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文 · 宋志平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

《國資報告》雜誌2022年第4期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在過去40年的企業生涯中,我有35年都在從事大企業的管理工作,其中做過10年廠長,做過18年央企的董事長。長期的管理實踐讓我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者既要學習現代管理理論,也要精通管理方法,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企業,創造出適合自己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三精管理就是我在企業裡帶領大家長年實踐和總結的成果。

三精管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和經營精益化,是一套集管理經營於一身、效率與效益相結合、內功與外功兼修的企業工法。企業管理有依循、有邊界,企業就會穩健地發展。這幾年,中國建材集團深度開展三精管理,取得了良好效益,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學習和引入三精管理,並開始取得成效。三精管理也獲得了2019年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組織精健化

企業自發成長的過程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前,我插隊時做過農業技術員,那時候學會了剪枝,剪掉一些瘋長的樹枝,確保果樹多結果。其實企業也一樣,在整個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地“剪枝”,以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穩健成長。

在組織精健化中,治理規範化、職能層級化、平臺專業化、機構精幹化比較重要。

治理規範化。

公司治理是企業規範化執行的基礎,擁有規範的治理結構、高瞻遠矚的董事會和精幹高效的經理層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根基。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的責權利是現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企業內部機制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所謂機制,就是企業效益和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的利益關係,以前比較重視股東利益,今後的改革目標是建設股東、經營者、勞動者共享的企業平臺。

職能層級化。

企業的層級應該由職能而定,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按照投資中心、利潤中心、成本中心來進行層級劃分的。按照相應的職能定位,三個層級分別需要的是“決策高手”“市場能手”“成本殺手”。比如,中國建材集團是投資中心,本身並不進行產品經營,主要是完成戰略制定、整合資源和投資決策的職能。南方水泥是利潤中心,主要圍繞開拓產品市場進行經營最佳化。它要決定市場的競爭策略,進行集中採購和銷售。而南方水泥所屬的每個工廠是成本中心,主要是組織好生產製造,保證品種質量、成本控制和安全環保。

平臺專業化。

這裡的“平臺”主要是指利潤平臺,而“專業化”指的是突出主業的專業化發展。比如,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南方水泥、北新建材、中國巨石等,這些平臺原則上都要專業化,南方水泥只做水泥、北新建材只做石膏板、中國巨石只做玻璃纖維。而不是成立一個南方建材,讓它同時做水泥、石膏板、玻璃纖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協同構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機構精幹化。

規模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做得得心應手、規模適度才是最好。超越規模最大和基業長青,追求活得更好、活出質量,這才是企業存在的真正意義。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往往有種自發的傾向,就是機構不斷擴張和人員不斷增多,這樣企業就很容易得“大企業病”。我把“大企業病”總結為六大特徵,即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士氣低沉、投資失控、管理混亂,企業一旦得了“大企業病”就很難恢復。那麼,該怎麼防範呢?就是要透過管理有意識地去控制膨脹、縮小規模,在“減”字上下功夫。其中,減少層級、減少機構、減少冗員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組織活力和競爭力。

管理精細化

“精”者質量,“細”者成本。在精細管理中,我們要始終圍繞成本和質量這兩個基本點,即使是今天,不管企業有多高的技術,如果忘記了這兩個基本點,仍然會失敗。實現管理精細化,一要用好工法,二要長期堅守,兩者缺一不可。

有關管理精細化的內容,有以下幾點:管理工法化、成本對標化、質量貫標化、財務穩健化。

管理工法化。

加強經營管理靠工法,工法不是系統地講理論,而是針對一個點位、一個事件,推出一些宜操作宜複製的實戰方法。日本為什麼誕生了豐田等這麼多優秀的企業,就在於它擁有5S、TQC、零庫存等科學的管理工法。

我以前在北新建材當廠長時,正值企業學習日式管理的時期,曾多次去日本學習和研究日式管理,形成了一些心得體會。2002年,我到中國建材集團出任“一把手”,也把這些管理思路在集團企業進行實踐和總結。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個以製造業為主、經過大規模重組而發展起來的產業集團。過去,集團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後來相繼開展了“三五整合”“八大工法”“六星企業”等管理活動,極大地提升了集團的整體管理水平。

成本對標化。

我比較喜歡用對標法進行成本控制。因為在成本控制上總有做得最好的,我們大家都和它對標,就會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覆對標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這是一種數量化管理方法,很有效,使企業的各項指標該升地升上去,該降地降下來,穩定提高企業效益,降低企業發展風險。像在水泥廠,我們就開展了“六對標”,即對噸煤耗、噸電耗、噸油耗、噸球耗、噸耐火磚耗、噸修理費這六項成本指標持續對標,大大促進了節支降耗。

