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數隋唐英雄,誰是翹楚?

不論是評書還是小說,《隋唐演義》中的瓦崗英雄,總是令人著迷,擁有大量粉絲,英雄們做事光明磊落,武功高強,講義氣,捨己為人,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有一股人間的浩然正氣。言必信,行必果,不亂殺無辜,忠一不二,懲惡揚善,是人間的大丈夫,真英雄。

但讀了幾本史書,就會發現不是那麼回事,瓦崗英雄的形象會逐漸淡化,在腦海中被擊得粉碎,現實和夢想差別太大,就看看歷史上幾位隋唐英雄們的形象吧。

秦瓊,山東好漢,著名的秦二哥,講義氣,夠朋友,交朋友就交秦叔寶這樣的,一對雙鐧,打遍山東無對手,一匹黃驃馬,馬踏黃河兩岸,何等威風,忠孝兩全,最講“義”字。歷史上的秦瓊呢?光主子就換了好幾位,主要主子四位:張須陀、李密、王世充、李世民。輔助主子兩位:來護兒、裴仁基,共六位主子。先在來護兒帳下,山東民變,就跟著張須陀四處鎮壓變民,很賣力氣,張須陀對秦瓊可謂恩重如山,好的不能再好了,隨張須陀調往河南,鎮壓李密的瓦崗軍,大海寺一戰,張須陀被擊斃,秦瓊逃脫,帶領一部分人依附了隋朝的另一位大將裴仁基,對隋朝倒是挺忠心,是隋政權的維護者,不幸的是不久裴仁基帶領人馬投降了李密,沒奈何,秦瓊只好跟著,這才成為瓦崗軍的一員,不知張須陀在天之靈做何感想,也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吧,義字算什麼,前程要緊。

數隋唐英雄,誰是翹楚?

秦瓊像

李密得到秦瓊自然大喜,引為心腹,任他為內帳驃騎,自己的禁衛軍,可惜這時的瓦崗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秦瓊只表現了一次,瓦崗軍便失敗了,李密逃往長安,秦瓊只得再次易主,投靠了李密的死敵王世充,這樣的勇將,王世充當然收下,對他也不薄,這是秦瓊卻發現王世充是個多詐之人,不好處,於是找了個機會,主動降唐,成了李世民的人了,幸好李世民沒有失敗,沒有被擊斃,要不然我們的秦二哥不知有投靠誰了。“義”字好像跟他關係不大,離英雄二字好像也差不少,也許我輩對他期望太高了,所以失望也越高。實則他更像一個高階打工者,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鳥擇木而棲,將擇主而仕,先找個主子好好幹,待有了點名氣,再謀個高枝,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人才哪裡都需要,搶到了人才也就搶到了天下。

秦瓊打仗勇敢倒是很出名的,武夫嘛,提著腦袋幹呀!所以在亂世很吃香,跟這些主子只是上下級關係,不算朋友,不用講什麼義字,秦二哥運氣也不錯,最後終於覓到了一個明君,自己也光宗耀祖,風光無限,名垂青史,成為義的典範,不過在統一戰爭結束後,秦二哥由於打仗不要命,自然是傷痕累累,不久即病死了,不過回頭想一想,我們的秦二哥一輩子也不容易,靠一把子力氣,能混到開國元勳,也夠難為他的了,只是與演義中的相差不少。

羅士信,至今都納悶,他的名聲在演義中怎麼那麼好,一人兼有羅成和羅士信兩人原型。羅成:隋唐第七條好漢,帥哥,白馬銀槍,羅家槍法天下無敵。羅士信:四猛第一猛,力大無窮,跟李元霸相抗衡。演義中的羅成是羅藝之子,而歷史上記載羅藝有兒子,況羅成馬陷淤泥河,被亂箭射死的地點與歷史上羅士信被斬的地點基本一致,故羅成的原型應是歷史上的羅士信。

歷史上的羅士信可是個殺人狂魔,雙手沾滿了累累血骨,十四歲便跟著張須陀四處掃蕩變民軍,極其殘忍。一次變民軍剛列好陣,羅士信飛騎過去,連斬殺數人,刺下一個人頭,拋向半空,又用長矛接住,挑起來來回飛奔,炫耀自己,變民軍大為吃驚,一個小孩呀,放在現在也就是個初中生,如此狠毒,每殺一人,割下一個鼻子,穿起來,揣入懷中,回去計算殺了多少人,張須陀很是欣賞,引為副手。隋煬帝聞後大喜,這可是我們大隋朝的少年英雄呀,得樹為典型,立為全國生產標兵,勞動模範,號召全國向他學習,派使節隆重慰問,並派畫師畫下張須陀、羅士信二人的作戰實地圖,慢慢在家欣賞,由是羅士信名聲大噪。

