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張小泉的刀要不要不鏽鋼材料來背鍋

最近張小泉斷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有很多自媒體對此做了各種分析。

張小泉的刀要不要不鏽鋼材料來背鍋

正好敝人對材料也有所瞭解,今天就來一正視聽。

首先科普一下,這個無論是普通鋼材還是特種鋼材,還是這種不鏽鋼,我們國標中鋼的牌號都只表示各種材質的百分比含量,沒有說標硬度的;像上述圖片中說50Cr15MoV的50表示硬度是HRC56-58的說法,純粹是胡說八道,毫不負責。即便說這個材料可以透過熱處理達到某種硬度,也只能說其具有這種潛質。而不能直接說其硬度就是那麼大。

50Cr15MoV不鏽鋼,從牌號來看,含鉻量在15%,屬於典型的馬氏體不鏽鋼。

馬氏體不鏽鋼牌號定義,其中:以千分之幾表示(1。一個“0”表示含碳量小於0。09%,2。二個“0”表示含碳量小於0。03%)一般常見的不鏽鋼類含碳量都是1位數,這個居然50,按國標理解,這個含碳量在0。5%的樣子了,說實話,這點我也被搞糊塗了。

Cr15:化學元素符號及含量(含鉻15%左右)

Mo:含鉬量 1。00~1。30%

V:其他含量0。07-0。12%

因為不鏽鋼的牌號有很多,不同的牌號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可以熱處理,有的不導磁,有的耐腐蝕……。總之,牌號不同,特性也差異巨大。平常我們叫的204、304、312、440、6系列等等,這個基本屬於美標或者日標的叫法。我們的國標名稱基本還是按材質成分來表達。

像張小泉這次斷刀的這個材質50Cr15MoV按美標或日標的叫法,比較接近的應該叫440。

分析了這個鋼材的名稱,我們再來說說這個鋼材的特性,50Cr15MoV由於含碳量比較高,那麼說其透過淬火,硬度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

淬火嘛,主要目的是強化,常規操作就是將鋼加熱至臨界點溫度以上,保溫,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奧氏體中,再

回火,以

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獲得淬火馬氏體組織。淬火就是快速冷卻(當然是按工藝引數來控制冷卻速度),如果自然冷卻就變成退火了。

淬火後,鋼材的硬度是有了,但還必須回火。馬氏體不鏽鋼淬火後,得到馬氏體組織,其硬度高、脆性大、內應力大,必須經回火處理。回火的溫度不同,其特性也不一樣。

180~320℃之間回火。獲得回火馬氏體組織,保持高的硬度、強度,但塑、韌性低,且有較好的耐蝕性。刀具、軸承、耐磨件等可採用低溫回火。

600~750℃之間回火,獲得回火索氏體組織。具有一定的強度、硬度、塑性、韌性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可依據對強度、塑、韌性的要求程度不同,採用下限或上限溫度回火。這種組織也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

回火後的冷卻方式,一般可採用空冷,但對有回火脆性傾向的鋼號,最好採用油冷。另外,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淬火後需及時回火,夏季不要超過24小時,冬季不要超過8小時,如不能及時按工藝溫度回火,也應採取措施防止靜置裂紋的產生。

說了這麼多材料,再回過頭來說張小泉這次斷的這個刀,從這個刀的樣式來看,基本可以確定

張小泉的刀要不要不鏽鋼材料來背鍋

張小泉的刀要不要不鏽鋼材料來背鍋

這個刀柄應該是焊接上去的(焊接刀柄才符合工業化大批製作)。再加上客服說的這個刀硬度有HRC56(沒實測過,本人對此硬度表示嚴重懷疑)

張小泉的刀要不要不鏽鋼材料來背鍋

,基本可以確定這個刀屬於低溫回火的。焊接加上低溫回火,如果工藝控制稍有差池,鋼材比較容易有內傷 ,有裂紋;也就是說這個刀在出廠時就已經有個裂紋了,此時如果用探傷裝置是可以檢測篩選出來的(我們一般要求稍高點的產品都是要求探傷的)也就是說這個刀帶著瑕疵到了使用者手中。然後就拍個大蒜,輕輕一拍,就那麼巧,斷了,這個大蒜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所有的刀,我們常規所見的鋼材。無論是熱處理硬度到多少,只要加工工藝沒問題。拍蒜之類的活隨便拍,不至於說一拍就斷,如果沒有內應力產生的裂紋,對於我們常人來說,還沒那麼大的力將刀拍斷的。除非你的刀做得像剃鬚刀那麼薄,然後被硬掰斷,不然拍是拍不斷的。如果刀被拍斷,只能說加工工藝有問題,或者說偷工減料了,省工藝了,沒有將產品的內應力給消除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