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二戰後期,盟軍要在西歐登陸,和蘇聯戰場形成兩面夾擊來加速納粹德國的滅亡。

德國人也深知這一點,雙方都心知肚明,這時候如果東西兩面作戰,將對德國非常不利。

這就是所謂“開闢第二戰場”,最初,對於開闢第二戰場需求最迫切的是斯大林,因為這樣可以有效緩解東線蘇軍對德作戰的壓力。

但是盟軍當時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所以玩了一個替代方案,就是來了一次北非登陸,佔領北非後又從義大利登陸。

用丘吉爾講話——錘擊鱷魚堅硬的鼻子,不如擊打鱷魚柔軟的腹部。

但是,擊打鱷魚柔軟腹部的方案並不被斯大林看好,作為戰略層面而言,義大利登陸帶來的利益不如在法國西海岸登陸。

所以,人們後來都知道的“諾曼底登陸”,才是開闢第二戰場的真正開始。

諾曼底登陸深層的意義在於,那裡離德國本土最近,而德國西部的魯爾谷地,也是德國軍工的重要工業基地。

因此,從法國西海岸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可以加速德國的滅亡,這是雙方都非常明白和重視的事。

當時德國負責西線防禦的是著名的德國元帥“沙漠之狐”

隆美爾

和德國資格最老的元帥

龍德施泰特

(又譯為倫德施泰特)。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不過,對於西線大西洋壁壘防禦作戰的戰術,

兩個人的觀點卻大相徑庭

隆美爾認為,對於抗登陸作戰,

戰鬥打響的第一天尤為重要,把盟軍消滅在海灘上,是成功最為關鍵的一點

1962年,美英德法合拍的眾星雲集的戰爭鉅製電影《最長的一天》,影片一開始,就透過劇中隆美爾扮演者的嘴,提到了這個理念——

登陸的最初24小時,對於雙方來講,都將是最長的一天。

因此,隆美爾的戰術思想是,將部隊線性排列在大西洋壁壘的海岸線後面,

作為機動性很強的裝甲師也部署在離海岸線不遠的堡壘地區

這樣佈置,可以使裝甲部隊免受路途中的轟炸之苦,迅速支援海岸線。雖然不確定盟軍的具體登陸地點,但隆美爾有自己的判斷,裝甲部隊部署在了靠近加來地區。

這個戰術還基於一個認知,那就是如果盟軍登陸部隊一旦衝出海灘,那麼就會猶如出籠的老虎一樣連成一片無法收拾。

其實這個看似有道理的觀點也是有漏洞的,後期也可以不讓它連成一片,為什麼就一定消滅在海灘上才是制止它連城一片的唯一方法呢。

同時,隆美爾還

主張以靜態塹壕戰而不是機動戰來應對盟軍,應把重點放在固守而不是試圖圍殲對手上

。當然這個說法是有特殊針對性的,針對的就是龍德施泰特的戰術。

而龍德施泰特和他的戰術思想截然相反。

龍德施泰特也承認盟軍的空中優勢明顯,恰恰也是因此他認為應該

將裝甲部隊隱藏在戰略後方的法國巴黎附近,待盟軍的登陸地點明確以後,利用裝甲部隊的快速機動性,迅速分割包圍登陸場上的盟軍並殲滅之

而隆美爾卻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這只是老將軍的一廂情願,盟軍的空中轟炸將使裝甲部隊開往前線的道路異常難走,等不到到達戰役地點可能就被轟炸得全軍覆沒(也有道理)。

我想我基本上說清楚了兩個人的不同觀點,請讀者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會贊同誰?

我曾經問過我的兩位軍迷朋友,他們都支援隆美爾的意見。

那麼我說一下德軍將領方面的意見,作為德軍裝甲兵總監的

古德里安

大將和德軍當時西線裝甲叢集指揮官

施韋彭堡

這兩位裝甲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前兩位元帥的分歧焦點也集中在如何佈置運用裝甲部隊上,而這兩位其實就是焦點的當事人),他們都支援龍德施泰特。

而我,最初很多年前也偏於理解隆美爾(當然我當時拿不準明確支援誰),但是,近些年再一次看到這段歷史,我也改為支援龍德施泰特(有醞釀了一些時間的原因)。

讓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隆美爾的戰術思想,其實是一種常規的打法(常規約等於平庸),坦白講,如果你是盟軍,這種打法是提前就能預料到的,甚至也是盟軍最希望的。