張須陀亡後,羅士信依附了隋將裴仁基,隨裴仁基降了瓦崗軍,可惜時間不長,在一次戰鬥中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對這個隋朝的少年英雄倍加禮遇,同他住在一起,一塊吃飯,羅士信十分感動,遂降了王世充。后王世充要強行將羅士信的馬送給王道詢,羅士信大怒,於是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向唐王朝投降,倒打一耙,轉而攻擊王世充,在攻千金堡的時候,羅少保再顯英雄本色,屠城,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全部殺光。

以後就跟著李世民,在進攻河北軍團時,被劉黑闥活捉,將其斬首,應了中國的因果相報之說,據說羅士信死的很壯烈,很有點英雄氣概,為大唐王朝捐軀,這個應被歷史所唾棄的人,其一生以殺人為主,只為政府、貴族、地主賣命,無“善”、“義”可言,惡貫滿盈,喜歡血腥的人喜歡他。大隋王朝的少年英雄,大唐王朝的烈士,名聲多好,隋唐二朝爭相宣傳的物件,這就難怪在演義了,一方面勇力蓋世,天下無敵,雖又些傻,但卻時瓦崗軍的擎天柱。另一方面,英俊颯爽,神采奕奕,酷呆了,成為少女們心中追逐的偶像。

李勣,軍師徐茂功,半仙,諸葛亮式的人物,能掐會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與秦瓊、羅士信不同,李勣可是瓦崗軍元老級的人物,據說少年時還作過一段遊俠,家裡比較富有,隨翟讓起義,與單雄信一起是翟讓的左右手,鐵桿哥們。李密發動政變,誅殺翟讓的時候,翟讓的這兩個哥們,單雄信跪地求饒,李勣奪路而逃,就當時情況而言,尋求自保無可厚非,情況緊急之下,單雄信的做法比李勣要高明,既是政變,肯定準備充分,結果李勣逃到門口,被衛士一刀砍傷,差點給砍死。

對李勣、單雄信這樣的人,李密是要用的,沒有難為他倆。但後來李密讓李勣鎮守黎陽,讓他退出了權力中心。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歸降了唐朝,這時李勣還在黎陽,管著李密的十幾個州府,李勣很會來事,經過縝密研究,向李淵獻上版圖,聲稱這些地盤都是魏公的,應由李密呈上,自己只是李密的屬下,意為自己只忠於李密,李密降唐,我也只有隨著。李淵聞後很是欣賞,認為李勣是個難得的大忠臣,賜姓李,仍命他鎮守黎陽,從此我們的茂公軍師便改姓李了。不久夏國軍隊南下,攻擊衛輝,路過黎陽,並沒有去攻黎陽,李勣派手下勇將丘孝剛進行騷擾,被激怒,夏軍回軍轉而攻黎陽,李勣不堪一擊,全軍覆滅,只率百騎逃走,無奈老父徐蓋被夏軍活捉,在外盤旋了十幾日,只得向夏軍投降。

數隋唐英雄,誰是翹楚?

影視中竇建德

夏主竇建德仍讓他鎮守黎陽,把徐蓋帶回其首都洺州,做為人質。李勣暗中密謀叛亂,為爭取到夏主的信任,出了幾個點子,夏主很高興,把李勣視為自己人。李勣又與一變民首領李商胡約好一起舉事。與李商胡結為兄弟,生死與共,成患難之交,拜李商胡的母親霍女士為乾孃。一切準備就緒,請夏主南下,夏主應允,不料臨時有事,便派曹旦先行,渡過黃河,李商胡宴請曹旦手下大將,趁飲時,將夏軍二十三位將領全部殺掉,李商胡派四艘大船運送士兵,殺三百餘人,不料有一獸醫逃脫,報告曹旦,曹旦遂嚴加防範。李商胡、李勣發動攻擊,李商胡擊敗夏軍,李勣攻曹旦大營,見已有戒備,無處下手,也顧不上什麼兄弟了,率領幾十人逃往長安去了。李商胡自然不會堅持多久,夏軍攻擊,將其斬首。

李勣精心策劃的叛亂,就此平息。夏軍將領請求斬徐蓋,夏主對李勣卻很夠意思,下令將徐蓋釋放。生死關頭,父親、朋友都是次要的,自己的命是最主要的,跑的比兔子還快,以後的事也可證明。虎牢之戰,李世民大獲全勝,王世充投降,此時的單雄信早已是王世充的將領,自然也就成了俘虜,李勣和單雄信感情最密。

兩人曾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李勣向李世民請求饒了單雄信,願意用自己的官爵換取單雄信的命,李世民不準,單雄信說我早就知道你(李勣)不會辦這件事的。意為我早就看透了,李勣說我不是憐惜我的生命,為了國家,為了你的妻子兒女,我不能死。於是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請單雄信吃下,說我的肉隨你一起化為塵土,算是不負前言。就這件事現在看來,很有點做秀的味道,反正自己不想死,什麼樣的理由都能找出來,不過能為朋友割下一塊肉,也是很不容易的了。李勣在其後的政治生涯中,做事很圓滑。在鞏固大唐邊疆的戰爭中頗有建樹,號為名將,其一生有義和忠的一面,但有瑕疵,是一箇中上人物。在沒有生命危險的前提下做的較好。

