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活得有高階感的人,都懂得斷舍離

每年的618年中大促、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你是不是也開啟了“買買買”的囤貨模式?家裡的東西越囤越多,然而當初精挑細選的物品並沒有給你帶來長久的快樂,反而看到越來越雜亂的家,你的心情會莫名地煩躁、鬱悶。

“一件物品本身絕沒有讓人幸福的能力。當你關心自己時,你會開心;當你開心時,你就不需要任何外物。”

這句話是美國頂級生活整理專家布魯克斯·帕瑪所說。在他的《扔掉壞人生》這本書中,他指出家中75%的物品對我們來說都是沒用的,這些雜物是我們生活中的“累贅”,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束縛了我們的心靈。

我們只有把這些不再重要的雜物統統扔掉,梳理內心,看清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接下來,就和菸灰缸一起走進這本書,學習作者是如何幫助人們梳理身心空間,讓人們重新找回了清晰明確的生活方向,過上了簡單、自在的快樂人生。

整理,讓人重獲生活的掌控感

作家毛姆曾說:“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

重新整理家裡的空間時,也是在整理自己的精神狀態。你渴望過怎樣的生活?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作者在幫助一位女主人清理雜亂的廚房時,這位女主人一直在抱怨她的家人。她說家人從來沒有伸手幫助過她收拾家務,所以她也不再收拾。凌亂的家和冷漠的家人讓她對家庭生活感到疲倦、厭煩。

然而當作者帶著她一起開始整理物品,把她從哀怨的情感困境中抽離出來後,她能很快地判斷出物品是否需要丟掉,把整理工作完成得井井有條。

作者告訴她,她很擅長整理,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而她確實在整理中感受到了對物品的掌控感,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樂和自信。

透過整理,我們能從凌亂的生活中認清自我,重新找回感知生命中美好的能力。

這讓菸灰缸想到了演員陳數,她曾經14個月拍了4部戲,高強度的工作讓她掏空了自己,她不知道該如何填充和療愈自己,從而陷入了焦慮、迷茫之中。

接下來的兩年,她選擇給物質做減法,給精神做加法。她處理了家裡不需要的物品,學會了欣賞物品而不去佔有,學會了與他人分享而不獨享,甚至不介意一件禮服多穿幾次。

陳數還主動拒絕影視劇的拍攝邀約,放慢自己的腳步,去看話劇、音樂劇;花一整天的時間看書、寫筆記、和好朋友喝茶,享受生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透過踐行斷舍離,她不斷探尋自我,重新找回了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梭羅說:“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於聲名,不再汲汲於富貴,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菸灰缸也認為,整理生活,扔掉不必要的物品,是在解除我們心靈的束縛。當我們減少物慾,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會由衷地感到快樂,對自己的人生也充滿掌控感。

混亂帶來迷茫,而整理幫我們減輕負重,讓我們學會享受生活。

活得有高階感的人,都懂得斷舍離

建立安全感,也需要清理無用之物

作者的一位女客戶痴迷醫學書籍,家裡有三百多冊醫書。而她整個人精神狀態很不好,臉色蒼白、彎腰駝背,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作者告訴這位女客戶:“是這些醫書在提醒你處於體弱多病的狀態,你應該扔掉這些你不會去看的醫書。”

在作者的引導下,這位女客戶扔掉了95%的醫書,也明白了比起靠醫書來鑑別自己的健康狀況,自己好好照顧自己,建立內心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指出,在檢查自己的物品時,如果感到沒有安全感,那麼這些物品恰恰是最應該丟掉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看清內心的真正需求,認識到我們不需要依賴物品建立安全感。

記錄片《生活的減法》中,文文是一位喜歡買衣服、囤積物品的女主人。她不停地買新東西,但又捨不得扔掉家裡的舊物品,導致她家的東西到處堆積如山,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看到家裡到處都是她買的衣服、鞋子。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因為小時候喜歡的東西得不到,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導致她長大後有了購買力,便想把所有喜歡的東西都買回家。

然而,過多的物品已經給她和家人帶來了負擔,習慣於將內心的情緒和不滿表現在購買慾上,卻少了與家人多溝通交流的慾望,這讓她反而過得很不開心。

這時,文文才意識到,物品並不能給她帶來長久的安全感,一家人開心、溫馨地生活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山下英子說:“物品是自身的投影,它可以成為診斷、治療、治癒我們內心的工具。”

菸灰缸也認為,物品本身並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是人們賦予了物品各種意義和價值。我們可以透過物品,瞭解自己的想法,找到束縛心靈的枷鎖,從而療愈自己。