質量貫標化。

做企業、做產品、做服務,從根本上講做的就是質量。要保證產品質量,企業需要做長期而細緻的工作,不僅要有責任心,還要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核心要義不只是要最終檢查出多少不合格產品,而是要在生產前段和全過程採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以儘可能減少最終的不合格品。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要貫徹系統的質量標準,不僅要做好TQC和TQM,還要做好ISO9000和PEM的認證、貫標。

財務穩健化。

做企業要穩健,企業穩健的基礎是財務穩健,而財務穩健的核心是現金流充沛。現金是企業的血液,現金的正常流動確保了企業的穩定持續經營,支撐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經營方面,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至關重要,而現金流量表又是重中之重。要維持良性的現金流量,除了產品價格和市場外,控制好“兩金”(企業庫存資金和應收賬款)佔用也很重要。

經營精益化

管理是眼睛向內,處理好人機物料,正確地做事;而經營是眼睛向外,面對不確定的環境,做正確的事。企業負責人應牢牢樹立“從管理到經營”的理念,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市場、價格、環境等層面的問題,學會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作出正確選擇、穩紮穩打。

圍繞業務歸核化、創新有效化、市場細分化、價值最最佳化,談談自己的想法。

業務歸核化。

企業都要有主業,要圍繞主業形成核心業務,非核心業務原則上應該捨棄。畢竟,任何企業都不是無所不能的,只能有限發展。中小企業應採用“窄而深”的業務模式,打造行業技術專業、市場佔有率高的隱形冠軍;大型企業的業務應儘量不超過三個,力爭每個業務都能躋身行業前三。

創新有效化。

今天是個創新時代,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上,我們必須透過自主創新攻堅克難。但創新又是有風險的事情,我們總講“不創新等死,盲目創新找死”。怎麼把握創新的度呢?我認為要進行有效的創新,不能盲目創新。對企業而言,有效益的技術是好技術。企業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業務領域開展創新活動,選擇合適的機遇和創新模式,還要量入為出。企業創新也不一定要選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都可以創新。企業的創新要緊緊圍繞企業的需要和發展進行,併力爭注入資本的力量。

市場細分化。

現在我國大多數行業都產能過剩,面對這種壓力,不少企業希望轉行,但轉行也是不容易的,企業進入一個完全不熟悉的行業風險也很大。其實,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技術和落後的企業。對大多數企業來講,應該是轉型不轉行,在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透過在地理區域、品牌定位、產品品種、目標客戶等層面進行市場細分,沿著產業鏈和價值鏈延伸,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企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實現效益逆勢而升。

價值最最佳化。

產品價格是企業的生命線,必須認真對待。不少人認為產品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是客觀的,企業只能適應。但事實上,市場價格往往是由賣方之間的惡性競爭而形成的不合理的低價。在產能過剩和行業下行情況下,企業之間常大打價格戰,結果價格大幅下降,全行業虧損,沒有一個贏家。與大家熟知的“量本利”指導思想不同,我們提出了“價本利”的經營理念,採用的是穩價、保量、降本,甚至穩價、減量、降本。正是因為秉持這種經營理念,整個行業從競爭走向競合,得以健康執行。

對上市公司來說,除了關注產品價格,也要關注公司價值,價值可以透過資本市場放大和提前實現,要重視價值管理,改善公司質量,做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三精管理是個開放的平臺,可以動態調整。如果喜歡採用阿米巴或六西格瑪,也可以將此融入管理精細化的平臺。三精管理是有實踐基礎的,是企業界人士看得懂、學得會、記得住、好應用的一套企業管理工法。不是每個企業都要按中國建材集團的具體做法,只要在管理過程中秉持三精管理理念,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特點去做,持之以恆、紮實穩妥落實,就能助力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優勢,實現新的跨越和發展。

近幾年,我先後在北大、人大等高校,為多家企業講解過三精管理,深受企業界人士的喜愛。我講的大多是企業的實操方法,後經總結歸納生成《三精管理》一書,最近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三精管理這套方法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僅適用於產能過剩的傳統制造業重組企業,也在一定程度上適用於大多數經營性企業,希望對處在困境中的企業走出逆境、恢復成長能有所指導和幫助,對助力企業再創卓越能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end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宋志平:三精管理 做企業的硬功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