李靖,演義中都神了,風塵三俠之一,天下的事他什麼都知道,預言家。隋末,李靖是馬邑郡丞,相當於現在某縣政府的秘書長。在一次李淵於突厥的戰鬥中,看出李淵要謀反,藉機出逃,去追趕已去江都的煬帝,準備告發李淵,不料道塞不得前行,不得已只得先返回長安。李靖此舉之目的無非有二:一是對隋的忠心;二是想借機升官發財。也許是煬帝臨走之時對他交待過什麼,令他監視李淵,李淵自然不會饒過李靖,在攻打長安時將其擒獲,就地斬首,當刀架到脖子上的時候,我們的李大俠就把忠義拋到腦後去了,大聲疾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李淵壯其言,將其饒恕。唉,一關係到自己的性命,什麼都可以不要了,悲乎?也由於這件事,李靖在其後的政治生涯中,格外小心,不參與李家的其他事,只重軍事方面,這才得以善終。

程咬金,大魔國國主,福將,三斧子定瓦崗,喜劇人物,沒有大老程,演義將減色不少。歷史上程咬金這一輩子倒也平安,沒有什麼突出的戰績,只是到了晚年,犯了當今政府裡的50歲現象,在攻打突厥時,中飽私囊,犯了貪汙罪,晚節不保,令人可惜。 王君廓:大刀王君可,史書中更是狡詐多變,不提也罷!

這就是瓦崗英雄,隋唐精英,讀之難免讓人有些沮喪,當然人無完人,他們都跟了一個明君,是勝利者,有政府扶持,大加頌揚,才有了演義中的光輝形象,對他們有些不滿意。冥冥之中,卻發現另一支起義軍更具英雄本色,是一曲不朽的英雄史詩。它就是隋末三大義軍之一的河北起義軍,其領軍人物——竇建德,英武仁慈,超過了李世民,他才是隋唐英雄的翹楚,第一人。

隋朝亡後,竇建德領導的義軍是同唐爭奪天下的強大武裝力量,這個被正史中誣為賊的人,很奇怪,你在史書中找不到他和他的軍隊殺人放火,亂殺無辜的劣跡,包括劉黑闥的兩度起義,如果他有一點的話,史官們肯定會大書特書,因為他是強盜,他們的抗暴鬥爭只是針對政府軍,不擾民。他的魅力在隋唐英雄中無人能及,虎牢失敗後,他的軍隊寧可解散,也不降唐。這是什麼樣的氣概?他為人太正,心不黑,手不狠,所以成不了政治家,他輸在俠義二字上,輸在當時所處的歷史時代,有人說他的失敗在於人才方面,這不對,沒有人才,他的轄區不可能出現境內無盜,商旅野宿的景象,單憑他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只不過這些人才在他們失敗之後,大多歸隱山林,永不仕唐,沒有留下姓名。

數隋唐英雄,誰是翹楚?

竇建德畫像

這是什麼概念?當然,,也可能唐朝不用他們,用也是讓他們作一些小官,透過史書中有限的記載,我們可找出一些。孔德紹:當時著名文人,與竇建德一起被殺,詩寫的很漂亮,在隋末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劉斌:有才學,在當時很有名,後亡入突厥,不知所終。李大師:才華出眾,虎牢失敗後,被流放到甘肅,流放期滿回到長安,當時魏徵等人勸其留在長安做官,被李大師拒絕,歸隱家鄉,整理史料,為其子李延壽著南北史打下了良好基礎。 凌敬:歸唐後,任地方小官。還有很多人不知所終。

這些人為什麼不仕唐,與竇建德的個人魅力不無關係。在大唐政府裡,有兩人是竇建德的屬下,一文一武,如果不是唐廷徵用,他們的才華將被埋沒,大唐將少了一位魏徵式的人物,少了一位常勝將軍,文是張玄素,武是蘇定方。

公元623年,高雞泊義軍失敗後,蘇定方歸隱鄉里,630年復出,為何他在時隔六七年才重出江湖,箇中原由耐人尋味。蘇定方在唐,前後滅三國,戰功卓著,可見竇建德軍中是人才濟濟,並非都是泛泛之輩,只不過他們是失敗者,政府是不會頌揚他們的,勝王敗寇,是中國封建歷史之金律。在演義中他們的形象大都不怎麼樣,瓦崗軍英雄們的的作用是針對大唐,而高雞泊義軍的作用卻在於隋末天下的歸屬,孰輕孰重?他們存在於真實的歷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為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正如史學家所言:在隋王朝被推翻以後,高雞泊軍劉黑闥的兩度起義更加深了唐初統治者對人民力量的恐懼,他們在推動唐初統治者採取對農民讓步的政策上面,特別是在貞觀之治上面,起了重大作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