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家鄉的“七月半”送錢習俗,逝去的儀式感和鄉愁

“七月半”即農曆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或“鬼節”,是中國漢族的民俗節。

這一天在我所在的南方老家‬,非常重視,甚至比清明節還要隆重。

小時候,在家鄉的村子裡,大人們這一天要用新鮮的糯米做糯米粑。那時候沒有現代化的加工機械,糯米粉都是靠手工推磨碾碎。

村中的婦女們聚集在幾家有推磨的人家,互相幫忙推磨成粉。糯米粑有做成芝麻餡的圓形狀,也有利用木製模具做成各種動物形狀的。蒸出來的糯米粑要先挑出幾個盛在一邊,用做晚上祭奠先人的貢品。

家鄉的“七月半”送錢習俗,逝去的儀式感和鄉愁

這一天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給逝去的先人們準備紙錢。印象最深的是我自從會拿毛筆寫字後,家中的“包袱”(紙錢包)都是在奶奶的指導下由我完成的。

拿出一張十元的紙幣在一沓沓黃表紙上印上痕跡,有時候會用上專門的銅錢模具在紙上各個角落打滿銅錢印。每一位逝去的親人都會有自己的專屬錢包,這時候把印過痕跡的紙疊起來,外面再用一張紙包裹起來做成包袱。#風俗#​

我會在奶奶的指導下挨個給每個包袱寫上領受人和孝子的名字。一般按豎式書寫,分三直行(類似寫信封),右起第一直行寫燒包人的名字及與“受領”包的先人關係(自稱),格式一般為“孝男(對父輩自稱)或孝孫(對祖父輩自稱)某某虛備錢財(或衣錢)一包奉上”;中間一直行寫上“中元大會”幾個字;往左寫受領包的先人姓名,一般格式為“故考(男性)、故妣(女性)冥中受用”,最左邊直行寫“燒包”的日期,一般寫農曆,如今年就寫“公元二0二二年壬寅農曆七月十五日火化”。

家中逝去親人較多的,一般會提前幾天製作“包袱”,也是挺耗費時間的。

家鄉的“七月半”送錢習俗,逝去的儀式感和鄉愁

按傳統習俗,要先去祠堂祭拜祖宗。晚餐要準備一桌餐菜作為“祭品”,將祭品擺好後在餐桌上的“前席”點上香燭,另三席擺上餐具(飯碗、酒杯、筷子、湯勺),在桌前燒紙錢,就算是請已故親人“吃團圓飯”。持續擺放一段時間(一般15分鐘左右),意為先人們在用餐,後放鞭炮,意為先人們“吃”好了離席。

這個儀式結束後,撤除桌上的香燭,家人一起就桌吃飯(吃“敬”過祖先的這桌菜)。

晚餐後“燒包”(送紙錢)一般在院子裡或門口進行,選一塊空曠地,在地上鋪上乾燥的稻草,將準備好的紙包堆在稻草上。放一張矮桌,點上香燭(一股點3支香、2支蠟燭),擺上“符盤”(一般是肉、魚、雞、豆腐、水果等,外加酒、飯、糯米粑),一切就緒後點燃紙堆,直到化為灰燼後再放鞭炮。

隨著四處飄落的紙灰,大人們嘴裡唸唸有詞:“某某來領錢了”,這才算完成了一次生者祭奠逝者的儀式。

家鄉的“七月半”送錢習俗,逝去的儀式感和鄉愁

小時候的“七月半”充滿了儀式感,可是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漸漸簡化甚至遺忘了。

去年我回鄉一次,正好趕上“中元節,”父親說現在的紙錢都是在喪葬品店買現成的,現在也沒人趕在這一天去做糯米粑,都是用蛋黃派或者超市買的饅頭來代替。總之已經看不到人們為了這個特殊的日子提前忙碌的身影,不知道是時代變遷還是為了省事。#社會百態#​

大概是在外拼搏的年輕人很少有這一天在老家的,很多事都是老人在家操辦。雖然流程上還是跟以前一樣,但是這逝去的風俗和儀式感恐怕很難在下一代傳承下去了。

家鄉的“七月半”送錢習俗,逝去的儀式感和鄉愁

不知道這樣的節日儀式感會不會化為一縷青煙而消失在我的鄉愁記憶中?

相關文章

頂部