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產品升級是廠商一直追求的動因。當干預、扶持政策逐漸後撤之際,市場固有規律就露出本來的面目。

文/《汽車人》黃耀鵬

2022年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按照慣例,新勢力和傳統主機廠孵化的電動車企,在3月第一天公佈上月銷量,而大多數廠家的上月資料仍然需要在本月中旬拿出。

但是不用等到資料齊全,也能明顯感覺到,電動小車(A0、A00)市場正在暗流湧動,出現的已經不再是變化的端倪,而是變化本身。

很多人看不起電動小車,認為技術含量低,只憑借低價吸引顧客。其實能把BOM(物料清單)做到如此極致的程度,體現了高超的生產管理和供應商管理水平。

以五菱為代表的電動小車品牌,一直在用價格極端化方式,隔離合資和新勢力的競爭,並形成技術護城河。

但是現在,這個“護城河”正在經歷大規模水量流失。

競爭加劇只能解釋銷量

如果從銷量個數來看,小車仍然是新能源的王者,但其地位正在動搖。其中有些原因,用價格因素並不能完美解釋。

拿比較齊備的1月份資料來看,五菱宏光MINIEV仍是市場頭牌,銷量26682輛,同比還漲了3。5%,但相對2021年12月的55742輛的成績來說,跌了52。1%,比腰斬更甚。2月份有春節,再加上天數少,反彈至少要等到3月份之後。

但反彈到什麼力度,需要先釐清為什麼下滑。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平常月度資料波動無須大驚小怪,但是爆款車型跌的太多,必有緣故。定位相似、價格略貴的比亞迪海豚、QQ冰淇淋、尤拉好貓等,從相對宏光“望塵莫及”追至近一半的銷量。但他們無一例外,距離宏光MINIEV的巔峰表現,相去甚遠,以後也不用指望。

通常的理解,市場容量難以短期擴張的情況下,競爭加劇肯定將帶來各自勢頭此消彼長。

2月底尤拉宣佈,黑貓、白貓等車型“停止接單”。3月1日,2022款尤拉好貓開始接訂,好貓GT版價格調整至14。7萬元起(漲了1。2萬元)。

這段時間,漲價的不止長城。奇瑞小螞蟻、零跑T03等車型的漲價幅度在7000元至1萬元不等。

原材料漲價是好理由

也有人認為,鋰鹽持續10個月的大漲價,終於走到一個引發質變的點位,即對低於10萬元的電動小車成本,構成致命打擊。導致後者再也不能透過內部挖潛、積分變現、與上游進行時間差博弈的方式,來平衡成本上漲。

原材料漲價是不錯的理由。鋰鹽漲價傳導機制當然是快捷的(只有3級),但漲價的同樣不止鋰鹽。

僅2月最後一週,前驅體(包含鋰鹽、電解金屬)平均上漲幅度就達到4。9%,而氫氧化鋰更是突出,正極材料、電解液、溼法隔膜都漲了8%-12%不等,負極材料(主要是各種石墨)倒沒漲價。

受以上因素影響,磷酸鐵鋰方殼電池當週漲了7。3%,而三元(方殼)和18650電池則保持平穩。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因為價格變化太快,電池廠家正在放慢生產速度,觀望情緒濃厚。而且,電池廠商正在利用自身產能籌碼,與上游材料供應商博弈。

而材料供應商則受制於原礦和初級原料供應持續緊俏的現狀。後者正受到國際局勢和海運體系的波動影響。同時,海運價格(核心是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也與當前國際局勢密切相關。

好訊息是近期人民幣匯率異常堅挺,達到2018年以來的高點,攤薄了國際化採購成本。

價格傳導到下游,單方面懲罰了磷酸鐵鋰電池OEM商,即主機廠。而電動小車普遍採用的,恰恰是磷酸鐵鋰電池。

此前由於價格競爭的激烈,大家將整車出廠價與BOM之間的毛利潤都留的很低。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劇烈波動,早把這一塊吃掉了。再加上晶片等其他物料去年積累的漲價,已經被主機廠艱難地吃下去,現在已經沒能力消化電池漲價。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相比小車,同樣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中檔車,包括比亞迪和特斯拉等有關車型,雖然也有提價行為,但因為絕對價格較高,導致相對提價幅度較小。而且,這部分客戶的價格敏感度,也較小車客戶要低得多。

升級才是目標

新能源車補貼退坡30%,2022年底退光。積分交易市場上,從2021年初的2100元/分跌至1000元/分以下(視窗期內價格仍有變化的可能)。這是許多車企和機構未能預料到的。

《汽車人》也預料到今年積分下跌,但幅度如此之大,還是出乎意料。

由於政策之手的存在,電動車的綜合價值不是單純的市場因素起作用。如今電動小車作為“賣分/背分利器”、“補貼神器”跌落雲端,讓廠家不但失去了擴產的興趣,甚至不願意保有當前產能。砍掉低端入門級產品,增加高階產品,就成了共同選擇的策略。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如此看來,宏光MINIEV銷量銳減,並非由於市場遭遇強逆風,而是由於成本漲得太快,必須自限產能,轉產高配產品,留出更多回旋餘地。

五菱作為電動小車的旗幟性品牌,其價格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所有電動小車。現在大家熬不住都漲了價,宏光則力圖避免直接漲價,以免破壞“人民的代步車”這一形象。

五菱採取產品升級策略,推出四種主題的EV GAMEBOY系列,主打男性色彩,續航、電機功率和外形尺寸都有所增加。

透過“多給一點”的方式來漲價,對於消費者來說似乎更容易接受。其實尤拉、奇瑞、零跑等廠家也多少用了類似的策略,只不過沒有五菱這麼堅決。新價格尚未公佈,以五菱的謹慎,漲價幅度將會比較剋制。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這些電動小車品牌的做法匯聚到一起,就產生了某種合力。電動小車正在經歷整體升級,直到消滅最低端的入門級產品,即3萬元左右的電動產品將從貨架上永遠消失。

燃油車當年經歷了同樣的程序,業內並沒有細緻分析,只籠統歸因為“消費升級”。

這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果單純的“消費升級”成立,那麼燃油車已經消滅了3萬元級產品,3萬左右的電動小車在幾年中之後賣得非常火爆,就講不通。既然幾年後消費已經升上去了,人均收入也上去了,為什麼一到電動小車,3萬元級產品就再次受寵?

因為中國市場的差異化和各地經濟發展水位差巨大,低端市場其實在今後幾年內一直都存在。只不過,現在廠家不願意繼續做。是這些做低端產品的廠家站穩腳跟後,不願意繼續重複此前“低利潤”走量的狂卷模式,想吃點好的,喝點好的。就這麼簡單。

「汽車人」電動小車漲價,被迫還是主動

眼下的原材料漲價、補貼退坡、積分降價,給了一個產品升級的理由而已,升級車型不是昨天才開始研製的。廠商們最希望的是,市場被開拓出來,品牌擁有市場聲望之後,需要享受一下打拼的成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