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追史16天:八王之亂

其實遍讀史書,我對八王之亂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嚴重後果很不理解。論混亂上有春秋戰國、秦末漢末混戰,下有五代十國、外族入侵,但遍觀史書,都形容兩晉為華夏民族最恥辱的歷史,而八王之亂是開啟這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八王之亂源於西晉王室——司馬氏內部,共計歷經16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

光熙

元年(306年),歷時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

司馬亮

、楚王

司馬瑋

、趙王

司馬倫

、齊王

司馬冏

、長沙王

司馬乂

、成都王

司馬穎

、河間王

司馬顒

、東海王

司馬越

八王。“八王之亂”是

中國歷史

上最為嚴重的

皇族

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是在賈南風的一手策劃下,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馬瑋進京殺楊駿開始到六月司馬瑋被殺為止。三個月中,兩個大臣楊駿、衛瓘被殺,兩個藩王司馬亮、司馬瑋喪命。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重病之時下了詔書,存放在中書省,詔書中命汝南王司馬亮及外戚楊駿共同輔政晉惠帝。

楊駿乃當時太后楊芷之父,但楊太后非司馬衷生母,而為其生母武元皇后楊豔之堂妹,為晉武帝繼後。楊駿懼怕失勢,從中書省借出詔書,看後不歸還。當時的中書監華廙恐懼,親自向楊駿索取詔書,但楊駿始終不還。晉武帝病情加重時,楊後奏請讓楊駿單獨輔政,武帝點頭默許。四月,楊後召來中書監華廙、中書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遺詔,讓楊駿單獨輔政。詔成後華廙、何劭二人拿給晉武帝看,帝視而無言,兩日後駕崩於含章殿。武帝死後,司馬亮恐怕楊駿要害他,逃亡許昌。楊駿一時位極人臣。

賈南風(惠帝皇后)為阻楊駿獨攬政權,秘密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要他們帶兵進京,討伐楊駿。楚王司馬瑋從荊州帶兵進入洛陽。有了楚王司馬瑋的支援,賈皇后在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設計讓晉惠帝下詔書,宣稱楊駿謀反,洛陽全城戒嚴,要楚王司馬瑋領軍保衛皇宮,圍攻楊駿府第。司馬瑋率軍火燒其府第,楊駿逃到府中馬廄被殺。賈后又以晉惠帝名義下詔書,廢除楊芷的皇太后之位,貶為平民,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又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至此,楊駿政治勢力被消滅;賈皇后當年六月,她又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使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

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及衛瓘後,賈南風認為司馬瑋的權力太大,在殺了司馬亮的第二天,她與晉惠帝用了張華的計謀,派中將軍王宮到司馬瑋處宣佈司馬瑋偽造手詔。司馬瑋的部下聞詔後多放下武器散去,司馬瑋束手就擒。過後,以司馬瑋偽造手詔害死司馬亮、衛瓘的罪名,將其處死。至此,朝政大權被賈皇后掌控。

摺疊第二階段

追史16天: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是從元康九年(299年)開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結束。

賈南風掌權八年,社會比較平靜。但她沒有兒子,為了將來能當太后,企圖重立太子。元康九年(299年),賈南風欲除太子。她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後讓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寫好要晉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由於太醉,有一大半未抄完。賈皇后又親自模擬其筆跡補完,呈送給惠帝。晉惠帝看了太子手書,要處死太子。賈皇后要惠帝馬上執行,但因張華勸阻,一直爭論到傍晚仍未決定。賈皇后怕拖延下去對自己不利,於是先讓晉惠帝下詔廢除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於洛陽郊外金墉城。太子被廢時司馬倫與孫秀等人密謀要推翻賈皇后黨羽。但孫秀害怕廢太子司馬遹聰明過人,若復位,將親近賢人,孫秀等人必不受重用。孫秀更指出司馬倫向來被認為是賈皇后一黨,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會嘉賞他們,救太子是自取其禍。於是司馬倫、孫秀等人決定先等一等,讓賈南風先殺了太子再動手為太子報仇。

司馬倫、孫秀勸賈南風一黨儘早殺了太子,以斷絕大家要復位太子的希望。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殺。司馬倫、孫秀等人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兵收捕賈皇后及其黨羽,廢賈皇后為庶人。賈南風后來被送到金墉城,司馬倫又以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金屑酒而死。事後司馬倫偽造詔書自封相國,孫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權。司馬倫一黨掌握了朝政大權。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為帝,晉惠帝被軟禁於金墉城。

司馬倫一黨道德低下,缺乏治國能力,人心不穩,隨即引發了三王起義。在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聯合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與孫秀興兵反擊,戰敗,死者近10萬人。司馬倫後來被囚禁於金墉城,也被賜金屑酒而死。至此,司馬倫一黨被消滅。

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馬冏在殺了司馬倫後,迎接司馬衷復位,改元永寧。司馬冏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司馬顒、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擁兵自重。但司馬冏沒有好好利用其興復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政權後不可一世,沒有臣下之禮,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廢,結果又給其他有野心爭權的藩王有了討伐的藉口。

當時翊軍校尉李含攜私到長安,矯稱受密詔勸河間王司馬顒除掉當朝的司馬冏。太安元年(302年)底,司馬顒經一番利害考量後答應,上表陳述司馬冏的罪狀,興兵討伐首都洛陽,聲稱當時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為內應。司馬冏得知訊息,派遣其將董艾攻襲司馬乂。司馬乂連同其黨羽百多人,乘車奔襲皇宮,以奉天子的名義攻打司馬冏。司馬冏戰敗被殺,其子被囚禁於金墉城。於是,司馬冏的兩千名黨與都被夷滅了三族,司馬乂獨攬大權。