當我們扔掉不再需要的物品,療愈受傷的心靈,我們就會擁有全新的、更美好的生活狀態。

活得有高階感的人,都懂得斷舍離

清理不合適的關係,遠離精神內耗

哲人柏拉圖說:“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遺憾之一莫過於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也可能是雜物,及時整理人際關係,才不會讓自己總是為了成全別人而備受委屈。

書中,一位女藝術家為了吸引丈夫的關注,在家裡到處掛滿了她的藝術作品。然而她的丈夫平時很少回家,也很少關心她。作者建議只留下她最喜歡的作品,把其他的作品都處理掉,並且引導她多做一些關注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取悅丈夫上。

後來,這位藝術家聯絡作者說她要離開丈夫了。原來,她丈夫是一個吸毒者和酒鬼,她一直想幫助丈夫改變,但是前一天他丈夫卻試圖殺死她。自從整理完房間,她意識到她要學會愛自己,呵護自己。而她的丈夫不會改變了,

丈夫才是她人生中最大的“雜物”。於是,她決定離開他,去過全新的生活。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與人交往,如果雙方的關係已經不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反而增添了不能承受之重,那麼,是時候與這些人解除關係了。

民國才女張愛玲與炎櫻曾經是最好的朋友。張愛玲在作品中就經常提到炎櫻,還為炎櫻寫過《炎櫻語錄》記錄她調皮可愛的言行。而炎櫻會在記者向張愛玲提出刁鑽問題時,替張愛玲回答化解尷尬;她還為張愛玲寫的書畫封面、插圖。

然而,張愛玲去美國生活以後,她和炎櫻的關係慢慢發生了變化。炎櫻經常寫信向張愛玲炫耀自己高薪、受歡迎,生活得很幸福。但是,炎櫻沒有考慮到張愛玲當時在美國經常被拒稿,生活得很窘迫。生性敏感的張愛玲在兩人生活懸殊的對比下,選擇不再回復炎櫻的來信,最終與炎櫻走向了陌路。

菸灰缸覺得,我們不必為了迎合他人,委屈自己,讓自己活在痛苦之中。對生命中無緣的人,果斷放手;對傷害自己的人,轉身離開。遠離不舒服的社交,善待自己,我們才能活得自在、舒心。

活得有高階感的人,都懂得斷舍離

活在當下,讓過去成為過去

詩人泰戈爾曾說:“有一個夜晚,我燒燬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瞭;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人們總是喜歡沉湎於過去,回憶以前的美好與遺憾,而錯過享受當下的時光。殊不知,當我們學會放下過去,卸下包袱,我們才能更好地前行。

書中講了一對夫婦的故事,他們臥室的牆上掛滿了帶框照片,有他們孩子很小時候的照片,有與他們再也無法相見的朋友們的照片,唯獨沒有他們倆人親密的雙人照。

作者對他們說,以前的物品只會提醒我們沉浸在過去的生活中,但現實早已發生改變。如果我們在回憶中花費的時間太長,我們離當下的真實快樂就越遠。

這對夫婦聽從作者的建議把牆上的照片都取了下來,並決定重新粉刷牆壁。

後來妻子告訴作者,其實,他們二人已經不和睦很多年,但是自從整理了屋子,兩人又恢復了新婚時的親密。丈夫也決定辭掉自己高壓的工作,去做自己喜歡的顧問工作。

他們不再活在過去,而是決定把握愉快的當下。

放下過去的回憶,努力過好當前的日子,我們才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快樂與幸福,才會對未來充滿希望。

日劇《扔了吧,安達小姐》中,安達小姐一直不願意扔掉她作為童星出道時的代表作DVD。這張DVD已經放在家裡幾年了,但她一眼都沒有看過,但又不捨得扔。因為安達小姐覺得童年的代表作是她的高光時刻,當時的她是最優秀的。這個想法一直束縛著她,讓她對當下的自己缺乏信心。

後來,在認真看完一遍DVD後,安達小姐終於下定決心把DVD處理掉,接納了當下的自己。她決定繼續努力,勇敢向前,對未來的演藝生涯充滿信心。

菸灰缸很贊成作者的觀點,與其追憶往昔,讓過去的事情影響我們的情緒,忽視當下的美好,不如扔掉回憶,讓過去成為過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活在當下。

我們的生命只存在於此時此刻此地,認真地過好當前地生活,我們才能體驗到新鮮的、充實的生命感受,不負韶華。

活得有高階感的人,都懂得斷舍離

作家蘇芩說:“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做減法,學會捨得和放棄,方能獲得輕盈和靈動的人生。”

減去膨脹的物慾,減去徒增煩惱的身外之物,減去心靈上的重擔,生活才會變得簡單、快樂。

內心的寧靜和快樂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無論扔掉什麼物品都是值得的。

願你我都能扔掉束縛心靈的雜物,擺脫執念,找回平靜的內心,舒適、自在地過一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