也就是說,作為登陸作戰,盟軍首先會欺敵,隱瞞自己的登陸地點,其次會用艦炮或飛機密集轟炸對方的海岸防禦陣地。

並且,作為策應,盟軍也會在後方投入空降兵佔領重要橋樑道路,阻止德軍增援。

如果把部隊平均佈置在整個大西洋防線上,首先兵力捉襟見肘,未必能抵禦得住盟軍的登陸,並且,更重要的是,

裝甲部隊的優勢其實也在陣地戰中發揮不出來

運用裝甲部隊的方法其實相當於失去了裝甲部隊的機動作用。

而龍德施泰特的打法,卻充滿了殺機和隱藏的鋒利,並且,更不依賴於失誤很高的對於登陸點的預測和判斷。將裝甲部隊置於後方,其實是相當於預備隊的作用。

另外,盟軍最初進攻時的打擊力量更不會對其造成重大損失,從而更容易儲存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

其次,作為後手牌,明確知道了盟軍登陸地點,更會準確實施後手。同時,等盟軍登陸部隊剛剛上岸立足未穩之時,

裝甲部隊可以發揮機動隊優勢快速分割圍殲對方

簡單說,龍德施泰特的打法,比隆美爾的打法對於對手而言,更增加了不確定性,同時,利用了裝甲部隊的快速機動能力和遠離海岸線的優勢,使敵軍無法預防。

薑是老的辣,在這一點上,隆美爾顯然還是最年輕的元帥,比龍德施泰特而言還是年輕了點。

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對於進攻戰而言可能如此,但是對於防禦戰,這其實不是隆美爾第一次不夠老練了。

有意思的是,在早前一段的義大利戰場,隆美爾和

凱塞林

也有過一次類似的分歧。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當時,隆美爾剛從北非戰場回來,希特勒安排他擔任義大利北部的B集團軍群司令官,而凱塞林是義大利南部的C集團軍群司令官。

在預測美軍會在義大利哪裡登陸上,這二位也發生了分歧,凱塞林

認為盟軍在義大利南部登陸的可能性最大

,理由很簡單,就是盟軍作戰必然需要空軍支援,如果在北部登陸,那麼西西里島的盟軍空軍就鞭長莫及了。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但隆美爾堅信盟軍不會“傻到先在南方登陸,而後再一路血戰殺到北部”,因此

他認為最可能的登陸點應在北部的拉斯佩齊亞(La Spezia)

這個觀點同樣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但是,義大利的戰事事後無可置疑地證明隆美爾是錯的,盟軍正如凱塞林所預測的,在義大利南部登陸,然後“傻乎乎地一路血戰殺到北部”。

在義大利最高指揮官的人選上,因為事實清楚,希特勒很快指定了凱塞林成了義大利最高司令官,而隆美爾對於自己被撤免的原因認為是戈林和空軍將領搞的鬼(很少有人會解讀原因時認為是自身的原因)。

也是因為義大利戰役,凱塞林贏得了盟軍的尊重,義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線打了半年之久。

戰後,在審判凱塞林的時候,甚至昔日的老對手英國人還替凱塞林求情,這都緣於對手的尊敬。

當然,隆美爾也不會閒著,希特勒為了安撫他,又認命他為西線B集團軍群司令,而龍德施泰特這位資歷和軍齡都碾壓他不少的老元帥,是西線德軍最高司令。

所以,才有了我們本文開始的那個戰術分歧。

不過這次事後,無法完全證明誰對誰錯,因為也不能讓歷史按照龍德施泰特的打法再重演一次。

但是我們還是能從後來德軍的失敗看出些端倪的。

這件事透過古德里安戰後給施韋彭堡的信中看得很明白,古德里安曾經向希特勒建議過把裝甲部隊放在離海岸線很近的地區的危險性,但希特勒表態他尊重隆美爾的想法,並要求古德里安和隆美爾談談後再做決定。

古德里安在前線面見了隆美爾,並提出意見。隆美爾說,盟軍登陸只可能發生在斯海爾德(Schelde)河與索姆河間的區域(注:加來地區的海岸),因為這是英格蘭至歐洲大陸距離最短的地段,(一旦盟軍登陸開始)摩托化部隊的所有運動都將陷於癱瘓,即便在晚上也沒有可能(這種認知很個性化,說明每個人的經歷或許只適合於他自己)。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這是他從非洲獲得的主要經驗教訓。古德里安明確表示了反對,但是無濟於事。

