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大系追光圖鑑·名畫記18丨《夏景山口待渡圖》

大系追光圖鑑·名畫記18丨《夏景山口待渡圖》

開欄語

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嘉興特展

正在嘉興文化藝術中心展出。千餘繪畫,踏破時空而來,開啟一個穿越千年的藝術通道,中國曆代繪畫盛宴開啟。

讀嘉人文頻道推出

“大系追光圖鑑·名畫記”

語出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唐代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或為傳世名畫,或為天籟舊藏,每日一幅畫作,帶你走進名畫的場域,聽一幅幅名畫講述的千年迴響。

請橫屏手機,觀看畫作

大系追光圖鑑·名畫記18丨《夏景山口待渡圖》

大系追光圖鑑·名畫記18丨《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

今藏遼寧省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

他作畫不求奇趣

他圖繪秀麗江南

他被封南宗宗師

他就是和巨然

並稱“董巨”的董源

董源

(?-約962)

五代南唐畫家。源一作元,字叔達,鍾陵(今江西進賢)人。中主時任北苑副使,人稱董北苑。擅畫水墨或淡著色山水,兼工龍、牛、虎和人物。與巨然並稱“董巨”。

項元汴天籟閣收藏的董源作品只有兩幅,其中就包括《夏景山口待渡圖》

此卷前面有董其昌題識,後面有柯九思、虞集的題跋。畫作遞藏有序:項元汴之後,經清耿昭忠、索額圖、清內府收藏,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今藏遼寧省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

描繪夏季的山水景色,峰巒層層遠去,水面浩渺,遠處草木豐茂,水氣若蒸,岸邊蘆葦叢生,近處岸坡錯落,綠樹成蔭。在河流旁,一漁翁肩扛魚網和魚簍沿岸徐行。江面一渡船行至江心,而垂柳纖纖的渡口,二客官在等候待渡,對面渡口之涼亭也隱隱若現。

畫作用筆秀潤,展現出一片秀麗江南圖景,是中國山水畫傳統的“平遠法”構圖的代表作。

宋郭熙《林泉高致集》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

意思是說,從山下向上看叫高遠,山前往山後看是深遠,近處看向遠處稱為平遠,高遠畫法,顏色明亮,深遠畫法,顏色較暗,平遠畫法,在或明或暗之間。“三遠法”在後來的中國山水畫構圖中影響很大,一直受到傳承與發展,幾乎成了山水畫構圖的金科玉律。

《圖畫見聞志》稱董源“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他的畫作,當時名重一時的主要是淺著色山水, 因為當時工著色山水的人少,董源的著色山水又有“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勢,重巒絕壁”,讓人感受到氣勢撼人,雄邁壯觀,大受讚譽。

董源的最重要的貢獻,還是水墨畫。對董源水墨畫的評價見於各類著作,《夢溪筆談》說“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畫鑑》評“董源天真爛漫,平淡多奇”。

《宣和畫譜》更為全面:“至其出自胸臆,寫山水江湖、風雨溪谷、峰巒明晦、林霏煙雲,與夫千巖萬壑、重汀絕岸,便覽者得之,真若寓目於其處也,而足以助騷客詞人之吟思,則有不可形容者。”大意是說他的畫作直抒胸臆,描繪自然景觀,不求奇趣,看完之後,就有了吟詩作賦的想法。

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論,荊浩、關仝為北宗代表,畫作多強調垂直的動勢,崇高雄偉,厚重有力;董源、巨然為南宗大師,畫作常低丘連綿,強調橫的動勢,煙江遼闊,溫厚秀麗。

董源開一代風氣之先,他的水墨山水,對後來的米氏父子、元四家,直到明中葉的文徵明、沈周等,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

盛世修典――數字繪畫大系

《項元汴書畫典籍收藏研究》沈紅梅

《從風格到畫意》石守謙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