司馬顒見朝政被司馬乂獨攬,心懷不滿,於是多次派人刺殺司馬乂,卻都沒有成功。太安二年(303年),司馬顒令部將張方領兵7萬與司馬穎20多萬大軍起兵討伐洛陽。晉惠帝下詔令司馬乂為大都督,興兵迎擊。雙方連續作戰幾個月,司馬乂曾攻破司馬顒、司馬穎軍,斬殺數萬人。終因戰事太久,司馬乂軍糧食缺乏,但將士們願意效死,固守洛陽。司馬顒的部將張方認為難以取勝,建議要班師回長安。

永興元年(304年)初,在朝廷內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勾結一些禁軍將領,夜裡捕獲司馬乂,將其交給了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結果司馬乂被火烤而死。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非常不滿,就雲集10多萬士兵帶著晉惠帝進攻鄴城討伐司馬穎。東安王司馬繇勸司馬穎投降。司馬穎不聽,派奮武將軍石超率5萬軍隊拒戰,在蕩陰擊敗司馬越,並俘虜了晉惠帝。石超把晉惠帝送到鄴城。司馬穎改年號為建武,殺死司馬繇。

司馬越敗後,其親弟幷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及王浚,殺死司馬穎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於是司馬穎出兵討伐司馬騰。司馬騰與王浚結合異族烏丸、羯朱等勢力共同攻擊司馬穎。司馬穎派遣新選的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人抵抗司馬騰等人,被羯朱打敗。

洛陽由司馬顒的部將張方控制,張方又挾持晉惠帝。司馬穎到長安,司馬顒廢除司馬穎的皇太弟之位,要司馬穎離開回封地。司馬顒自行選置百官,改秦州為定州。司馬顒又讓晉惠帝下詔,要立遠在東海的司馬越為太傅,要司馬越回朝與太宰司馬顒共同輔政。但司馬越不受。

永興二年(305年),司馬顒挾持晉惠帝,發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司馬越就打出“張方劫遷車駕,天下怨憤,欲奉迎大駕,還復舊都洛陽”的名義起兵。司馬越又派人遊說司馬顒,只要司馬顒送帝還都,就與司馬顒分陝而居。司馬顒欲從之,但張方不同意。張方作出建議稱其本身還擁有士兵十餘萬眾,可以親自送晉惠帝回洛陽宮中,以堵司馬越之口。然後讓司馬穎回鄴城掌權,司馬顒可留守關中,而後張方出兵北伐博陵。這樣一來,局勢就比較穩定,天下再也沒有幫助司馬越者。司馬顒不贊同張方的建議,命豫州刺史劉喬為鎮東大將軍,派遣司馬穎率領樓褒、王闡等,據河橋以抗拒司馬越。

司馬越親自率領3萬士兵,西進到了蕭縣。劉喬派遣其兒子劉佑抗拒司馬越,司馬越軍戰敗。這時范陽王司馬虓派遣督護田徽以八百騎兵幫助司馬越,在譙與劉佑相遇,一戰之下,劉佑眾潰,司馬越進屯陽武。司馬越軍中的鮮卑將領祁弘等後來攻破潼關進入關中,司馬顒大為恐懼。又派遣馬瞻、郭傳等在霸水抗拒司馬越軍,馬瞻軍又戰敗,司馬顒單騎出長安,逃到太白山。司馬越軍進入長安。鮮卑部隊大掠長安,殺2萬餘人。

而在河橋的司馬穎軍方面,支援司馬越的安北將軍王浚派遣督護劉根,率領三百騎兵至河上。王闡出戰,被劉根所殺。司馬穎要固守,范陽王司馬虓就派出鮮卑的騎兵與平昌公司馬模等襲河橋,樓褒軍西逃,追兵一直追到新安,沿途死亡慘重。

司馬越軍進入長安後,封梁柳為鎮西將軍,守關中。光熙元年(306年),司馬越率領諸侯及鮮卑將領許扶歷、駒次宿等軍隊護送晉惠帝回到洛陽。晉惠帝下詔升司馬越為太傅錄尚書,增封下邳、濟陽二郡。范陽王司馬虓也被封為司空。

晉惠帝又下令鎮南將軍劉弘、南中郎將劉陶搜捕司馬穎。於是司馬穎拋棄母親及妻子,單獨與兩個兒子廬江王司馬普及中都王司馬廓逃到朝歌,途中集合了故將及士兵數百人,欲逃到鄴城故將公師籓那裡。到達頓丘縣後,為太守馮嵩所抓獲,並送到鄴城交范陽王司馬虓處置,司馬虓只將司馬穎父子囚禁,並不忍心將其加害。

一個多月後,司空、范陽王司馬虓暴斃。司馬虓的長史劉輿想到司馬穎在鄴城素有威望,擔憂留司馬穎在鄴將成為後患,就秘不發喪,且令人裝扮臺使,矯詔賜死司馬穎。司馬穎被看守他的人田徽縊死,時年二十八。他的兩位兒子也被殺。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年1月8日),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毒死。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顒為司徒,讓其回朝廷。司馬顒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到新安雍谷時,被南陽王司馬模所派遣的將領梁臣掐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顒就此絕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