看清楚隆美爾的想法了吧,他的一切想法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有道理的想法也會是錯的。

希特勒最後玩了一個折中方案,就是一部分裝甲部隊調歸隆美爾指揮,一部分留給新組建的G集團軍群,一部分留給施韋彭堡的西線裝甲叢集(這部分相當於預備隊)。

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哪個方案都沒有實施的力量,隆美爾前線的裝甲部隊無力實施防禦計劃(當然他佈置的位置也是錯的),而裝甲預備隊也無法實施有效的增援。

隆美爾一直堅信盟軍的登陸點會是第15集團軍防守的加來地區,原因和他對義大利登陸點的預測理由一樣簡單,他堅信那裡海峽最狹窄,距離最近,盟軍不會“傻到”捨近求遠。

其實隆美爾錯誤的原因是很明顯的,加來只是離英國海岸線最近,但是最近並不見得就是最佳。敵人完全可以利用這種顯而易見的所謂共識。

而登陸場迅速連城一片後形成一個廣大的橋頭堡,諾曼底地區明顯是更加適合的,因為那裡更開闊。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看地圖就會發現,面對諾曼底的英國海岸線,更為寬闊漫長,比狹窄的加來地區更適合大兵團展開。

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的分歧 | 智慧需要經歷尖銳的考驗才體現出高低

悲催的是,這些其他方面對於盟軍的優勢,都被認準一個加來距離最近的德國人忽略了。

可見,有時候

蠱惑術就是讓人的思維只抓住一點牢牢地不放,這是蠱惑術的核心

!而當時的德軍中,缺乏站在對手角度宏觀分析這一切的明眼人。

不過,希特勒詭異的直覺起了一次作用,希特勒突然意識到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但是更詭異的是,幾乎大多數的主要將領都認為加來的嫌疑最大。

希特勒很少聽下屬的意見,固執己見的特點這次卻詭異地被身邊的攪屎棍們給說服放棄了自己的直覺。

所謂該聽時倒沒聽,不該聽的倒聽了,這可能就是命該如此的生動詮釋吧。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種擰巴戰術的漏洞很快暴露了出來,德軍處於不是反擊延遲就是兵力不足的窘境。

很快,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都承認,想守住諾曼底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我們今天研究歷史,並不是有趣就完了,從這件事中,可以領悟到很多規律。

這件事特別生動地詮釋了有道理是不是就代表正確!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都有道理!

有道理,並不代表正確,抓住一個點,認準一個事,即使是非常準確,也可能是盲人摸象。

恰恰是因為有道理,人才會被一個頑固的念頭鎖住,大多數情況下,人跳不出自己思維的瓶頸,翻來覆去,都是在自己的圈子裡晃悠。

膚淺的道理,人人都懂,深入思維,全面思維,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認定了一件事,人會很巧妙地找到否定反面意見的藉口,也不會去發現反面意見高於自己之處。這一切,都是人的願望和固定的認知鎖定住的。

人的認知難以改變,就是因為你認定了某一個事實,你認定了是事實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被它牢牢鎖定了作業系統能執行什麼程式,而不是程式改變作業系統。

大多數人,不經歷特別燒腦的事物,考驗不出智慧的高低,平日裡侃侃而談,不見得在抉擇時刻就會清醒。

任何認知都有道理,但是,有道理不代表就符合實相,區域性的真理,也可以是真理,但是,對於全域性而言,反而會貽害不淺。

人看到別人的高明,都是和自己相符的觀點或行為,看到不符的觀點,你就會認為不夠高明。

這個世界中的不同的人,就是如此活在自己的世界觀中,即使是相遇也不會影響自己的世界觀。

隆美爾在北非如日中天,因此接連犯錯,就像是必然,其實天底下沒有不犯錯的人。這讓我想起最近都一件新聞,清空資產去英國抄底的李嘉誠放棄了英國的投資又迴歸大陸了。

可見,一個人太英明瞭,往往就是失敗的開始。

因此,

不要盲從迷信任何人。

讓我們最後用古德里安戰後給施韋彭堡的信中的話結束這篇文章——“人們不應該因為隆美爾身上的光環就錯誤地闡釋歷史。我非常尊敬隆美爾,也沒有任何理由貶低他的聲譽。但是,承認隆美爾也會犯錯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我們大家都是人

……”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