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佛與道的關係

文/佰川先生

佛由釋迦牟尼所創立,釋迦牟尼作為一個王子,按理說他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典型的富貴世家之子。

他最早捨棄榮華富貴拋家棄子去做苦行僧的初衷是因為他並不快樂,他想尋求他看到的一個邊走邊歌的苦行僧一樣的快樂,學了苦行僧,快樂沒有學到一點點,倒是到他29歲的時候,連頓飯都很難吃上了,一開始隨他出來的隨從都跑完了,苦行僧的生活還是沒有能讓他快樂,以至於只能一個人餓著肚子坐在無花果樹下總結歸納到底是為什麼,這個無花果樹就成了菩提樹。

後來他總結出來,人生來就是苦的,悟出了人生苦諦,從而創立的佛教。

苦諦從何來?

一個是外界因素,一個是內心的慾望。

外界的因素,往往在我們意料之外,我們沒有招它它就來了,我們不得不受其影響,是人不能決定和迴避的,這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常常認為其就是宿命。另一種人心的慾望,也就是我們追求的幸福,不同處境的人這種幸福追求是不一樣的,對於飢餓的人吃上飽飯就是幸福,對於不為飢飽擔憂的人又嚮往著吃上美食,至於美物美色,再至於其他,人的慾望還會不斷放大,這種過程中,原來的幸福會失去,新的苦會到來,人生就在這種苦中輪迴著。

所以佛教

說了無數千言萬語,不過是讓人控制自己的慾望,精神上的誘導方式就是讓人看空人世,做個剋制自己的僧侶,至於什麼業的報應什麼六道輪迴,不過是精神上的恫嚇強化讓人禁慾剋制的效力。

實際上基督教的十條誡命以及基督教的末世審判與此如出一轍。往往,這些禁慾的主張太絕對化,就比如佛教的禁慾,如果男女都沒有了慾望,人就不能延續,人就會越來越少,後面那還有和尚尼姑的存在呢?哪還有人來拜佛呢?

道與佛,

在本質意義和作用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但是道首先讓人明白天道,人只是世間一分子,一個過客,由道進而知己,讓人把自己放進道中去遵循道,人們明白了道,融入道中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道這種人人肉眼看不到的似乎虛空的東西,實際上人人又

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認為它是實的。遵循道的人往往會退而求適合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追求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自然而然樂然陶然

,這樣就能迴避很多苦,時時感受世間的歡樂幸福。

道的作用同樣是讓人退而不是進。這個代表就是莊子,看了莊子的文章,就會更加明白道對於人世精神的影響。後世魏晉的玄學,就是這種學莊子的表現。

同樣是讓人退,佛不去道,無他,產生的原因也就是起點不同。

佛與道的關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