設邊界。

當然你做具體事情的時候,這是的工作方法論的問題,你需要有產品定義,你的權衡取捨,你的投入的取捨和你工作的時間瀑布流程安排。一個是品牌理念,產品定義理念,另外一個是具體的工作,這兩個是不同的。

36氪:造車是你最後一次創業嗎?

李一男:對。我們拿榔頭敲了三年還沒敲出個東西來,你要再弄幾款車,10年就過去了。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36氪:你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這些人生經驗有沒有在造車這件事上給一些啟發?

李一男:

起起伏伏肯定不是我自己願意的,你說能一帆風順,誰想起起伏伏?肯定某一個環節錯了,有時候你一旦錯了就一錯再錯,你也沒辦法是不是?

36氪:你現在還沒有在牛創任職,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架構設定?

李一男:我不需要設定架構,我覺得是大家都非常尊重我。我也沒必要(在公司擔任具體職務),但是我的時間100%的投入在造車上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